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經營模式研究

時間:2022-05-19 09:51:01

導語:班級管理經營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級管理經營模式研究

一“、我們愛音樂”,班級特色逐漸形成

我班的孩子愛唱歌、玩游戲,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本學期我們繼續將音樂作為我班的特色活動。平時我們兩位老師常會從網絡、書籍中搜尋一些適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音樂游戲。交給孩子后就會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開展。比如桌面游戲后會帶領大家玩玩《我最喜歡》、《快快起床》等跟音樂做動作的游戲。點心時則提供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供幼兒欣賞。午餐前唱一唱《好吃的蔬菜色拉》、《河水》等,各個過渡環節中我們都會穿插一些有趣的音樂游戲:《五只猴子》、《我的身體都會響》、《跟我做操》等,在減少幼兒等待的同時,提高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表現力。除了環節過渡中我們會穿插一些音樂小游戲,每周下午的自主活動中我們也會制定一些音樂方面的內容,如音樂欣賞《茉莉花》、《蟲兒飛》,音樂游戲《誰是小熊》、《擊鼓傳花》等。同時,我們還在班內開展“音樂小達人”的評選活動,這個推選活動與“小舞臺”游戲相結合,選出的“小達人”可以去小舞臺友情表演。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們掌握了不少音樂游戲,對音樂的興趣也更濃厚了,在音樂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班組音樂特色逐漸形成。

二“、我們愛游戲”,游戲水平不斷提高

為使區域活動更趨完善,我們兩位老師不斷總結、積累經驗。一方面加強區域活動過程的指導。開學初的游戲我們是把要求告訴幼兒,使幼兒在活動前了解今天玩游戲要達到什么要求。當孩子們對游戲的內容、情節、角色有了濃厚的興趣時,我們就嘗試讓幼兒自己構思游戲情節。就像我們成人做事情要有計劃一樣,當孩子們對游戲有了一定的經驗后,我們就希望通過引導和討論,讓孩子們自己帶著一定的游戲目的,站在角色的角度看待問題,嘗試學習擬定自己的游戲內容,豐富游戲情節。漸漸地從初期的告訴幼兒怎么玩,到期末階段孩子們自己會說怎么玩!比如:我打算在餐廳推出訂做蛋糕的項目;今天我想在小舞臺推出新的節目。孩子們對游戲的目的更明確,也更有針對性了。對于那些重復或暫時想法不周全的幼兒則可以通過大家一起出主意、想辦法的過程幫助其選擇并確定游戲的內容。另外我們也非常重視講評環節。在游戲講評時通過幼兒的敘述確定評估孩子的游戲表現,指出不足,提出建議,從而促進并提高他們的游戲水平。期初幼兒多采取報告的形式,如:安安今天玩得好,揚揚玩得不好等。到了期中,幼兒能簡單地評價,如:我今天玩了什么游戲,怎么玩的。到了期末,幼兒能連續地評價,如:我今天玩了哪些和別人不一樣的游戲,今天什么地方玩得好,什么地方玩得不夠好,在下次活動中該怎樣玩等。通過這些措施,區域活動的培養目標不斷深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我們更用心”,家長工作尋求方法

1.主動約談。每一位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惑:自己的孩子只是班級的幾十分之一,老師有沒有針對自己的孩子采取一些教育舉措。根據家長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我們盡量尋找一切機會主動和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兩位老師始終以“我們是朋友”的態度和家長溝通,家長們會覺得老師對我的孩子是很關注的,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知曉,聽完孩子們之間的趣事后家長們通常都是眉開眼笑的,在輕松的氛圍中我們再給孩子們提缺點,并且也是用比較輕松的口吻和家長建議,這樣家長們也都欣然接受。

2.特殊關注。本學期初我班轉入了幾位插班生,每個孩子適應能力也不一樣,有的孩子很快就融入了新集體,有的孩子則適應地很慢,王翊驊就是其中的一個。她是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剛開始的幾天她在幼兒園都表現得比較正常,但是從與她媽媽的交流中我們才得知,雖然她在幼兒園表現得很平靜,可是回家后都要發脾氣。她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有一次甚至為了學一個爬的動作,在家練習了整整一天,還因為自己動作不夠標準痛哭流涕。媽媽非常擔心她的情況,于是和我們兩位老師談了很久。針對她的情況,我們進行了分析,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要強的孩子,就像我們俗話說的有點早熟,她太想在老師面前有上佳的表現,班內盡量表現自己最優秀的一面,無形中為此給自己施加了過多的壓力。針對她的情況,我們覺得這樣的孩子讓她在幼兒園里輕松、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建議她媽媽和她的交談時盡量少出現“你是最棒的!你要做最好的孩子”等話語,平時我們也會時不時和她交流,告訴她任何事情只要盡力了,即使拿不到第一,但在老師心中她也非常棒,活動中我們盡量多給她一些語言的鼓勵和眼神的肯定,讓她感受到我們的喜愛。慢慢的,當她意識到我沒有做得最好但是老師也表揚我了,老師很喜歡我時,她和我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輕松了,在班級里也更加活潑、開朗了。王翊驊媽媽在短信中這樣說:“成老師、張老師,感激的話我真的也不大會說,只能說女兒很幸運遇到你們這樣的好老師,她現在在中三班真的很幸福,很快樂,真誠地道一聲:謝謝你們!”對于其他適應較快的插班生,我們也會時不時以短信的形式告知家長:您的孩子已經適應了新班級的學習,真為他高興!

3.合理統籌。有時候,我們經常會埋怨“某某”家長不熱心參加幼兒園的活動,收集資料拖拖拉拉不夠配合,很少主動與老師見面、溝通等。其實,我們老師可以換位思考一下,現在年輕一代的家長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并且工作壓力大,下班后,又要忙于煩瑣的家務,空閑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因此有時家長的“不配合、不支持”也是情有可原的。將心比心,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給予理解,而不是心生埋怨。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老師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活動安排。特別是家庭參與的集體活動,比如:有些活動需要全體家長的參與,有些活動則可以選擇部分家長配合。舉個例子:本學期我們班的“家庭樹葉貼畫”??紤]到這次樹葉貼畫展示區面積有限,我們并未發動全體家長參與。而是邀請了班內部分手巧并且熱心支持班級事務的家長,我們特地給這些家長發了短信,內容是這樣的:“xxx家長,每次您與孩子的作品都讓我們贊嘆不已,您真是我班的巧手媽媽!秋天到了,您能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幅樹葉貼畫嗎?相信你們的作品定能使我們的班級環境更美,孩子們更喜歡,更有家庭的暖意?!惫?,幾天過后,這些家長就交出了優秀的作品。過后,我們也及時將這些作品在了班級網頁和個人博客中,感謝并表揚了這部分家長,當家長們的心血得到肯定后,她們對班內的活動更積極,一些家長知道我們在進行班級環境創設時,還主動詢問:“成老師,有什么我們可以幫忙的嗎?”“老師,剪剪貼貼的我很拿手的,女兒也喜歡……“”老師,我非常想為中三班做點什么”等類似的話語真的讓我們非常感動。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門學問,它是一項十分細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工作。班級管理得到位直接體現著班級整體的面貌,也關系各項活動的開展及開展的質量。所以,做好班級管理需要老師既用心又用腦,隨時發現問題,不斷改進方法。且在工作中要求“全”“、活”、“異”、“新”,將班級管理工作始終貫穿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善于觀察,善于積累經驗,教師與教師密切地配合,這樣才能讓班級的管理工作更加出色。

作者:張莉工作單位:江蘇省昆山市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