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學指導策略探討
時間:2022-03-22 08:57:10
導語:高中作文教學指導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占據著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然而,目前很多高中學校的作文教學卻不容樂觀,比如學生的創造性無法得到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化語言與個性化思維得不到充分展現等。探究高中作文教學策略,建立閱讀機制,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生活,積累素材。針對學生寫作方面的困難予以引導,指導學生模仿名篇,學以致用,以便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綜合素養
作文教學是一項富有創造力與創新性的工作。新課程改革對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很多高中語文教師沒有變革舊的作文教學方法,往往采用傳統落后的“指導—作文—批改—點評”四部曲教學模式,缺乏創造性與新穎性。具體而言,就是作文訓練時,教師首先預設與展示作文命題,要求學生文章內容必須思想健康、主題鮮明,而后讀1-2篇范文,就放手讓學生去寫。兩節課下來,學生仍然無法交上令教師滿意的作文。為此,本文提出幾點高中作文訓練方法,希望可以幫助語文教師提高寫作教學效率。
一、建立閱讀機制,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生活,積累素材
我國當代作家王蒙認為:“從生活中才能發現文學,才有寫作的源泉,才有寫作的真實貨色。”(《致習作者》)然而,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下,要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從生活中吸取與積累寫作素材,似乎難以達成預設的目標。既然如此,我們就必須引導學生從廣泛的閱讀中去發現生活,體味生活,認識生活。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只要廣泛閱讀課內外經典文獻,就有可能迅速提高認識生活的能力。因為學生在廣泛閱讀經典文獻的過程中,會非常自然地與自己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即便高中生活非常單調平淡,他們也會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得到豐富的體驗,獲得豐富的啟發與經驗。所以,在高中生目前尚難以與現實生活建立密切聯系的前提下,我們有必要引導學生構建完善的閱讀機制,指導學生在閱讀廣泛的經典文獻的過程中發現生活,體味生活,感悟生活,以此積累作文素材。
二、針對學生寫作方面的困難予以引導
高中生作文有兩難:一難無話可寫,二難不知如何寫。不少高中生閱讀了很多經典文獻,學習了很多寫作技巧,然而寫起來仍然無法得心應手。究其原因,是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細致有效的寫作指導。如果教師將指導學生審題立意列為作文教學的重點,學生就會很快選好切題的角度,寫作思路也會很快打開。高中階段大都以命題作文訓練為主。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不會審題立意、不會分析材料、不會迅速切入命題等現象。對于這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對學生加以耐心細致地指導。比如,一次作文訓練中,要求學生以“青春”為主題寫一篇文章。很多學生并不知道如何下手,咬著筆桿冥思苦想。這時筆者便引導學生從命題的關鍵詞語等處來分析作文需要表現的主旨。筆者是這樣引導的:“什么是青春?年輕,活力,還是什么?你們的青春是什么樣子的?你們的青春里有誰?你們在青春里想留下什么,想獲得什么?這些都可以拿來寫,只要是你對青春的感悟,都可以盡情抒發。”聽到這里,學生開始奮筆疾書,很快便寫出了一篇篇青春洋溢的文章。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辯證分析法或者因果分析法等開啟寫作思路,還可以通過培養學生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的辯證思維來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更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現實生活抒發自己的真實感悟等。
三、引導學生模仿名篇,學以致用
高中作文難度加大,學生很多時候都不知道從何下筆。為此,教師可以降低難度,從模仿入手,在閱讀教學、日常課文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模仿課文中的語句或者技巧來寫。歷史上左丘明的《左傳》、司馬遷的《史記》,都為后世的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所模仿。課本中的許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學生學了課文,可以模仿寫作,學以致用。為此,教師應該多注重這方面的訓練。比如,在學習課文《荷塘月色》時,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文章中的這段話:“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一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這是一段景色描寫,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十分優美。教師要求學生模仿這段話寫一段景物描寫,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指導學生寫作,必須盡量引導學生采用自己習作或者教材中的事例來印證自己的觀點,如此,學生容易做到得心應手。當然,在指導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向學生補充一部分新鮮的、學生既感興趣又比較容易接受與運用的實例,以此激發學生作文的濃厚興趣,豐富學生作文的內涵。
作者:陳平相 單位:江西贛州市會昌中學
- 上一篇:工業聯社“三嚴三實”學習教育總結
- 下一篇:工業聯社干部隊伍建設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