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分析
時間:2022-07-27 04:08:56
導語: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養國際化機械類應用人才是當前高校應當思考的問題,針對當前高校機械類國際化應用人才的培養現狀,分析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現實需求,具體闡述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從教學理念、教師隊伍、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四大方面提出對機械專業英語進行教學改革。
關鍵詞: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現實需求
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反映出中國制造業日益國際化的趨勢[1]。當前,隨著機械行業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對精通專業知識和技能又能熟練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的國際化應用人才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機械專業英語課程被越來越多的高校重視起來。它不再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而成為了一門重要課程,與學生的學業、未來職業等都緊密掛鉤。機械專業英語是一種用英語闡述機械工程專業中的理論、技術、試驗和現象的英語體系[2],由于其內容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特殊性,對教師和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都較高,導致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并不太樂觀,也因此成為了高校機械專業教育課程中的短板。為更好地滿足日益迫切的人才需求,輸送更多優秀的機械專業國際化應用人才,本文探討了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現實需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善措施。
1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現實需求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為適應全球化發展趨勢,高校對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自從中國加入WTO以后,更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各領域跨文化交流程度也不斷加深,經濟社會發展對國際化應用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相應地對人才有了更高、更具體、更嚴格的要求和標準。全球化視域下,機械類國際化應用人才應同時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和扎實的雙語交流能力。雖然國內多數高校已開設機械專業英語課程,但學生整體專業英語水平尚未能適應國際經濟一體化形勢[3]。而機械專業英語教學大多繼續沿用傳統教學方式,越來越跟不上日新月異的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教學與實踐產生了嚴重脫節現象。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國家制造業的突飛猛進和“制造強國”戰略任務部署要求提高我國制造業國際發展水平,則機械專業英語的教學改革成為高校機械專業改革任務中的重要方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要求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培養具有競爭力的國際化人才[4]。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推進和實施這一戰略帶來迫切的人才需求。2015年3月5日,在全國兩會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提出“中國制造2025”的宏大計劃,力爭用10年時間,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圍繞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中國制造2025》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其中第9項提到“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這就對機械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化水平,還需要更高的國際交流能力。機械專業快速發展需要更多能夠跨文化交流的科研人才和技術骨干,迫切需要大學機械專業緊跟國際化發展趨勢,努力推進機械專業英語教學。高校和企業是機械類科研人才和技術骨干的集聚地,為獲得實用全面的學術信息和最新的科學技術能力,專業英語在機械專業快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對現有的科研人才和技術骨干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同時對未來的科研人才和技術骨干也有著重要的培養和儲備作用。科研人才和技術骨干除了掌握扎實過硬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急需熟練掌握運用一門外語。因此,改革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成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機械專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
2機械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機械專業英語是集機械類專業知識和英語語言知識于一體的課程。當前大多數高校對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不高,教學方式更加偏向于傳統“注入式”講授教學。教學任務一般要求學生掌握機電方面的專業詞匯,看懂一般性的機器使用說明書,理解基本的文獻材料和科技雜志等,與外方專家能進行基本的交流。專業英語教學缺乏對實踐應用能力的要求,教師授課比較隨意,考核簡單,學生對專業英語課程重視度不高,導致課程教學效果欠佳。當前機械專業英語教學已適應不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和專業發展的新趨勢。
2.1教師自身水平有限,教師隊伍匱乏
機械專業英語的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機械專業知識和較高的英語語言能力。當前一般性高校開設機械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大都由兩種教師進行教授,一種是由機械類專業的老師任教,一種是由英語專業畢業的外語老師任教。兩種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高校機械專業老師都是非英語專業畢業,大多沒有國外留學經歷,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不夠硬。高校老師也大都沒有涉外企業實戰經驗,日常工作中除了閱讀英文文獻、科技雜志、發表國際科研論文使用專業英語外,基本上很少用到專業英語,這導致了教師在教學時生硬照搬教科書,僵硬地模擬英語場景,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對于英語專業畢業的外語教師,雖然英語語言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語言能力都很扎實,但缺少機械專業的基礎知識,對機械專業術語知之甚少,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實現英語與機械專業常用表達的順利切換,二者結合不夠欠流暢,更缺少靈活應用的實際場景。此外,高校專業英語教學隊伍大都比較匱乏,甚至一般性高校可能只有一位專業英語教師,這就造成了專業英語教師之間可能為零交流,更談不上教師團隊協同作戰,相互研究改善機械專業英語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措施。
2.2教學方法呆板,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目前機械專業英語課的教學方式大多以“注入式”講授為主,輔以討論、習題等。這種教學方式比較單調、固化,教師一個人在課堂上演說,單向地將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缺少主動的學習過程。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加上專業英語內容的枯澀難懂特征,學生上課經常提不起精神,有些學生按照教師呈現在PPT里面的知識不動腦筋地被動記筆記,有些學生甚至干脆逃課。課堂上師生之間除了簡單的對話,缺少生動的專業英語實際場景模擬,教師與學生互動欠缺。而學生的英語水平本就參差不齊,教師難以在課堂上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機械專業學生對專業英語課程也不夠重視,學習積極性不高。大多數學生將專業英語課程當作獲得學分的一門普通課程,而不是機械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一項專業技能。這導致了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上態度不夠端正,學習不夠用心。
