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院班級管理問題分析
時間:2022-05-19 09:45:59
導語:職院班級管理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學生方面
當下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思想行為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避免的會有一部分學生在學日常學習、思想行為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具體表現為: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學生的天職和主要任務是學習,但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的目的不明確,對職校抱有偏見,認為職校無法提供如普高一樣的學習環境和師資,加上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對未來比較迷茫;思想行為上過分強調“自我”。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使得國內的獨生子女比例上升,職業技術院校也不例外。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使得他們集體觀念普遍淡薄;生活上追求享樂主義和奢靡。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節約、自力更生的美德逐漸迷失,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受家長溺愛和社會陳腐觀念的侵蝕,這部分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的學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難以管理[2]。
1.2班主任方面
根據實踐的教學過程和經驗來看,班主任有很多類型和風格:專制和權威型。此類教師教學態度認真、工作負責,但缺乏科學的方式方法,和學生的交流比較少。他們要求學生無條件地服從自己,甚至完全控制學生行為,常此以往會產生教學沖突。這些班主任領導的班級管理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和逆反心理;無拘無束的“放任型”[3]。此類教師一般不設置具體的教育目標、缺乏自信心以及責任感。不會鼓勵和引導學生學習,不指導、不控制學生的異常行為。放任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使得學生對教師的能力產生懷疑以及失望心理,滋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民主、強力溝通型。此種類型教師威信很高,能力很強,教學時以民主的作風與學生進行詳細的溝通和交流,但這種類型班主任很少。
1.3制度管理方面
現階段,職業技術院校多數依賴傳統的教學制度管理經驗和模式。傳統的制度管理,并不重視學生個性的養成;多數的職校學生理論知識基礎比較弱;學習信心匱乏,他們普遍個性要強,對事物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有對未來的危機感,他們多數在迷茫的時候是需要理解與開導的。但是,傳統的教育制度使得班主任為了應付教學的考核,刻板的采取了家長制的班級管理作風來針對學生。此種情況下,學生必須按照統一的模式和標準來學習和生活,很難有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觀點。班級管理也重點重視的是“智育”,幾乎忽略了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部方面。職業技術教育具有中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特點,它要求以就業為導向。目前職業技術學院僅強調理論方面的學習,無法推動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以及技能訓練。
2完善職業技術學院班級管理應采取的對策
2.1學生層面的培養措施
(1)分層次管理班級學生,因材施教。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全面分析班級中每個學生的綜合情況。針對個別學生的具體特性和問題,設置學子檔案;全面、詳細的記錄和歸檔學生的生活、學習等方面的情況??茖W、有針對性的分析,對癥下藥。另一方面運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班級的學生實施分層管理[4]。針對那些綜合素質高的人,積極引導他們追求自我實現、自我價值形成的需要;培養其在學習方面秉承“高標準、嚴要求”的進取精神。針對綜合素質差的,制定詳細的方案,輔導他們勇于進取,不斷進步。(2)積極培養學生自律意識、大力推廣實踐活動。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多數處在形成獨立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不僅僅要對他們做制度教育,更加主要的是在價值觀、日常行為規范和習慣養成以及道德觀方面的教育。重點強調學生的自我管理,激起他們的自律意識。此外,鑒于職校教育目的特殊性,在具體的班級管理活動中注重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不能僅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學習。要以就業為宏觀指引,采取“定單式”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符合實際工作要求的班級活動。在此過程中,重點推動學生工作和職業能力的培養,使其很快適應市場需求。
2.2班主任層面的改善措施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成功與否的關鍵人物,職業技術學校的班主任和普通義務教育制度下的班主任存在很大的不同。他們身上承載的不僅是傳統的教學義務,更多時候還承擔著“保姆或者警察”這一類角色的職責。尤其是職校生這個關鍵的時期,無論課上還是課下,班主任都必須使自己的言行變成一種表率,以個人魅力啟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如此,才能創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取得教學活動預期效果。鑒于此,選拔班主任必須要充分考慮其下列綜合能力:一方面要有較高水平的道德素質和甘于奉獻的精神。作為班級中,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學生往往會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不自覺的模仿自己的班主任。較高素質的班主任可以給大家培養一個高素質水平的班級管理氛圍和學習成長環境。另一方面要有淵博的知識素養和強大的自學能力。學生在這階段普遍有極強求知欲,經常會請教班主任“千奇百怪”問題。此時班主任既不僅要有強大的專業技能去指導學生健康成長,還要能及時幫學生答疑解惑[5]。如此,學生才能服班主任,才能有效推進班級管理;此外,還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學生能力。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生的個人成長綜合環境,才能做到對癥下藥,科學管理。
2.3制度管理層面的改革措施
(1)創新班級管理制度,重視“以人為本”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職業技術學院的管理者要充分具備創新意識和主動型。以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班級管理的基礎,破除舊式班級管理的經驗和模式,勇于嘗試,積極努力的為廣大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班級學習氛圍。善待學生“奇怪”的個性,為他們提供合理廣闊的空間去發展。同時,還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去充分剖析和挖掘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6]。主動的指導并激勵學生沖破藩籬、挑戰落后的習俗、積極的表現出真我的本色?;钴S班級管理的氣氛,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2)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素質教育目的是推動職業技術學院的每一個學生獲得德、智、體、美、勞等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得到廣泛、具體、生動的進步和發展。這種教育體制的核心問題是學生主體性的培養。主體性的提升,不僅僅是教育活動的根本目的,同時還是學生獲得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源動力。鑒于此,班級管理的根本目的和有效措施都系于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具體的班級管理活動中,集體的目標以及追求、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智力、多樣性的人際關系、班集體的管理方法以及學生在集體關系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等等因素都與學生主體性發展密切相關。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可以科學的推動班級管理的進程。
3結語
班級管理是教學的基礎,包含了教師對班集體的管理以及學生群體的自我管理這兩個方面?,F代教育活動中,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應該和學生群體的個性發展相適應。只有進行積極主動的優化班級管理方式、強化學生自我管理的行為,才能增強師生之間的生活和學習溝通的密切性;才能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切實發揮、有效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主動發展、優化班集體管理進程、鞏固師生關系,進而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和科學性。
作者:傘桂艷工作單位:阿拉善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旅游局黨的群眾路線實施方案3篇
- 下一篇:幼兒園班級管理完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