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院校會計教學對策
時間:2022-06-13 09:18:56
導語:中職院校會計教學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中職教育迅猛發展,為社會輸送了不少優質人才,但是從整體角度而言,中職院校的生源質量普遍較低,學生的學習自制力比較差,學習習慣不夠良好,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種種不良現象,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課程時也面臨著種種挑戰,學習效率不容樂觀,這就要求中職院校要改革會計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重點分析中職院校改革會計教學的對策,意在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中職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從目前來看,中職院校的學生基本都是00后,他們年紀偏小,缺少豐富的社會經驗,對會計知識了解甚少,再加上自身的學習能力比較低,需要教師為他們安排合適的會計內容。但從目前來看,中職會計教師為學生提供的課程內容不夠合理,不管是基礎課,還是專業課,都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規律,沒有為學生介紹比較先進的經濟理論知識,比如會計信息化知識、會計電算化知識等,這部分內容涉及甚少,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時也多停留在簡單的賬務處理上,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2.教學方法不夠先進。從目前來看,一些中職院校的會計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法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比如將會計理論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消化吸收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會計知識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強烈的實踐性,如果教師只是將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而不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是難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的,進而不利于學生日后的順利就業。3.教學設備比較匱乏。與其他理論性課程不同,會計課程需要借助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教學,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應該為學生安排一定的教學設備,使學生可以做中學,提升實踐操作能力。但從目前來看,中職院校會計專業還缺少先進的教學設備,學生難以接觸到具體的會計實踐問題,無法有效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未來發展。4.忽視職業道德教育。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用人單位對從業者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從業者既具備良好的理論素養,又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特別是對會計人員提出的道德要求更高,因為會計整天要與金錢打交道,如果受不了誘惑,可能就會做下會計舞弊等不良行為,所以中職院校應該為學生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但從目前來看,中職會計教學還沒有引入這方面的教育內容,只是口頭提點一下會計專業的學生要愛崗敬業,刻苦耐勞,沒有進行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有待考察。5.師資力量需要改善。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要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首先應該具備良好的素質,能夠為學生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從目前來看,中職院校的會計教師整體學歷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他們的實踐經驗不夠豐富,只能在課堂上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實踐教學方面顯得力不從心,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也是當務之急。
三、中職院校改革會計教學的對策與建議
社會形勢瞬息萬變,中職院校在教育體系中占據著半壁江山的地位,旨在為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會計專業是中職院校的重要專業,要加強會計教學,培養學生的多方面技能,這樣既能培養出高素質人才,又能提升升學率,我認為中職院校改革會計教學,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1.優化課程設置。會計專業具有強烈的專業性,教師在實施具體的教學時,必須結合市場需求,根據社會上的會計崗位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要以就業為導向,將教學與崗位需求有機結合在一起,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會計人才。具體而言,中職院校要改革創新課程體系,采取模塊化教學方式,即按照社會用人單位會計崗位的現實需求,對學生的會計能力進行有效分類,然后針對類別安排課程內容,以此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比如課程體系可以根據經濟、審計、計算機、會計、法律等這些模塊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日后的就業方向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學習,提升就業競爭力。2.優化教學方法。毋庸置疑,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職生活潑好動,他們也渴望通過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學習會計知識,所以中職會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摒棄滿堂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法,引入活潑生動的教學方法,隨著現代教育理論的不斷更新,現代教學方法不斷出現,比如多媒體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都可以引入到會計課堂中,鑒于中職生普遍喜歡使用網絡技術,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在線學習的網址,讓學生在課后利用碎片化時間先自習會計知識,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課堂上聽講時就有針對性,進而提升學習效率。3.引入校企合作。根據目前情況,中職院校必須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中職院校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建立實訓基地,為學生安排實踐教學。其次,中職院校要引入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模式,與社會上的優秀企業進行合作與聯系,安排本校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以準職業人的身份參與到企業運作中,參與企業的會計事務運作,使學生積極應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并適應社會崗位,為日后的順利就業增加砝碼。事實證明,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校企合作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手段,值得引起中職院校會計專業的高度重視。4.加強道德教育。目前,社會上不斷曝光會計舞弊案件,就連一些大型企業也存在這些不良現象,這在整體上影響了會計行業的形象,人們對會計行業保有一定的疑慮,在這種情況下,中職院校對會計專業的學生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顯得尤為必要,只有使會計專業的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為他們的日后發展奠基。課堂是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抽出專門的時間為學生介紹職業道德的內容、意義、作用,并出示一些會計舞弊案件供學生探討,讓學生針對這些現象分析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使學生對職業道德有所感知,主動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同時,會計專業的教師還要對學生的道德行為進行實時跟蹤,加強對學的監督,規范學生的行為,使學生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5.加強師資建設。自古以來,教師都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職責,要想提升中職院校會計教學效果,必須加強師資力量建設,中職院校要從多個角度入手,把好會計教師的素質。首先,中職院校在招聘會計教師時,要提高進入門檻,要求會計教師要具備高學歷、高能力,既具有理論素養,又具備實踐能力,這樣才能得心應手地開展教學活動。其次,中職院校要為會計專業的教師提供崗前培訓、崗中培訓,鼓勵會計專業的教師不斷學習,積累經驗,取得良好的教學造詣,為學生樹立表率作用。中職院校還要鼓勵會計專業的教師進入企業進行掛牌鍛煉,參與企業的實際運作,了解企業對會計人才提出的各種要求,以此為依據,制定教學方案,使學生接受符合市場需求的教學內容,參與實踐操作,進而為日后就業增加砝碼。另外,為了充實學校教師隊伍,中職院校還可以到企業中招聘員工進入學校進行授課,讓這些優秀員工利用自身的經驗為學生現身說法,講解理論知識,傳授工作經驗,使學生提前感受社會工作氛圍,做到心中有數。
四、結語
根據社會形勢來看,會計專業有著良好的就業前景,不管什么企業,都需要設置會計崗位,有鑒于此,中職院校會計專業必須樹立信心,更新教學,引入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設備,強化實踐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不僅能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也能提升學校的升學率。總之,教學無法、貴在得法,如何改革會計教學,值得我們教師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姜大源.關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結構的理論基礎[J].職教通訊,2006(1).
[2]戚素文,李澤嵐.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討[J].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
[3]田鳳萍.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2012(3).
[4]程俊輝,劉素芝.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7(11).
[5]楊金栓.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重構[J].開封大學學報,2010(1).
[6]隆平.電子技術應用課程模式教學與基于工作過程導向教學之比較[J].職業教育研究,2009(3).
作者:魯慧俐 單位: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職業高級中學
- 上一篇:模擬公司法在會計教學的作用
- 下一篇:中職聲樂藝術性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