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安全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5 02:56:58

導語:學校體育安全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體育安全教育論文

2014年12月31日在上海外灘廣場發生的踩踏事件,造成了36人死亡和49人受傷。在死亡的人群中,多以青少年為主。這一慘痛的教訓,再次提醒人們安全的重要性。公共安全不僅關系到個人的安危,而且關系到社會穩定,所以,安全問題時時刻刻都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將釀成大禍。學校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環境,學校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學校、學生家長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學校體育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學校教育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學校體育活動中頻發的傷害事故,令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深感痛心。那么,如何才能減少和避免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是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新媒體的出現,為預防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提供了一個渠道。

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

學生因素

學生是學校體育活動的主體,也是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的主要受害體。那么,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與學生本人有著一定的關聯。首先,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學生缺少自我安全意識和未能養成良好安全行為習慣。在體育教學中,當教師講解技術動作要點和要求時,部分學生不夠重視,當錯誤的技術動作產生,造成傷痛時,學生又不知如何處置。第二,在體育活動時,學生不能按要求著裝,活動前不做準備活動,活動后也不做放松練習。第三,學生在體育活動時,身體產生不適,不及時向老師報告。有的學生明知自己身體有傷,不宜參加體育活動,但出于好勝,強忍傷痛也要分個輸贏,致使造成更大損傷。第四,學生體質差,運動技能弱。從近幾年的學生體質監測數據看,我國學生體質呈逐年下降趨勢。學生體質差,其力量、跳躍、奔跑等能力相對都較弱,在體育活動中極易發生損傷。比如在田徑課教學中,一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暈倒、休克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猝死。

教師因素

教師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學生課堂體育學習的教授者。教師在學生體育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一個疏忽,就有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體育教師的安全意識不強,是造成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的一個誘因。據一項調查顯示,48.85%的教師在體育課上從不強調教學安全,只有10.65%的教師每節課都強調教學安全。另外,在教學中,教師責任心不強,玩忽職守;業務水平不強,違反教學規律教學;安全保護措施不夠;教師擅自離崗;對場地器材利用不合理。以上情況的出現,都有可能在教學中造成傷害事故的發生。

學校因素

從學校的角度看,體育活動中發生學生體育傷害事故主要是:第一,學校對體育教學管理不夠。良好的管理是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學校如果不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安全管理,就會疏于對安全制度,場地器材、課堂教學等方面的有效管理,從而造成教學意外事件的發生。第二,學校對體育活動的場所和器材投入不足。近幾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學校原有的場地器材已不能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需要,但是由于學校體育經費缺乏,不能夠改善現有場地器材條件,同時又忽視對場地器材的管理,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很容易發生危險。第三,學校組織大型體育活動安全措施不到位。校園體育比賽,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才能展示的舞臺,鍛煉了學生身體和意志品質,同時對于班級建設、學校管理都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有的學校由于對體育比賽中的安全防范不到位,從而造成體育傷害的發生。

新媒體的特征

新媒體是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在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互聯網是新媒體的主體。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其獨到的特征。第一,新媒體具有大量的信息源。新媒體是一個大量信息的集合。在網絡世界里,時間和空間的開放性促使了大量信息的存儲。在世界上任意時間,任意地點發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成為網絡信息被傳播。第二,新媒體的開放性和互動性。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每一個會使用網絡的人,都可以在網絡上尋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源的不斷豐富使得互聯網上的內容也呈現出多元化。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下載、復制、瀏覽網絡信息,成為網絡的主體。新媒體的互動性,使得新媒體的使用者不只是信息的制造者,同時可以成為信息的接受者。在世界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們不僅可以接收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時還可以將自己的想法、感受、意見通過網絡出去。第三,新媒體具有廣泛性特征。新媒體的廣泛性體現在信息的廣泛性、傳播的廣泛性和受眾的廣泛性。新媒體的信息內容涉及廣泛,軍事、體育、文藝、財經等信息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到,包涵內容豐富。通過新媒體可以將信息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使用新媒體的人們都能夠采集到需要的信息。新媒體以其全新的方式對信息進行傳播,用最快的時間將信息傳遞給大眾,而且以新媒體為載體的傳播工具越來越被大眾普及。第四,新媒體具有資源共享性。通過網絡,人們可以搜索到各種想要的信息、觀看視頻、圖片、討論問題,還可以進行在線學習。通過網絡享受有益的精神大餐。

