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時間:2022-09-08 10:04:52
導語:班級管理建立和諧師生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良好的師生關系勝過許多教育手段”,教育是人與人語言的溝通、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師生關系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這一關系處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的效果,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只有學生與老師之間關系融洽,教育效果才會好。那么,如何才能建立一種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呢?需要我們要進行人本教育,時刻用心去感受學生、去親近關愛學生。
一、尊重學生的人格
有時候,老師一心一意為了學生好,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為什么?主要還是老師對學生缺乏尊重,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只有給學生以尊重,他們才能感受到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尊重。一旦他們失去自尊,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和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有一次,學校評選“星級學生”,我把“光榮之星”的稱號頒發給了平時成績一般的一個男生,因為,這位男生非常關心其他學生,勞動也很積極。沒想到從那以后這位男生在各種集體活動中表現得越來越出色,成績也提高了,與我的關系也拉近了好多。我意想不到他變化如此快。可見我們尊重學生的人格、肯定學生、賞識學生是多么重要。
二、要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
要想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待學生民主平等是重要的條件。在教學工作中,許多老師不管學生感受,一旦出錯就劈頭蓋臉狠狠地訓斥,結果使許多學生畏懼老師,對老師敬而遠之。這種現象很普遍,它使師生關系出現障礙,為教育活動增加了難度,削減了教育的效果和質量。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老師要把學生當作有思想、有感情、懂得善惡的人來看待,對他們以誠相見,與他們建立真正的師生感情。另一方面老師要民主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要一視同仁,絕不能對學習好的高看一眼,對學習差的就不理不睬、漠不關心,這樣會傷害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會使整個教育活動受到不利影響。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民主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理解信任學生,懂得去傾聽他們的心聲,能讓他們獲得上進的動力。
三、用愛感化,有原則地寬容學生
“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愛別人的孩子才是博大無私的。正是這些愛讓學生產生感激之情,并因此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能量,當這種能量作用于學生的時候,學生自然會有感覺和反應,就會對教師信任,對教師所教課程喜愛。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寬恕能觸及兒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兒童心靈中產生要改變錯誤的意志力。”寬容學生就是學會換位思考,以孩子的心態看待孩子,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要善于傾聽學生的不同意見,尤其是學習中的不同見解。即使學生的意見不全面,甚至有錯誤,也要讓他們說完,容他們辯解,給他們理解和改正的時間和機會。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更要持寬容的態度,不歧視不厭棄,耐心幫助,期待進步。教育的目的不是懲罰,在學生出現錯誤以后,我們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查分析學生犯錯誤的過程,指出其錯誤之所在,幫助其改正錯誤。長此以往,教師的親和力也自然而然地在學生心目中產生了,有原則的寬容悄然地激發了學生的自尊心。
四、要言傳身教,走近學生
教師的氣質修養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它能夠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審美觀起到引導作用。如果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開闊視野,積極學習,使自己的文化底蘊不斷提升,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留給學生美好的印象。教師是活生生的人,在學生看來,能融入他們生活的教師是平易近人的,是和藹可親的,因此樂于將自己的知心話向老師傾訴,與教師分享彼此的信任與快樂。走進學生的世界才能捕捉到他們的內心困惑,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教師在與學生的相處中,也要注意言傳身教,做學生的楷模,這樣更能得到學生的敬重。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更要全面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行為等,并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總之,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加強學習,不斷豐富自己,增強親和力,創建一個寬松的、有利于學生成長的空間,讓他們敢想、敢說、敢試,讓他們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和發展。
作者:曹煒虹 單位:蘭州市第十六中學
- 上一篇:幼兒園園本教研問題及對策探索
- 下一篇:高中班級管理幾點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