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研究
時間:2022-06-28 10:42:34
導語: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職生是我國勞動力供給的主要來源,“創業能力”被賦予了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實施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是培養科技人才的需要,是深化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的基礎。本文研究了甘肅省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的現狀,理清了如何加快甘肅省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的思路,為管理部門、職業學校、教師促進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研究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了“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將“創業能力”定為人的“第三本教育護照”,被賦予了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2014年9月達沃斯論壇上,總理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之后,創新創業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理論研究與實踐不斷深化,創新創業主體多元化。甘肅作為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地區,近四年在校中職生平均數為12.2萬人。筆者通過對甘肅省中職生和部分中職學校教師進行調查,在查閱了2017、2018年度市州和部分職業學校年度質量報告的基礎上,分析、研究了甘肅省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現狀。
1甘肅省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現狀
1.1頂層設計不足,平臺少。截至目前,甘肅省尚未出臺能系統指導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的文件。2017年甘肅省教育廳出臺了《甘肅省中職生創新創業基地課程標準》,從實施情況看,內容偏重《中職生職業生涯指導》課程,德育教育創新力度很大,還沒有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可行教材或講義。各中職學校開設了《中職生職業生涯指導》課程,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和主題教育,經多方協同努力,建立了完善的頂崗實習跟蹤管理制度,樹立了終生學習的觀念。2018年全省以產教聯盟為依托,實現產教“雙創”互動,成立了產教融合的“雙創”平臺。酒泉市金塔縣建成了全民創業實訓中心。1.2學校對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的關注較少。學校重視實習實踐,著力解決招生和就業問題,而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只是解決就業的副產品。蘭州理工中專制定了《蘭州理工中專2018年社會實踐實施方案》,組織開展與專業技能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23次,參與學生4300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開展“兩進兩出四講活動”,即“產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教師走出課堂到企業實踐,學生走出校園到企業實習”“經理老總講規劃、專業人員講技術、能工巧匠講經驗、畢業學生講體會”等活動。從效果上來看,這些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講,為中職生今后創新創業奠定了人文素質基礎,但算不上完整意義上的創新創業教育。1.3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依附于德育教育、社團及各類競賽。德育教育受到了全省中職學校的普遍重視,改革創新較為集中。2018年平涼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以德育打造第二課堂、將“文明風采”活動納入學校整體德育工作,使學生最大程度地體驗中職教育的多彩和美好,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育人實效。社團、第二課堂、各類大賽是啟迪中職生創新創業思維的主要形式,但是參與度不高。根據2018年蘭州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超過43%的學生參加了社團活動和課外專業學習;30%左右的學生參加了實習、社會實踐、實地調查、志愿者、各類專業競賽和各類證書考試等活動。1.4中職生創業在全省就業質量中占比很小,升學占比增加。應屆畢業生創業人數很少,主要從事個體經營。根據2018年各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統計數據,蘭州市學生自主創業率僅有0.7%;張掖市合法從事個體經營22人,占畢業生總數的8‰;天水市合法從事個體經營61人,占畢業生總數1%;酒泉市合法從事個體經營169人,占直接就業人數的13.24%。據不完全統計,平涼市畢業生就業創業典型有29人,其中平涼理工中等專業學校的姚亮等3名學生被企業推薦赴日本進修學習、常天云等20名學生躋身企業管理層、巨亞軍等6名畢業學生創業成立公司成為老板。2017學年全省中職學校創業總數為280人,占應屆畢業生總人數的0.47%,各學校平均創業人數為0.8人。從上述數據來看,中職生創業畢業后占主體、應屆畢業生很少。全省就業質量顯示,升學率占比增加,升學成為中職教育主渠道。根據甘肅省教育廳統計要求,就業人數包括到各類就業崗位直接就業和升入高一級學校的畢業生人數。根據各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測算,2017年蘭州市中職生升學率為29.1%,2018年蘭州市中職生升學率為47.7%;2017年酒泉市中職生升學率為47.3%,2018年酒泉市中職生升學率為61.1%;2017年武威市中職生升學率為65.5%,2018年武威市中職生升學率為73.98%;2017年天水市中職生升學率為67.4%,2018年天水市中職生升學率為73%。1.5中職生、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的認知。2018年10—11月開展了針對中職生、教師的課題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625份和50份,統計結果顯示,甘肅省中職生、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的認知比較積極,推動全省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訴求、基礎是好的。中職生對創新創業比較認同,學生對創業素質的認識較為全面,說明追求成長和實現自身價值是主流。調查顯示,近1/3的中職生對創業興趣一般,對創業很有興趣的占34.15%,創業要理性的占64.31%;大部分學生認為創業需要挑戰精神、溝通及交際能力、較好的專業知識、管理及領導藝術、良好的社會關系、對市場的認識水平等,調查統計均超過了85%;追求成長的占比為44.16%,實現自我價值的占比為38.72%。學生認為決定創業成敗的主要內因是缺乏能力,其中,缺乏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市場調查能力占比分別是65.23%、52.31%、50.46%。學生普遍認為創業是畢業后的事。工作1~3年后創業的占比49.28%,自由職業1~3年后創業的占比7.04%,畢業當年創業的占比25.28%。教師認為創新與創業有區別,中職生創新重于創業。教師普遍認為中職生需要創新創業教育,并認為中職生最缺的是創新創業理念,但中職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差、年齡小,教師不看好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創業。調查數據顯示,48人認為創新與創業有區別,占96%;28人認為對中職生而言,創新更重要,占56%;35名教師認為中職學校開展中職生創業創新教育與實踐十分必要,占70%;39名教師贊同中職生創業,占78%;32人認為中職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較差,占64%;44人認為年齡小、缺經驗、缺知識,占總數的88%;36人認為缺創業創新理念,占總數的72%;27人認為在校期間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占總數的54%;38人不鼓勵在校期間創業,占比76%。教師參與度不高,師資隊伍建設亟需提上日程,對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所需的教師素質認識模糊。被調查的教師中,28人沒參與過,占總數的56%;哪類課程對創新創業有幫助,教師們的看法不一;哪些專業的教師適合指導創新創業教育其意見也不統一;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形式較單一。
