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時間:2022-07-03 10:56:52

導語: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案例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摘要】自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式逐漸發生了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應對現今的教學需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作文課堂教學中加入新的元素,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探索與現今時展相符的教學方式。本文先是以現今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基礎,之后重點分析了在新課改的前提下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案例分析,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案例分析

傳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由于小學生各方面均處于發展階段,因此對于作文的創作思路并不清晰,教師為了能夠讓其具備應對考試的能力,只能為其講解一些考試中常見的內容,很少會讓學生接觸到更深層次的教學內容,直接導致了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停滯不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了這一問題,那么怎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實現感知、體悟,成為了眾多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案例分析,以此來進一步深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內容。

1.現今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我國小學語文作為教學的現狀分析,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另一個是閱讀積累能力較低。1.1學習積極性較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導致了現今許多小學生對于寫作的積極性不高,他們認為寫作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寫作的必要。對于教師要求寫的日常日記也是應付了事,每天寫的日記大同小異,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將寫作當作是一種負擔,從而影響其寫作積極性。通常情況下,這一階段的小學生對于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應該會產生很大興趣,但是由于部分教師不合理的教學方式,導致了學生們對于寫作的興趣降低,直接影響到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比如,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口述的方式為學生大致講解了寫作方法與寫作要求,然后就要求學生根據給定的題目進行創作,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興趣愛好,使得部分學生會對寫作產生抵觸心理。另一方面就是作文批閱,有些教師由于班級內學生較多,因此在批閱作文時僅僅簡單的將其分為一二三等,導致了學生們對于自己的寫作水平沒有清晰的認知,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問題會愈加嚴重[1]。1.2閱讀積累能力較低。閱讀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很多學校都會安排專門的閱讀時間,為小學生們提供一些經典名著進行閱讀,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學生的閱讀質量,但是,由于名著對于小學生來講難度較大,他們難以從中獲取到有用的信息,更不用說通過閱讀累積詞匯進行創作。而導致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就是由于學校沒有給學生提供合適的閱讀材料,經典名著盡管具有代表性,但是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難以理解書中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從而影響了學生的閱讀效率[2]。

2.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小學語文作為教學中案例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教師重點培養學生對寫作的熱愛。很多學生都想寫好作文,提高自身寫作水平,然而學生寫作水平越是不高其就越害怕作文寫作問題,且一談寫作就開始逃避。針對這個問題,教師不可給學生灌輸寫作對提高自身語文水平的重要性,應正確引導學生熱愛寫作,找到自身寫作困難的主要原因。結合案例分析解決學生寫作“難”的問題,使學生對寫作形成自身獨到的見解,培養學生對寫作的欲望。通過案例教學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強化其對生活的探索能力,使其勇敢參與寫作。2.1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想要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教師摒棄傳統教學方式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起學生對于語文寫作的興趣?;谛W生的身心特征,只有在其對寫作產生興趣的前提下,才能夠順利的開展語文作文教學。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以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想要學生在情感上產生認同感,就需要教師的正面影響,教師只有找準學生情感的突破口,才能夠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走向,以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語文作文教學的興趣[3]。例如在語文教材《口語交際———習作二》的講解過程中,教材中要求學生選取自己的童年趣事進行描寫,然后通過閱讀書中的范文,進行寫作。不難看出,這節課中的內容與學生們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為了能夠有效提升作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將生活與教學進行有效結合,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尋找答案。教師可以搜集班級內學生小時候的生活趣事,并且將其整合成視頻的形式在課上播放,還可以將學生小時候比較有意義的玩具作為教學素材,這樣能夠明確學生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使得寫作思路更加清晰。2.2構建教學情境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教育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更能夠發揮其正面作用。通常情況下,作者在寫作前,都會先進行構思,對文章的大體脈絡以及想要描寫的內容有一個大致概念,但是由于小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不足,使得他們無法在這一環節進行有效的思考,這時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通過情景,學生能夠理解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與寫作方法,并且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潛移默化間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水平[4]。例如在學習《詹天佑》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紀錄片與文字資料,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們能夠深深地感受到詹天佑的愛國情懷,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展示詹天佑等人設計的鐵路,這樣能夠使學生切身的體會到他們建造鐵路的不易。同時也能夠使學生了解到創新的重要性。2.3帶領學生進行高效閱讀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推動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的進步,教師可以在課后不定時的組織相關的閱讀活動,帶領學生品讀經典名著,這往往會比學生自行閱讀的效率高出許多[5]。以《三國演義》為例,教師可以在閱讀開始前,為學生講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思路與作者的生平趣事,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三國演義》這本書產生好奇心。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前半部分的閱讀,這樣能夠幫助學生適應書中的語言表述方式,以便后續學生能夠順利的進行自主閱讀。2.4發揮新媒體輔助作用當前是媒體網絡時代,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到電子產品,因此對視頻教學有著很強的親切感,通過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接受知識,培養其對寫作的興趣,這也是其寫作的基礎。只有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才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多媒體輔助教學可給學生呈現生動形象的內容,且節約了教師板書的時間,使得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高效與學生探討寫作技巧等問題。比如教師可以發揮對媒體課件的作用給學生展示可以探討的情景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思考動畫中兩個小朋友于雪地相遇可能會出現何種對話,他們是何種關系?結合這些思維訓練高效開展寫作練習,之后在視頻中加上外音,如此寫作內容也變得更加真實且更為形象。2.5走出課堂,聯系生活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學生接觸生活素材,這主要是因為藝術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以生活的實體為素材進行寫作,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后引導學生詳細觀察生活,為學生積累廣泛的素材,如此學生才能在寫作中游刃有余。結合生活開展寫作教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郊游,又或者到校園戶外觀察并參加公園活動,引導學生寫一些身邊細微的小事,讓其將自己代入到具體的角色中加以分析,如此學生自然有話要說,也有話可說。2.6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教學評價是作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使小學生及時了解自身的寫作能力,以及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客觀性錯誤。教師在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時,除了最基本的一二三等以外,還要對其文章結構是否正確、哪些句子運用合理、哪些句子存在錯誤等等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教師在評價期間需要以客觀的眼光看待學生們的作品,指出學生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進而加以改正。教師在評價期間需要注意不能一味的苛責學生,需要適當的對學生進行鼓勵,避免其對語文作文產生厭學心理。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互評,這樣能夠使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取長補短、相互促進。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還能夠讓學生養成自我檢查的好習慣,從而有效提升寫作質量[6]。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學習語文作文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諸多阻礙,導致教師的教學工作也難以順利進行。因此,為了有效提升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首先要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作為著眼點,培養學生語文作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創作的欲望。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做好相應的教學評價工作,使學生能夠了解自己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從而提升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友情.淺談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案例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6):71.

[2]李佳.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11):35-36.

[3]卓傳莉.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抓住寫作教學的規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9):641.

[4]鄭佳蘭.小學語文學習型教學模式探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4,(15):79.

[5]楊麗娟.淺談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案例分析[J].考試周刊,2019,(4).

[6]陳秋玲.淺談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4.

作者:楊新慧 單位:甘肅省臨洮縣洮陽鎮五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