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類高校本科生創業教育論文

時間:2022-08-24 02:54:34

導語:理工類高校本科生創業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理工類高校本科生創業教育論文

1當前理工類高校本科生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認知觀念滯后

就全國而言,對創業教育的認知尤其是對創業教育概念、創業教育內容的認知相對滯后。只有少數重點高校比較重視發展創業教育,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創業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取得了相應的成果。但一般的理工類高校并不重視學校學生的創業教育,對創業教育研究的熱情也不高,再加上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理解不夠全面、創業意識淡薄,簡單地認為創業就是開公司,忽視了大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性,忽略了知識、新技術在大學生創業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沒有認識到創業教育在未來高校發展中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政府部門對創業教育高度重視,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還是有許多高校沒有真正從行動上重視起來,導致大學生對創業和創業教育的認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誤區。學生對創業教育的一些錯誤的片面認識,扼殺和挫傷了學生的創業積極性。思想認識不到位、創業教育意識淡漠是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嚴重受阻的原因之一。

1.2重視程度不夠

尤其是理工類高校,就高校來講,開展創業教育關系著教學計劃和教學課程的調整,增加大量的創業課程并不現實。而創業教育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開設簡單的幾門課程就可以解決的。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高校創業教育也不例外,其缺乏良好的社會創業環境,而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校園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提高創業教育時效性的基本途徑,創業實踐是重中之重。傳統教學方式主要是課堂教育,以教師講授為主,大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角色,長此以往,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將會逐漸喪失,無法提高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本應通過創業實踐活動搭建起大學生和社會之間的橋梁,讓學生在事件中形成正確的創業目標和價值取向,增強大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全面提升大學生創業的綜合素質,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并不樂觀,也不理想。

1.3教材和課程資源匱乏

創業教育本身就是一門非常復雜的課程,而課程的載體———教材,作為高校創業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很匱乏的?,F如今,只有在極少數的高校開設了創業教育的課程,絕大多數高校尤其是理工類高校,對創業教育課程重視不夠。有的高校即使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也僅僅停留在就業指導層面,就整個創業教育氣候來說,難以在校園內形成創新、創業的氛圍。以理工類高校為例,課程設置知識覆蓋面狹窄、結構相對單一,大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教學方法不夠靈活,無法把創業能力的培養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教師資源沒有特色,在調動大學生的主動性上有所欠缺。歸根結底,理工類高校沒能把創業教育真正納入到人才培養的目標體系當中,導致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和基礎知識學習的脫節。課程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理論和實踐脫節,高校創業教育不能融入到學校整體的育人體系之中,不利于高校創業教育教學的開展。

1.4校園創業氛圍缺乏

良好的創業教育環境是大學生創業的堅實基石。在高校創業教育過程中,校園的創業氛圍尤為重要,現已被各高校重視起來,沒有濃厚的創業氛圍,在校園里尤其在理工類高校的校園里,就不會形成高漲的創業熱情。校園作為高校進行創業教育的有效載體,應加強自身的建設,把創業教育寓于校園文化建設中去,并有效的培養受教育者的某些創業意識和心理品質。良好的教育氣氛是開展創業教育和培養創業人才的土壤。然而,目前我國多數高校尤其是理工類高校,未能形成一個完善的、健全的、濃郁的創業文化氛圍,創業氛圍、培養目標、激勵導向、評價體系都未能向創業素質培養傾斜,在創業教育過程中,不能有效地調動大學生的創業激情和斗志,往往使得大學生置身于一種靜態、封閉、循規蹈矩的創業氛圍中,營造出一種寬容失敗的創業氛圍,使得創業教育過程出現了思想障礙。

2理工類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對策研究

高校創業教育的重要性決定了其在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針對現實實踐工作中面臨的問題,作為高校學生工作者,理應找出高校創業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培養出具有創業意識、開拓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開創型人才,進而在就業問題上變被動為主動,在創業過程中,既能夠實現自身的就業,還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培養出一批適應未來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2.1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們在教育實施過程中的基本主張,大學生創業教育理念是高校在培養創業型人才的過程中對創業教育信念、價值及活動準則所持有的一種認識。創業教育不僅重視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更是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功能的定位。在這一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圍繞大學生的興趣點,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調創業教育的實踐活動,開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活動,使得大學生自主完成自身價值得以最大地發揮;堅持以質量為本的理念,在重視專業教育的基礎上,調整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知識結構,優化大學生創業教育知識體系,提高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質量,進而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堅持以創新為本的理念,創業教育過程中重視創新教育,積極培育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觀念;堅持從實際出發,尊重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將知識轉化為財富的能力,進而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和服務社會的能力。理工類高校創業教育中,更應該以本科教育為基礎,重視實踐教育,將創業教育納入學校的人才培養體系,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面向社會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

