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網球教學錯誤動作預防與糾正

時間:2022-11-14 09:00:16

導語:中職網球教學錯誤動作預防與糾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網球教學錯誤動作預防與糾正

摘要:網球動作技術是比較復雜的,這門運動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不容易掌握,在中職網球教學中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動作技術上的錯誤,這就需要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意見,對錯誤的動作技術進行改正,不僅如此,還需要加強對薄弱環節的訓練,逐漸熟練。老師要對網球教學中經常出現的錯誤進行全面分析,并就此提出錯誤動作技術預防糾正方法,讓網球教學能夠變得更為高效。

關鍵詞:中職;網球運動;教學

隨著我國網球運動員在國際網球大賽中不斷取得好成績,網球運動在國內也逐漸興起,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喜歡網球這門運動,然而網球這樣相對復雜的運動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想要學習好并不容易。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難免會出現各種動作技術上的錯誤。萬事開頭難,學生在入門階段犯下的錯誤是最多的,不管是握拍、揮拍、發球姿勢等都會出現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不然,等學生形成了錯誤的習慣再想要糾正就會變得相當困難。不僅如此,還需要對學生薄弱點加強訓練,對學生動作技術方面的錯誤做出有效的預防措施。

一、網球教學中常見的錯誤動作

網球這項體育運動對參與者的體能及技術都有較高的要求,學生作為該運動的初學者會出現較多的錯誤動作。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發球的錯誤動作,對于初學者而言,發球的力度角度等不能熟練掌握,發球時經常出現拋球較遠、發球下網、手臂不直等問題。二是,握拍的錯誤動作,大多數學生初學時無法正確掌握握拍方式,握拍時出現位置不準,握拍過緊或過松等問題。三是,正手擊球的錯誤動作,在擊球是揮拍時機不準,引拍時身體與手臂不協調等。四是,反手擊球的錯誤動作,反手引拍時身體扭轉不夠,手腕松弛等問題。五是,截擊球中的錯誤動作,截擊球是網球中一項常用的技術,很多學生經常出現后擺引拍過大,握拍不緊,身體重心控制不準及身體動作僵硬等問題。

二、網球教學中錯誤動作產生的原因

(一)主觀原因。由于每個人的理解差異,運動習慣不同以及身體素質的差異,學生在普通的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基本動作的錯誤。同時,部分學生學習網球并不重視網球動作技術的規范性,對網球學習的興趣也不高,學習過程中缺乏自控能力。不僅如此,不少學生在網球教學的活動中經常表現出怕累,其對網球動作技術學習并不用心,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錯誤動作的產生[1]。并且,部分大學生存在缺乏自信精神,作為初學者在沒有掌握網球擊球和發球技巧的情況下,出現擊球不準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到這一點,而是在失誤后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學生對網球的落球線路把握不準確,是導致其技術錯誤主要原因[2]。還有的學生自身缺乏運動的自控意識,而網球對這方面要求較高,就會造成很多動作技術的失誤。如目前較多學生出現握拍手法不對、預判不準、移動步法混亂、拋球不穩等錯誤。(二)客觀原因。網球在我國興起的時間不長,在教學方法及教學組織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和誤區。首先,網球的動作技術難度較高,如果老師在網球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不合適,或者教師本身的網球技能不足,在教學中不能正確地教授方法及技能,這些將會對學生的網球學習造成嚴重的影響。其次,部分老師對學生的教學態度惡劣,對學生采取惡劣強硬的舉措,或者對初學者表現出蔑視的態度,對于動作不規范的學生不是積極鼓勵而是諷刺挖苦[3]。這些都將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部分教師教學不重視細節,對于一些動作缺乏詳細的指導,忽視了網球細節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動作錯誤。長期積累,學生的網球水平不但沒有提升,反而會逐漸降低,對網球學習的積極性逐漸降低,這嚴重制約了網球教學。最后,老師對學生錯誤的動作技術示范以及教學活動組織混亂都會對學生學習造成負面影響。在網球教學當中還存在動作銜接缺失的問題,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往往針對復雜動作展開分解,比如教師會將鎮守擊球分解為引拍、揮拍、擊球、隨揮這四部分。雖然突出了重點,但是忽視了這些部分也是相互促進的,如果前面的環節出現問題,那么后續的教學也很難保證質量。網球教師對技術動作的銜接缺乏重視,導致銜接過渡出現問題,這樣就會讓學生單個技術動作出現問題,如此,教師質量自然難以保障。還有,部分學校由于經費不足,網球教學環境較差,網球教學場地和網球器具不足的問題對教學的順利展開也有著很大影響,也是學生網球學習出現錯誤動作的客觀因素。

