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養小學作文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21 04:04:51

導語:基于核心素養小學作文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核心素養小學作文教學研究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對于作文教學而言,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和品味生活、拓展思維,培養學生思悟文字的能力,讓學生在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從語言文字內汲取經驗,深入體會不同作者寫作時的思想和情感,在積累豐富作文素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基于此,文章探討了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作文教學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始終堅持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發展為基礎,借助于語言與文本,創建一種生命的存在和展現形式,進而真正讓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小學生在參與作文寫作訓練的過程中,能夠深入了解和熟悉作文的基本特征與規律,能夠通過作文訓練來形成個體語言經驗,借助作文來進行溝通和交流。學生在理解語言學習方法的基礎上促進其核心素養的培育,真正實現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目標。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及核心素養的培養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強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突出小學生“聽、說、讀、寫、思”這五項語言能力的培養。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成為很多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瓶頸,不喜歡寫作、難以投入感情、語言詞匯匱乏、內容單一等現象較為常見。新課標明確提出:作文即是引導學生將他們所見、所聽、所想的東西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不高往往是出于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學生層面,小學生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平時不重視課外閱讀積累,作文訓練量不足等;其次是教師層面,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導致作文教學依舊采取陳舊的教學方法,教學標準不一致,教學目標不明確等。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認識到作文教學對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采取有效對策來促進作文教學效率的提升。[1]現階段,“應試教育”思想仍然存在,部分學校和教師過于重視學生成績,忽略了學生作文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小學生語文作文水平的提升,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目標是為了促進小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激發寫作興趣,讓小學生掌握更多寫作技巧并靈活運用,在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其全面發展。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作文教學實踐

1.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寫作興趣。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而言,唯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夠引導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真正將注意力放到寫作上。第一,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讓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寫作就是將自己所看、所聽、所知、所想真實準確地表達出來,再融入自己的情感即可;第二,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好各種課外活動,組織開展游戲主題寫作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支持引導學生在課堂中“說”作文,邀請學生走上講臺將自己生活中碰到的一些趣事或有意義的事說出來,并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能夠拉近學生和作文之間的距離,降低寫作難度;第四,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寫作練習,及時給予贊揚和鼓勵,將學生的優秀作文張貼在教室黑板上,幫助學生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激發其寫作欲望。2.實施專題寫作,提高寫作水平。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將精力放到重要話題的寫作上來,而不是一味地練習雜亂的話題,這也是很多語文教師倡導的專題寫作模式。所謂專題寫作,即是在某一段時間內針對某一話題組織的寫作訓練,如用三個月的時間讓學生圍繞成長的話題進行寫作訓練,借助于對這一話題的寫作可以讓學生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認識,促進其寫作水平的提升,還可以實現培養小學生思維品質及人文素養等目標。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能夠選擇的話題很多,如將四季風景當作寫作專題,季節交替時給學生提出“留住春天”“迎接熱情的夏天”等作文練習題目,要求學生寫作時注意觀察生活,將自己對春天和夏天的感受真實地記錄下來。對于寫作時間的要求也較為靈活,可以說整篇文章的寫作,也可以是某一片段的記錄,寫作呈現方式也有所創新,可以讓學生口頭表達,也可以用照片配合文字的方式,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實現綜合素質的培養。[2]3.加大閱讀力度,開拓寫作思路。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寫作意識的激發,以及寫作素材的積累,通過加大閱讀力度來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拓展其寫作思路。閱讀與寫作是相互聯系的,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借鑒優秀文章的寫作方法,提升其寫作水平。長期性的閱讀能夠幫助小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進一步優化寫作思維。唯有依靠持續閱讀,才可以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真正做到文思如泉涌。大量閱讀還能夠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生活中尚未接觸或不了解的事物,去體會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學習與掌握一些好的寫作技巧。另外,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看到的一些優美詞句或名人名言摘錄下來,在自己寫作時靈活應用,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4.利用生活情境,激發寫作靈感。促進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就必須積極應用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如此寫出的文章才具有真實性。同時,依靠生活情境開展作文教學,還有助于營造愉悅的學習環境,促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有利于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如,引導學生寫作和良好行為習慣相關的作文時,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說一說自己家庭的生活習慣。這樣不但豐富了寫作素材,還能夠讓作文變得更加生動,具有內涵。另外,還可以依靠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小學生播放一些新聞事件,讓學生根據這些新聞來寫出自己的感受和觀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3]5.實施科學評價,糾正寫作缺陷。教師應當對學生作文進行多元化評價,幫助學生糾正寫作過程中的錯誤。同時,教師還要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的進步,幫助學生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發現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時,教師不能急于批評,應鼓勵學生自己發現錯誤,進而逐漸提升寫作質量。對于學生的作文,教師要從不同角度來進行評價,讓學生全面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比如,學生寫作時跑題了,可以這樣給出評語:整體結構明確,條理清晰,但略微偏離主題,下次一定能夠更好。這樣的評價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還可以讓他們在愉悅的心情下了解自身不足并積極改正,因而科學的評價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求語文教師堅持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引,不斷總結創新,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寫作素養的培育,實施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同時,語文教師應當努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引導和激勵學生多寫、多練、多讀,將語文核心素養培養融入作文教學,從而促進小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春艷.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9,(23):62-63.

[2]李萬靈.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19,(8):66-67.

[3]余溝.興趣+經驗:讓作文課堂生機盎然[J].小學教學參考,2019,(1):63-64.

作者:齊金鳳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棗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