2.2組織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創業實踐主要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業能力和技能,使學生的專業能力特長及各種能力的綜合運用得到增強和鞏固。創業實踐活動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業實踐能力、風險評估和預防能力,通過“走出學校、面向社會”的方式將所學的創業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思想品質。大學生在創業實踐活動中體驗創業的整個過程,在創業實踐中磨練創業意志,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可體驗獲得對創業的感性認識。積極搭建實踐平臺,通過拓寬培養渠道,開展豐富的創業實踐活動,營造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啟發學生的創業思路、拓寬創業視野。在大學課堂上,缺乏貼近社會的實際鍛煉經驗。有人認為大學生在學校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課本知識,社會經驗可在畢業后積累———這樣的說法已不適合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企業越來越缺乏耐心去從零培養白紙一般的大學畢業生。試想一下,如果一名大學生在畢業時已經有了獨立運作一個項目的經驗,無論這個項目是做App、開淘寶網店還是開家教公司,他在求職時就有了更多的經驗值,更有可能爭取到優質的工作機會。在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定期舉辦創業計劃大賽等活動,在全校形成濃厚的創業氛圍;在創業作品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鍛煉。通過邀請身邊的創業者來校講座,分享自己在創業中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給學生提供借鑒。

2.3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業教育的核心在于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業精神和能力的形成是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共同作用的結果。教學內容是創業教育的重要環節,與教學目標是緊密相連的,要正確地理解和掌握教材,把握知識間的聯系,抓住規律,突破重點,解決問題。確保高校創業教育功能的最大發揮是非常必要的,而合理、科學的創業課程的設置是創業教育功能實現的重要保證。理工類高校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了創業課程的設置,創業課程是實現創業教育目標的手段和工具。要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將創業教育真正納入到高校課程體系中,并且在專業教育中貫穿創業教育,做到相互滲透、功能互補。高校在重視大學生基本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同時,要制定出適合學校大學生實際的課程計劃,開設核心創業課程,在本科生的課程中設創業教育公共課和選修課。理工類高校在傳授大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應更加重視操作性強的技能訓練,更多的傾向于創業實踐教育,通過案例教學、創業實踐和企業運營培養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4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2015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清華大學的學生“創客”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青年節禮物———總理的回信??偫碓诨匦胖谐浞挚隙舜髮W生“創客”們所具有的勇于打破常規創新創業的開拓精神。創業與創新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那么加入創業大軍的大學畢業生,其創新能力是否能滿足創業的需要呢?麥可思參考美國SCANS標準,把基本工作能力分為35項。在35項基本工作能力中,與創新能力相關的能力包括科學分析、批判性思維、積極學習、新產品構思4種。2014屆自主創業本科生畢業時掌握的以上4種能力水平普遍略高于受雇全職工作的畢業生,這或許說明相比于其他職業,創業活動本身有著更高的創新能力門檻。所以當畢業生自認為已經具備一定能力時才會選擇創業。但同時,由于創業對部分能力要求更高,造成自主創業畢業生某些方面的能力盡管掌握程度較高,但滿足度相對較低。例如2014屆本科自主創業的畢業生中,科學分析、積極學習能力的滿足度分別為79%、82%,比受雇全職工作的畢業生分別低3個、1個百分點。高?;蚩捎纱巳胧?,提升畢業生創新能力以促進創業。鼓勵學生迎接挑戰,積極參加校內外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和地方政府共同主辦的一項全國競賽活動。2013年的第十三屆“挑戰杯”中,燕山大學以總分290分、分值排名全國高校第八的好成績首次捧得“優勝杯”。燕山大學參賽的6件作品全部獲獎,分別獲得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燕山大學也成為省內第一所同時榮獲國家特等獎,并捧得“優勝杯”的高校。通過本次比賽,使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的士氣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在全校掀起了創新創業的高潮?!白詮娚纭笔茄嗌酱髮W學生自己的創業實體———“自強圖文設計工作室”,完全由學生社團自主創建、自主經營、自主管理。這種全新的創業實體化模式,不但讓學生們得到了很好的創業體驗和就業實踐,還在7年的時間里累計發放勤工助學工資近30余萬元,每年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100多個固定的校內兼職及助學崗位,“自強社”同學利用自己的盈利,開辟了“自強圖書角”,購買圖書400余冊,為學生提供免費閱讀服務,開始了由“他助自助助人”的轉變。這也是創業教育工作者結合學校特點、學生特點和專業特點指導學生進行創業的成功案例。

3結束語

創業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知識經濟時代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需要,是社會和經濟結構調整時期人才需求變化的需要。理工類高校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更新教育理念、組織開展創業實踐活動、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等途徑來實現創業教育的創新,進而實現創業教育的目標。在創業教育過程中,還要重視教師隊伍,采用“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方針,加強和改善專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組建一支屬于自己高校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確保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順利開展。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全面深入推進創業教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方向,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工程。高校尤其是理工類高校,應該重視創業教育,探尋創業教育運行機制,培育出創新性人才,也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楊小麗 紀淳 單位:燕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