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創新略述
時間:2022-04-28 10:18:37
導語: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創新略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主任是小學教育教學組織體系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會對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等產生直接的影響。農村小學班主任面對的學生群體更加復雜,工作內容更加繁瑣,需要班主任從多個方面創新管理工作方法,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特點
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小學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為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支持的重要工作。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特點主要集中表現為以下幾個主要的方面。首先,班主任管理工作面對的群體具有年齡小、認知發展水平低和自我控制管理能力差的特點,小學階段的學生處在思維、認知發展的初級階段,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要適應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要保持足夠的耐心開展管理工作。其次,農村小學中留守兒童群體的數量在逐漸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度,面對留守兒童,班主任不僅要做好學校的教育指導工作,而且還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給予足夠的關注,并且要在生活方面提供相關的關心和幫助。另外,農村小學班主任承擔著更高的期望,農村家長幾乎將學生的教育全部都寄托到班主任身上,班主任所面臨的工作內容既包括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承擔著家長的高度盼望,管理工作壓力較大。
二、農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創新的意見和建議
(一)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農村小學班主任要從生活角度出發,從內心深處給予學生更多的愛護和關懷,尤其是面對留守兒童的時候,要與之進行緊密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這不僅是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確保其他相關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首先,班主任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掌握,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態、學生個性特點和優缺點等,掌握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其次,要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進行關愛,例如有的學生體質弱,那么在體育活動和班級活動方面要進行一定的幫助,有的學生心理比較敏感,要引導學生敞開心扉等。另外,教師要將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從內心深處進行關愛,該照顧的要照顧,該批評的要批評,從而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二)構建完善系統的班級管理體系。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樣的,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也要將學生納入到管理主體當中,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因此班主任必須要對班級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和系統構建。首先,要精心選擇班干部,這是關系到班級管理效率的重要要素,優秀的班干部要具有很好的號召力,并且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也比較高,當然,教師要對選拔出來的班干部進行精心培養,給予班干部足夠的權力,并且支持其各項工作,提升班干部自身管理能力,在班級學生群體中起到切實的模范帶頭作用。其次,要制定科學的班級管理制度,農村小學的上學條件、設施設備方面的基礎相對差一些,在管理制度方面也應當適當放寬,例如考勤制度,有的學生住的離學校遠,并且交通條件不夠便利,在這種情況下,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允許學生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到達學校,不必制定確切的時間點。另外,班級管理輪崗制度也是一項適合推廣的管理模式,讓每一個學生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對班級事務進行管理,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而且還能夠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否和諧是評價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方式。在師生關系構建方面,最基本的就是要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班主任要走下講臺,深入到學生群體中,聆聽學生的訴求,使自己成為學生健康發展的真正引導者。其次,班主任要用樂觀的態度來對待學生,開展管理工作,對于學生表現好的狀態,要不吝嗇表揚,對于出現負面情緒、表現失常的學生,要了解真實情況之后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例如有的學生在某段時間內突然間成績下滑,那么班主任的第一工作是要對學生最近一段時間周圍發生的事情背景進行了解,然后進行相應的解決和引導,而不是急于批評。(四)與家長進行緊密的溝通。雖然很多農村學生的家長都外出務工,或者是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班主任仍然要與家長進行緊密的溝通,定期將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通報給家長,并且督促在外打工的家長多多聯系學生、關心學生。
通過家長了解學生的成長背景和生活實際中的表現,然后開展更加契合學生實際的管理工作。農村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具有復雜性、高壓性,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班主任要從內心實際出發關愛學生的成長,通過構建完善系統的班級管理系統來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并且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與家長的交流,積極采取措施,全面推進管理效率,不斷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
作者:張秋芳 晁洪斌 單位:臨江市大栗子街道中心小學
- 上一篇: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的應用
- 下一篇:幼兒園班級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