2.3考核方式單一,無法真實反映教學效果
專業英語課程考核方式不夠靈活,無法真實反映教學效果。大多數高校采用傳統的筆試考核方式,依照的是普通大學英語的考試形式,考察內容大多是基本的專業詞匯、語法知識和句子翻譯等方面,學生僅憑死記硬背就能通過考試。這種考核方式僅僅對學生專業英語的讀和譯進行了考察,對聽、說、寫方面的能力考察不夠全面,更別說對實踐應用能力的考核,因此無法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效果。
3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3.1加強教學調研,合理設置課程目標
機械專業英語課程應以培養國際化應用人才為使命,主動服務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突出能力培養和現實需求。教學服務實踐,實踐反哺教學,高校應建立和完善機械類畢業生跟蹤調查機制,了解機械類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需求,遵循人才成長規律,以服務社會需求為導向來確定課程目標。通過對機械畢業生所從事的職業和崗位的調查來看,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機械工程方面的涉外活動和外貿往來近些年不斷增加,因此對機械類專業的學生來說,在涉外活動和外貿往來中用英語進行項目交流成為了新增加的重點教學目標之一。此外,教師在上課前,需對整體學生的機械專業水平有所了解。因為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是機械專業英語教學的前提,如果學生的專業知識基礎不足,導致難以理解機械專業課程內容,必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教師只有在全面掌握學生專業知識基礎上,進行有目標的教學內容準備,設置合理適當的教學目標,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根據大學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的屬性考慮,機械專業英語課程設置應科學合理,建議安排在第四個學期較為適宜。一是考慮到學生整體的專業基礎,二是能在找工作就業前期快速地找到專業英語的應用價值和技能的重要性。
3.2豐富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是課堂的積極組織者和教學實施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機械專業英語因其教學內容的特殊性,要求任課老師擁有扎實的機械專業基礎,同時具備熟練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目前大部分高校均選擇具有扎實機械專業基礎知識的教師擔任機械專業英語教學任務。為了豐富校內專業英語授課教師隊伍,機械專業要努力引進兼具優良機械專業教育背景和熟練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的高水平師資來充實教學團隊,優化師資結構,提高教學質量。針對專業英語教師授課的實際水平,學校應對專業英語授課教師進行英語教學前的培訓,學習英語教學的一般規律和特殊技能。此外,高校可選派教師參加國外高校進修與訪問,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選派教師到涉外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熟悉企業運營流程,了解機械專業英語的實際應用場景,進而反饋于教學。高校教師也有責任和義務將機械專業英語教學細化、優化及強化[5]。另一方面,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是進行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機械專業應加強校企合作,聘請有外企豐富工作經驗且英語水平較高的機械專業優秀人才加入機械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團隊,擔任兼職教師,豐富教學素材,促進機械專業英語課程建設,改善教學脫離實踐的境況。
3.3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師應當減少“注入式”教學方法,更多采取“啟發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打破教師“一言堂”,采用合適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學生思維,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在此基礎上,尊重學生個性并對學生個性化和差異化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進行認真調研,經常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學習成長情況,通過建立和完善學生指導和幫扶體系,充分發揮學生的個體優勢和潛力,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于機械專業英語來說,按照認知的一般規律,可以采用圖片、視頻、動畫、實物、圖表等更易接受的方式授課,改變教師生硬地照本宣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6]。例如學習機械零部件時,可以通過圖片、動畫或實物進行情景式教學;學習車床和車削加工等機械制造時,可以課堂解說英文的機械加工視頻,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開展校企合作,邀請企業技術骨干就實際加工過程進行現場英語教學,促進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提高學習主動性;關于模具、數控、汽車等部分,可以進行案例教學,對行業領頭企業進行分析;機械專業商務英語部分可以采取情景式教學,通過模擬現實商務洽談場景,寓教于樂。為讓學生充分體驗專業英語的實用性與必要性,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專業英語知識解決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還可以通過校企項目合作,來進行創新創業項目教學。
3.4完善考核方式,有效監控教學效果
機械專業英語課程可以根據學生水平的不同,采取柔性的多層次考核方式,以此更好地反饋教學效果和提升教學質量。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來健全機械專業英語的考核體系。筆試安排在期末進行,采取閉卷考試,主要評定學生專業英語的讀、寫和譯能力,考察內容主要是專業英語詞匯、專業知識的閱讀理解、英漢互譯和應用文寫作。口試安排在平時課堂上考察,以分組進行場景模擬形式進行,主要評定學生的專業英語聽、說能力,通過提前告知學生分組情況和場景概況,按場景模擬的級別、專業知識的運用情況、學生角色扮演比重和聽力口語情況進行綜合評定。通過機械專業英語的柔性多層次考核方式,對考核結果進行充分分析,能有效地監控教學效果,達到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的目標。
4結語
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是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國際化應用人才需求和機械專業快速發展所做出的必然選擇。如何培養機械專業國際化應用人才,提高專業人才的英語應用能力,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高端人才需求,不僅需要機械專業英語教師不斷分析和總結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經驗,努力提升自身水平,積極探索教學新模式,還需要高校教務管理部門和英語教學單位協助制訂切實可行的機械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方案和提供有力措施引導教學改革科學化進行,實現機械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明顯提高。
作者:李時春 陳冰 單位:湖南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陳加明.機械專業英語[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2]周開俊.淺談機械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改革[J].機械管理開發,2009(2):157-158.
[3]劉慧芳,王潔,李延斌,等.面向培養工程應用能力的機械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6(24):161-162.
[4]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0-09-12].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5]李國亭,成慶利.理工科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116-119.
[6]何宏,王愛華,陳海雄.工科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探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142-144.
- 上一篇:淺談英語教學的文化導入
- 下一篇:簡述大學英語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