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寫作教學對策思考
時間:2022-10-11 08:47:49
導語:小學寫作教學對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水平直接體現在語言的表達上面,而作文又是語言的重要體現方式。本文從小學寫作教學現狀著手,對如何結合新型的教學方式解決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功利
一直以來,作文都是令教師和學生感覺到雙重為難的事情,也直接導致了寫作中各種不良現象的產生,如抄寫現象非常嚴重、學生有很強的功利心理、對課文講解不夠重視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了小學作文教學的發展。下面就從三個方面出發,結合個人多年的教學經驗展開有關的探討。
一、避免抄襲現象,豐富閱讀內容
學生在寫作中非常喜歡模仿優秀的文章,這是非常值得教師去肯定和鼓勵的,但是當模仿逐漸演變為抄襲就不是我們所愿意見到的了。結合當下寫作現狀,我認為抄襲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而又嚴峻的現象了,教師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教改措施,避免抄襲現象的產生。對此,我覺得可以通過豐富的閱讀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都知道,閱讀對于人的一生都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更是起到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寫作教學應該從閱讀著手,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讓學生的寫作“有米可下。”教師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閱讀大量的作文素材,看一看與他們同齡的學生是如何來寫作同一題材的作文的。另一方面鼓勵學生進行多種范圍的閱讀活動,從名著類、科技類、小說類、文學類等多方面著手,當學生有了廣泛閱讀的經歷,再來嘗試各種寫作,就會變得非常的簡單了。最后,需要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如擁有一個摘抄本,遇到好的詞句及時摘抄下來,多讀多品多賞,自會變成自己的知識。再如學會類比閱讀,雖然可供學生閱讀的書籍有很多,但是絕大多數的書籍或文章都離不開某些固定的話題,即便是寫作“我的母親”,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切入點和感受,有的人著重于描寫母親的嚴厲,有的人著重于描寫母親的慈愛,有的人著重于描寫母親的偉大,選取的事例也各不相同,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類比閱讀,將相同題材的不同文章放到一起比較和賞析,學生勢必能從其中收獲多多。
二、消除功利心理,提高寫作訓練質量
小學語文教學一般都會給學生安排寫日記的訓練任務,為了強化訓練力度,很多教師都會要求學生一日一記,然而學生哪有那么多可以記錄的事情呢?作業一多,學生對日記就會怠慢起來,或是前言不搭后語,或是生搬硬套,根本達不到訓練的效果。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我們也都曾經怠慢過記日記,那么當我們再一次承擔教學的職責,是否應該幫助學生消除功利心理,提高寫作質量呢?所以適當降低對數量的要求,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寫有意義的事情,才是作文訓練的初衷。在通過記日記來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時,我會要求學生一星期寫兩到三篇日記,這樣當寫作數量降下來,學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在一次運動會之后,我就要求學生當天要寫一篇日記,但是并沒有直接要求學生在今天的日記中一定要涉及到與運動會有關的記錄,由于沒有受到強制性的要求,學生的功利心理也就沒有那么強了,學生對運動會的記錄全都來源于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感受。當我檢查學生的作業時,我看到的是五花八門的描寫和真情實意的抒發。有學生寫到“張路同學憋著一口氣,像猴子一樣快速跳過了屏障。”有學生寫到“我們班的口號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那陣勢堪比一場隆重的閱兵儀式。”學生的描寫或許沒有過多的比喻和擬人,也談不上寫作手法的運用,但是這卻是在沒有功利心理下的最真實的表達,我相信當學生在未來的某一次寫作中遇到類似的話題寫作,學生一定可以從這一次的日記中受到啟發。
三、重視課文典范,強化練筆力度
教材是最好的素材,每一篇課文都融合了作者的心血和精力,也是編寫者從眾多優秀文章中提取出來的精華,對于小學教材內容,多數教師都沒能做到真正的重視和利用。他們在寫作教學中完全沒有利用教材教學的習慣,更不會在教材講解中融入有關的寫作技巧,造成了寫作與教材的脫離。我在教學中重視課文典范,將每一篇課文當作寫作的典范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或是寫作手法,或是描寫方法,每一個寫作技巧都可以當作學生練筆的重點。很多時候,在課文講解中,無需多言,學生自會揣度作者的心思,沉浸到課文意境中去。《黃果樹瀑布》是一篇難得的寫景文章,文章采用大量的比喻等修辭手法,這些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強化練筆的力度,可以進行感受和模仿。如在講到“透過樹的縫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懸掛在巖壁上,上面折為三疊,好像一匹寬幅白練正從織布機上瀉下來。”時,讓學生結合想象體會此處比喻的妙處,感受一下作者的寫作方法;在講到“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個圓形的樂池里。”時,讓學生閉上眼睛,感受奏鳴的樂感。當學生充分理解了本篇課文在比喻和移步換景運用上的妙處,就帶著學生走進校園,觀賞校園中的小樹林、假山、花園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練筆的對象,在練筆中,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技巧進行訓練。如有的學生非常喜歡課文中大篇幅的比喻手法,于是在寫作中嘗試使用比喻手法;有的學生借鑒了課文移步換景的寫法,也在寫作中運用了這一寫法。從課文理解到寫作訓練的過渡需要一個過程,學生在寫作中一點一點的嘗試和練習,很快便讓這一過渡水道渠成了,并且能夠在作文中給讀者帶來一些奇妙的驚喜。
作文教學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避免教師和學生產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爭取每天進步一點點。只要教師和學生長期堅持,我相信我們的作文教學一定可以改頭換面,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蓮華.翻轉課堂,活化作文——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苑教育,2018(17).
[2]東林花.小學語文作文創新教學策略淺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6).
作者:徐玉紅 單位:江蘇省新沂市新安小學
- 上一篇:高中作文教學幾點思考
- 下一篇:高職語文課程個性化教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