三、網球教學中的錯誤動作預防與糾正

(一)理解正確的網球技術動作。網球教學不能急于求成,在網球教學展開之前,先要讓學生知道網球動作技術的相關知識。老師需要對學生就規范的網球動作技術要領進行分析和示范,讓學生明白正確的網球動作技術,這樣,在實際的網球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就不容易做出錯誤的動作,即便做出來了,也能夠自我意識到不夠規范。老師應該對學生展開關于網球動作需要的力量大小、握拍姿勢,揮拍動作方向等的準確講解。這樣就能讓學生在腦海中對網球正確的動作技術有個概念[4]。如打網球時最基本的動作就是要降低重心,如果直直地站在地上等擊球時就會很難發力,教師就要充分講解類似的基本動作,讓學生正確地理解動作要領。(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網球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學生,每個學生的情況都各有不同。男生和女生的體能和動作習慣就是不同的,不同年齡的學生也不可以一概而論。老師應該根據網球運動的特點,結合自身學生個體差異性采取更為豐富的網球教學方式。這樣才能照顧到每個學生,讓學生在網球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在網球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采取直觀的教學方式,尤其是當網球教學進入新的環節。直觀的教學方式能夠把原本相對復雜的網球動作技術進行簡明扼要的拆解,讓學生能夠快速地了解動作技術的關鍵細節,讓學生對正確的網球動作技術有深刻印象。老師可以通過動作技術的示范,還可以在網球教學中讓學生觀看相應的網球教學視頻或圖片。這樣學生就能夠直觀地了解網球動作技術方面的細節。靈活的教學方法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網球教學變得更為高效。(三)合理設計網球教學與練習內容。想要真正熟練地掌握正確的網球動作技術,學生就必須不斷地加強訓練,尤其是薄弱處,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直到徹底掌握正確的動作技術[5]。為了讓學生更為高效地掌握正確的網球動作技術,老師必須合理地設計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意不要讓學生同時學習相似的動作技術,避免學生因此產生混淆,滯緩網球教學。應該循序漸進,先從最為基礎的部分開始反復練習,對動作技術的每個細節都要掌握,打好基礎,才能讓網球教學在后續過程中變得更為順利。將正確的動作技術定型后再學習下個環節,這樣就能夠預防網球動作技術學習出現錯誤。(四)教師的重新示范。在網球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細致深入地觀察分析。老師和學生處于不同的教學位置,從老師的角度并不能深入了解學生在網球學習遇見的問題。同樣的,學生也無法完全看清老師對動作技術的講解。所以,老師要從學生角度去思考問題,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動作技術的錯誤,趁動作沒有定型,必須盡快對學生就其中的問題進行耐心講解和示范,讓學生能夠及時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老師重新示范是網球教學經常出現的情況,老師要重視網球教學中動作技術的再次示范,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再次加深對正確技術的認識。老師在示范中需要采用直觀形象的方式,將網球動作技術細致地拆解給學生看,讓學生全面地觀察到動作技術每個環節的細節,從而掌握正確的動作技術。而老師在網球教學中的重新示范,其中的關鍵就是老師不厭其煩的耐心,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網球動作技術[6]。(五)教師要嚴格糾正錯誤動作。在網球教學的中,教師需要經常觀察學生網球動作技術是否出現錯誤,對于學生出現的失誤,要非常耐心細致地進行講解示范。哪怕是學生不起眼的失誤也應該糾正。通過對網球技術動作進行規范的教學,讓學生明白自己為什么會出現動作技術的失誤,讓學生深刻地認知正確的網球動作技術。對于教學中遇見網球動作技術學習情況相對不理想的學生,老師既要嚴格要求,又要耐心指導,更要啟發學生動腦思考,認真領會每一步動作。這樣就會讓學生明白老師對自身學習情況的重視,也會對老師的熱情付出而感動,讓學生對網球的學習更加充滿興趣[7]。(六)教師要勤于觀察。在網球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細致地觀察學生網球動作技術的學習情況,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及時地糾正,避免動作定型,對以后的網球教學造成巨大阻礙。不僅如此,老師還應該通過定時地舉行學生之間的網球比賽來提高教學中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對網球的興趣,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真正提升學生的網球技術。(七)逐一擊破主要技術環節。完整的網球動作技術可以拆解為很多環節,如正手擊球這個動作,就是由引拍、揮拍、擊球以及前揮跟隨四個小動作構成。這是為了讓網球動作技術的學習能夠循序漸進,一般的學習過程都是先把上一個環節的正確動作細節熟練掌握,再進行下個環節的學習,環環相扣的對網球的動作技術進行學習。如在反手技術動作的學習中,因為它的難度較高,很多學生在初次接觸很容易出現動作不協調,擊球點的位置不對等動作錯誤[8]。老師應該先去糾正這些主要的失誤,這樣網球教學才能變得更加高效。

四、結語

網球這種運動如果其技術動作不能學習到位,就會導致網球教學的環節無法順利推進,錯誤的動作就會影響整體的網球水平。這需要老師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不然等學生形成了錯誤的習慣再想要糾正就會變得相當困難[9]。不僅如此還需要對學生薄弱點加強訓練,及時有效地糾正學生動作技術方面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在網球教學中減少學生在網球學習中動作技術錯誤的出現。通過有效的教學措施提升學生對網球學習的興趣,讓網球的教學變得更加高效,讓學生的網球水平得以提升。

作者:李靜 單位:山西省廣播電影電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