2甘肅省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存在的問題
2.1創新創業教育缺失是最大的問題。國際教育界已把21世紀定為創造教育世紀,實施創造教育已成為國際教育改革的方向[1]。創業教育被賦予了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從甘肅省現狀來看,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缺失較為嚴重。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新時代背景下,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要從教育根本抓起,以推動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改革工作。2.2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處于自組織狀態。國外已對創新創業教育形成共識,其不是培養企業家的“特質教育”,而是植入創新創業遺傳代碼的“過程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意識與能力的教育,核心是塑造創新創業精神、塑造人的創造力。德育教育、社團活動、各類競賽,從根本上替代不了創新創業教育。從甘肅現狀來看,德育教育、社團活動、各類競賽恰恰是最容易實現、最能匹配現有教育資源的;教學計劃中沒有列入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師資缺乏等是另一主要原因。調查顯示,38名教師嘗試過創新創業教育,占調查總人數的76%;參與過中職生創業創新相關活動的教師僅22名,占調查總數的44%,參與形式包括實習、社會實踐、課堂灌輸理念、講座等;16名教師所在的學校開展過創新創業教育,占總數的32%,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講座、就業典型報告,占比分別為66%、44%。2.3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研究嚴重不足。甘肅省對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研究基本空白。以CNKI的數據為研究樣本,截至2019年4月3日,以“中職生創新創業”“中職生創業”“中職生創業教育”“中職生創新教育”“創新創業”為主題,分別檢索到論文91篇、124篇、287篇、538篇、65866篇,其中甘肅省論文只有2篇,分別是甘肅省民樂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韓起老師發表的《中職語文教學滲透創業創新教育的實踐與思考———以高教版〈語文〉為例》和甘肅省慶陽衛生學校李曉珍、劉志哲老師發表的《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如何培養中職生的創業能力》。
3促進甘肅省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的建議
3.1明確相關方的責任是推動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的關鍵。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推動主體是各級教育管理部門與中職學校。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看,其經歷了個別嘗試→教育部門政策跟進→各高校建機制、建規范、搭平臺→普遍推行、遍地開花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育部門、學校始終處于主導地位,直接決定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進程及成果,而學生始終處于接受地位,因此,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推動主體是教育部門、中職學校。教師是實施主體,包括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課程設置、授課、指導學生實踐;學生是接受主體,是創新創業教育轉化的主體。3.2重視教師在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中職學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教師處于紐帶地位,是政策、規定等最終執行、實施者,是意識、理念、內容的講授者、傳播者,是學生的指導者。“教不了”是表面現象,建立扶持、激勵機制是關鍵所在。如何打造一支業務過硬的教師隊伍,是破解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難題的重點,其難度在于扶持、激勵政策如何落地生根。3.3不能以創業期望替代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目標。不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還是浙江等地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都把是否創業作為一項衡量指標,對創業抱有很高的期望。《全球創業觀察2017/2018中國報告》中指出,有形基礎設施、市場開放程度、文化與社會規范等是創業環境中一直表現較好的三方面,而商務環境、研發轉移、教育與培訓等是中國創業環境中一直表現較弱的四方面。教育與培訓是弱項,與對創業期望過高有關。過高的期望將會阻斷創新創業教育由“特質教育”向“創新創業過程教育”的轉變,不利于數以千萬計的中職生內化于心的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的培養。3.4創新創業教育應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而非受教育期間。從實踐來看,校內創業成為一種時髦,以比爾•蓋茨為標榜,但卻說不清比爾•蓋茨創新創業的種子是何時播種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講的是歷史的積淀,光環背后更多的是知識與經驗的積累。《全球創業觀察2016/2017中國報告》顯示:年齡分布方面,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體,在這方面均表現出相似的特征,比如創業活動最活躍的年齡段是25~34歲,以及35~44歲。要素驅動經濟體中18~24歲,以及55~64歲這兩個群體,創業參與度較高,幾乎是創新驅動經濟體的2倍。從GEM報告來看,絕大多數人創業是走出校門以后的事。因此,中職生創新創業教育應著眼于學生的未來,需糾正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理念的偏差、拓展知識面、儲備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方生,劉冰,羅忠福.創業創新與創造教育[J].企業文明,2002,(5).
作者:朱宏偉 趙永春 王鳳舞 趙明濤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臨洮農業學校
- 上一篇:創新創業教育認識與研究
- 下一篇:物流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