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英語教學方法探討

時間:2022-12-17 03:15:29

導語:海洋工程英語教學方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海洋工程英語教學方法探討

摘要:針對當前海洋工程國際人才的培養,本文從海洋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條件、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闡述了專業英語授課的具體過程和心得體會。專業英語教學要以學生實際能力培養為目標,教學內容以就業為導向,以多樣靈活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海洋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對分課堂

一、前言

進入新世紀,伴隨著全球貿易的持續增長以及全球生產現代化的進展,海洋領域的競爭急劇升溫,建設海洋強國成為眾多擁有海洋資源國家的長期發展戰略。這些典型特征使我國海洋工程的發展和競爭處于國際化的大環境中,適應相應趨勢發展的國際一流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人才成為發展海洋工程強國的必要條件之一[1]。因此,有必要提高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英語(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簡稱ESP)水平。目前,我校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學生雖然英語四、六級通過率逐漸提高,但英語理解力和使用水平一直不高,尤其在閱讀英文專業文獻、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聽取外國專業學術報告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外語教學所耗費的學時與實際獲得的效果極不相稱。很多學生經過8年或12年的外語學習,大多數學生還是不能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方面的外文書籍,尤其是聽不懂,講不出,難以與外國技術人員直接交流。為培養高等學校海洋工程國際化人才,提高我系大學生的專業英語運用能力,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于2015年9月開始專業英語課程的改革。下面從教學條件、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幾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二、專業英語教學的必備條件

首先,英語教學的對象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聽、寫、讀、說能力。因此,對于低年級的大學生,則不太適合。在大三第二學期,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的學生進行授課。其次,大學生必須經過一定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后方能實施英語教學,這將有利于其對專業英語講授專業知識的理解。第三,本專業擁有具備專業英語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這是專業英語教學的關鍵。要求授課教師既能夠熟練駕馭英語,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尤其是該領域當前國際發展的前沿信息。所以,要進行專業英語教學,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近幾年來,船舶與海洋工程系不斷改善現有教師隊伍,安排年輕教師出國培訓,同時也不斷引進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目前,本專業現擁有6位曾在國外進修及工作的教師(2位國外博士學位),為專業英語教學建立起一支有影響的教學梯隊力量。

三、教學內容

專業英語課程是基礎英語課在具體專業領域的延伸,專業英語作為基礎英語的后續課程,重點培養的是學生的閱讀和翻譯專業類英文書刊的能力[2,3]。所以,我們的主要教學任務不是講解科技英文中的長句、難句和語法、詞匯,而是專業英語知識在具體行業中的實踐和應用。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明白英語教學的任務是為了提高他們的英語交流能力,能夠快速有效地閱讀英語專業文獻,能夠用英語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并與外國專家進行交流。教學內容的安排以就業為導向,根據本專業學生就業、企業特點分為6個模塊,開課總課時32學時,共由6位專業教師授課,并負責每個模塊教學內容和教材的建設,各個模塊學時分配及教學內容參考書詳見表1。近年來,海洋石油工業發展迅速,原有的專業英語課程內容與工程實踐有些脫節。課程內容先進性、前沿性、國際性不足。所以我們注重課程內容的系統性、實用性和前沿性建設,選用國外最新專著中的章節為模塊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專業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其職業能力和國際化水平。

四、教學模式

專業英語的教學,不是簡單地對科技詞匯進行翻譯。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處于中心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往往將文章從頭到尾逐字逐句進行翻譯,只是講授其中的專業詞匯、語法,或者簡單組織學生口頭翻譯,討論等活動,最后對作業進行講評。這種教學方式及其單調乏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教師也要花大量的時間在備課、改作業上,最后收到的效果也不好。為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專業英語采用當堂和隔堂對分兩種教學模式[4]。結合傳統講授式課堂與討論式課堂各自的優勢,將課堂時間一分為二,一半的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的課堂時間分配給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對分課堂把教學過程在時間上刻畫為三個過程,分別為講授(Presentation)、內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討論(Discussion),簡稱PAD課堂[5]。教師的講授階段主要介紹本堂涉及的專業知識背景及專業詞匯(10分鐘);學生內化吸收階段自己閱讀專業文獻(20分鐘)和討論階段(15分鐘),最后教師總結解答討論遺留不懂問題(5分鐘)。采用對分教學模式后,“低頭族”學生逐漸減少,學生產生了學習使用專業英語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學生之間也可以形成良性競爭,改善學習氛圍,加強師生互動,從而實現教師主導與學習者主體的結合。專業英語的教學區別于基礎英語教學,其中一個基本的能力就是大量閱讀外文文獻。對海洋工程專業來說,能看懂本專業最新OTC、ISOPE等相關的會議論文。所以,每堂課結束布置作業1次,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完,并撰寫讀書筆記。第2次上課,學生必須帶著作業參加討論,使課下學習更加主動、認真。由于學生在課下進行了內化吸收,并以作業的形式體現,所以課上討論不是當堂、及時的,是有備而來,可以獲得比研討式課堂更好的討論效果。小組內部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業,解決自己課下未解決的問題或幫助小組其他成員解決未弄懂的問題,最終形成小組的討論結果,再通過與教師的交流,解決小組討論未解決的共性問題,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英語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

五、結論

國際化人才是海洋工程企業最重要、最渴盼的人力資源,同時也是中國加快國際化進程和步伐,發展海洋強國之路的重要保證。海洋類高等院校應當轉變觀念、加快教學改革、注重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培養,建立健全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切實可行的多元化機制,促進國際化人才培養和成長。通過近幾年的專業英語教學實踐,我們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總結了一些教學規律。我們認為,專業英語教學要以學生實際能力培養為目標,教學內容以就業為導向,以多樣靈活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當然,我校海洋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目前處于嘗試階段,體系不夠完善,方法不夠成熟,教學評價也在不斷地完善。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還需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海洋工程國際化人才。

參考文獻:

[1]孟珣,劉福順,楊樹桐.高等學校海洋工程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6):211-213.

[2]張琳琳,王申.英語專業學生專門用途英語課程學習動機實證研究[J].中國ESP研究,2012,3(01):33-42+142.

[3]吳小萍,陳秀方.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探討[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3):56-58.

[4]王芳,王瑞金,馮莉媚,呂明.海洋工程專業英語對分課堂(PAD)模式實踐與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4(02):39-41+54.

[5]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5):5-10.

作者:王騰 王川 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