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語文作文教學論文
時間:2022-03-10 03:57:05
導語:小學階段語文作文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擴大閱讀,豐富知識,為學生作文創作奠定基礎
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織一些閱讀專題或者閱讀小組,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上交流閱讀心得,互相推薦書籍。這樣,學生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從古今中外的書籍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識材料,不僅開拓了視野,而且活躍了思維,知識豐富了,在寫作的時候自然就不會感到無從下筆,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二、加強思維方式訓練,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
學生寫作的過程其實就是對思維的訓練過程,葉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見“思”是作文的最初階段。學生作文也是他們思維的產物,是作文能力表現的前提。因此,教師要采用合適的方式訓練學生的思維,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在訓練的過程中,讓學生探索以小見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思維方式。為加強思維方法的訓練,或結合課文,或結合范文,或結合學生生活實例,讓學生觸景生情,觸類旁通,聯想思考。這樣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思維活躍了很多,學會了運用反向思維、多向思維等,很多學生寫出的文章都讓教師耳目一新。《樓房高了,藍天少了》《我與凡卡比童年》《步行街呼喚文明》等作文,充滿童趣,又散發出理性思維的光芒。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想象和聯想能力
《語言新課程標準》規定:“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黑格爾也說:“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只有大膽想象,浮想聯翩,才能神思飛揚,文思泉涌,寫出的文章才能有個性,才能與眾不同,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
(一)教材拓展延伸,進行想象練筆
現在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給讀者留下了發揮想象的空間,教師可以抓住這樣的空白留筆處訓練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補充。例如,學習《凡卡》一課,就可以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根據文章內容推測凡卡的結局,并進行討論,這樣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啟發,拓展思路,編寫了很多不同的結局。這樣的練習,既能讓學生深刻了解文章內容,又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想象。
(二)借助插圖,觀察想象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形象生動的插圖,插圖能夠將內容濃縮進去,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激發學生想象力的有利方式。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插圖,或者只是就圖講圖,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受到了限制,沒有了獨到深刻的理解,而且因為圖畫的限制,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也會受到限制,從而使插圖成為了學生想象的羈絆。因此,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和聯想,根據文章內容去推想插圖中沒有出現的信息,將文章插圖作為開啟學生想象和聯想的一個“跳板”為學生開辟廣闊的空間。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發展了想象力。
四、感受生活──創新的源泉
葉圣陶語生:“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學生寫出新鮮的文章,就要豐富學生生活,讓學生充分享受生活,小學生的生活主要由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組成,家庭生活上的體驗是由家庭環境因素決定的,作為教師,我們無法改變,因而我們要從學校生活上努力,豐富學生的體驗。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拔河比賽、放風箏比賽、秋游、春游等,他們都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自主寫作的欲望。
五、注重能力培養,提倡多樣化的評改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教師做好了評改,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批改學生習作的時候,可以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從習作中選取幾篇具有有特色的文章,進行講評,使學生在教師的對比講評中受到啟發。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文章的共同點進行評價,提出一些學生寫作文的共同優點,揭示一些學生的共同缺點,提出總體性的修改建議。教師可以將學生習作中一些比較優秀的文章整理出來,經批改后讓學生共同閱覽,可以張貼到教室后邊的黑板上,讓學生對自己同學的文章進行賞析。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具有共性問題的習作拿出來讓學生共同評定,分組討論并且給出自己的修改意見,然后教師再針對學生的修改意見進行講評,通過“評—改—評”的循環,讓學生真正評有所得。綜上所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值得每一個小學語文工作者深思的重要問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把握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環境限制,大膽改革,調整教法,敢于創新,又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多余的時間,讓他們勤動手動腦寫作,放飛思想,感悟生活。
作者:管韞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常山中心小學
- 上一篇:三八婦女節演講稿專題12篇
- 下一篇:三八節活動方案專題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