利用新媒體進行學校體育安全教育的途徑

新媒體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的載體,無論是傳播社會信息還是學校教育信息,都表現得越來越廣泛。在當前,學生是使用新媒體最廣泛的一個群體。要想以新媒體作為載體,對學生進行體育安全教育,就要考慮到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上開放性和交互性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可學習的教育資源。新媒體可以作為傳統體育安全教育的補充手段大學生是使用新媒體最廣泛的群體。據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有76.8%的大學生通過手機、網絡等新媒體獲取信息。這說明新媒體已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它將改變大學生學習方式,課堂教學將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那么,學校體育安全教育方式也要跟隨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做出改革。以新媒體為載體,加強學生的體育安全教育。學校可通過校園網絡,用新鮮的體育安全教育事例喚起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增強學生的體育安全觀念。在新媒體環境下,創新體育安全教育方式安全教育不僅是學校教育的內容,而且也是社會和家庭教育的內容。學校體育安全教育可以整合社會、學校和家庭三者的教育力量,在新媒體環境下,建立一個立體的教育模式。首先,學校要重視體育安全教育工作,加強對學生體育安全知識的講授,培養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學校可通過體育教學、班團會、體育安全知識競賽、布置安全宣傳欄等形式,展開體育安全知識的宣傳。還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制作學校體育安全知識課程,放到校園網上,供學生學習使用。第二,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者不能只對體育傷害事件的發生情況給予報道,應對如何預防和避免事件再次發生的措施進行傳播,讓學生學會突發事件發生時的應急處理辦法。第三,發揮家庭教育優勢,對學生進行體育安全教育。學生能夠健康成長是每一家長的心愿。但是頻發的體育事故卻牽動著每一位家長的心。在對學生的體育安全教育中,學校可以通過新媒體,與學生家長建立聯系。向家長宣傳體育安全知識,讓家長監督學生的體育安全行為。借助新媒體,創造安全教育環境首先,提升教育者的新媒體素養。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學生利用電腦、手機等新媒體可以獲得大量的學習資料、視頻和音頻資料,同時還可以通過新媒體進行交互式的學習,老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在課下進行交流和互動,新媒體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自主的、個性的學習平臺。作為教育者要跟上時展的步伐,不能保守落后,順應新形勢,主動吸取新的教育理念,學習新的教育模式。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學習,發揮新媒體的傳播優勢,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服務。如體育教師可通過與學生建立QQ、飛信群等方式,作為傳遞健康、宣傳體育安全的課外學習手段。其次,加強對學生的新媒體素養教育。學生是接受新媒體最廣泛也是最快的一個群體。網絡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源,有積極的同時也摻雜著消極信息。由于學生對媒介信息的篩選能力較弱,一些帶有消極因素的信息會被學生所接受,這樣就會對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只有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提高學生對信息的判斷和篩選能力,提升學生對信息的有效傳播能力,才能使學生在新媒體環境下健康地成長。第三,增強社會對新媒體傳播信息的監管。發揮社會責任意識,加強對網絡的監督與管理,制定相應的法律條文,對于在網絡上傳播的消極信息,要給予制止和懲罰,為學生創建一個綠色的網絡環境。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會更加廣泛,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特性,為學生搭建一個新型學習平臺。以實踐為主的體育課程,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課外體育學習服務,宣傳體育保健知識、體育安全常識、運動健身知識,提升學生的健康意識和安全意識,預防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利用新媒體建立學校、社會和家庭的立體安全教育模式,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體育安全教育。同時,加強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新媒體素養教育,增強社會責任,加強對新媒體傳播信息的監管,這樣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一個綠色的網絡環境中,進行互動、交流和學習。

作者:董華麗單位: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