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財務會計教學實踐研究
時間:2022-05-14 09:11:06
導語:中職財務會計教學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行為引導式教學的定義與特征
1.行為引導式教學的定義與原始教學的對比
行為引導是以行為和工作任務為主導的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行為引導教學法主要是在實踐應用中關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個人素質等多個方面,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成為職業教育中的一種新思潮。行為引導教學法開展至今,已被各國職業教育界與勞動界的專家所推崇。行為引導式教學實行之前,原始教學方式過于注重對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讓學生只是一味地、被動地學習單一的基本理論,操作技能完全沒有被重視。因此,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暴露出其弊端,學生動手能力、獨立工作實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的匱乏是實行行為引導式教學的關鍵。
2.行為引導式教學的特征
行為引導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進行理論與行為技能的雙重提高。一是能夠培養學生的自身行為能力。部分學生受灌輸式學習的影響,已經喪失了大部分的自我創造、創新能力,行為引導能夠幫助他們在實踐中獲得實踐動手能力,面且有助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二是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實踐中,很多問題都是學生們通過合作來共同完成的。學生們通過與同學之間的溝通,既可以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又能以滿足大部分人的要求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行為引導不僅能夠幫助個人提高能力,而且能夠由個體到團隊,使每個人的能力團結到一起,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二、行為引導式教學在中職財會教學中的應用
“行為引導”教學方法的主要內容有“大腦風暴”教學法、案例分析法、項目教學法等方法。方法雖然不同,但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行為能力、行為技能。下面,以中職財務會計教學為例,分別分析行為引導的各種方法的特點。
1.“大腦風暴”教學法
主要方法是教師提出一個課題,在教師不提出任何評價的前提下,學生自由地發表個人的意見。教師必須要鼓勵學生盡可能有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引導學生充分進入課題研究。提出想法的過程中,教師或者其他學生不應該對其思想和建議立刻發表評論,以防止教學方法的失敗。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并且對每個人發表的意見進行歸納分析。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多是以一個實際的問題作為教學基點,教師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充分分析,在分析過程中遇到困難要獨自進行研究反思,善于表達自己獨到的看法,并且通過自己的反思將得到的理論聯系到實踐中。案例分析法的應用,尊重了學生的個人觀點,避免了學生在學習中因為其他人的偏見而產生自卑心理,從而使學生建立自信心。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潛力,最終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
3.項目教學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指教師只提出一個項目,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完成該項目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以財會教學中的“存貨清查”作為項目。首先,教師創造工作的環境,讓學生感覺自己已經是一個財會人員,并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播放各種不同表單的填寫流程,進一步介紹存貨清查的流程以及要點。接著,教師提出任務并讓學生說明任務完成的效果。學生可利用個人物品作為存貨,在學生拿到仿真存貨明細和真實會計憑證后,教師提出任務:進行清點,填寫盤點表;填制存貨實存賬存對比表;填寫記賬憑證等。然后,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不同的任務。最終,教師讓學生實施各小組的項目計劃。項目教學法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行為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保證學生在團體中發揮出個人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行為引導式教學作為一個新興的教學方式,其不但能提升學生的行為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與從前的教學方式相比,學生從系統地被動灌輸,到自主學習實踐,可以說以行為引導作為主導教學方式在教育史上是一個質的飛躍。所以,教師要加強行為引導式教學的開發,讓更多的學校實行這種授課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實現更大的人生目標。
作者:劉瑛 單位:湖南省衡陽市職業中專
參考文獻:
[1]李素賢.新課改背景下關于如何改善中職會計教學效果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08).
[2]劉春萍.項目教學法在高職“基礎會計”課程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5(26).
[3]湯麗.行動教學法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5.
[4]趙芬.“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5.
- 上一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
- 下一篇: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會計制度銜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