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金融專業研究

時間:2022-12-24 02:50:27

導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金融專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金融專業研究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為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講述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深刻剖析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到金融專業教育中,進而培養一批創新創業型人才。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高職教育

1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進入新常態,創新已成為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而大學生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因此,全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將是一項深入細致、艱巨繁重的長期任務、系統工程。近年來,各大高職院校不斷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普遍通過開設創新創業課程、舉辦創新創業競賽、開展創業講座等不同方式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缺乏整體性與專業性,只能起到一個輔助性的作用,無法體現出其重要的地位。目前,高職教育仍以突出職業能力培養、強調崗位實踐操作技能為主線,對理論知識要求以夠用為度,這也導致大部分的高職基礎課程被減少,專業核心課程有限,整個課程體系的擴張范圍太窄,難以適應創新創業教育的新形勢要求。就目前而言,整個高職課程體系建設主要是根據工作崗位來設置,教學內容圍繞崗位的具體要求、行業規范、職業標準進行,強調“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理念,強化對崗位的動手能力訓練,忽略了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教學,如高職金融專業主要對應的工作崗位是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的基層崗位,相應地開設銀行綜合柜臺實務、保險實務、證券投資實務等課程,根據金融行業對一線崗位人才需求,結合學生的層次開展專業教育,在專業教育過程中突出實踐能力培養,基本沒有創新創業類相關內容的嵌入,無法從專業的角度看待創新創業的問題,這就導致學生的職業選擇范圍太窄,缺乏創新創業的意識與動力,甚至對創新創業缺乏正確的理解,大部分學生創新能力不足,創業意識層次低,如淘寶、微商,導致創新創業后勁不足。據了解,目前高職院校大部分老師都是直接從高校畢業后進入崗位工作,其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研究能力,但缺乏專業實踐能力,對創新創業研究較少,難以滿足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難以將創新創業的意識引入到課堂中轉化為實際產出。為了改變這種困境,很多高職院校會通過聘請企業導師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顯然,效果并不明顯。

2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高職人才培養定位與社會“所需”存在矛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培養知識夠用、實踐能力較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以工作崗位來確定人才培養的基調,強調動手能力的培養,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單單以實踐能力為唯一的評價標準,更加注重學生能利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問題的能力,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更需要學生具有創造性地、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通過多年參與學生實習的情況來分析,企業對于學生的評價普遍不高,理論知識不扎實,動手能力不靈活,無法勝任多變的工作環境,人才培養的模式必須創新。2.2缺乏專業創新創業師資團隊,無法有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新創業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具體來說,就是需要具有開拓能力、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較高的社會抗壓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能適應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需要,這對老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職老師普遍都沒有在企業工作的經歷,無法深刻地了解企業的運作與業務,更無法提出符合企業實際的創新觀點,因而無法更好地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做到因材施教,無法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展現,這些都嚴重的阻礙了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2.3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不足,與專業教育無法深度融合。由于學生層次不同,對創新創業的理解不同,因此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之間的課程應當有所不同。而目前,大多數的創新創業課程以各示范高校為基礎開展,缺乏專業針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這樣將不利于大力提高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另外,無數事例證明,只有具有扎實專業知識的學生,才能成功地走出一條創新創業大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使他們發揮更大的效能。

3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金融專業教育的融合機制

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都存在很多問題,這需要各方包括國家、學校、老師、企業、學生等共同努力,發揮作用,深入探討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3.1明確高職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將社會“所需”與學校“所供”有機結合。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及企業對金融人才需求的新變化,高職金融專業必須重新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明確人才培養定位,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契機,在課程建設、師資培養和專業改革等方面積極探索適應新變化的金融人才培養模式。在金融混業經營的背景下,加之現代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金融企業對于金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多元化、多層次的復合型金融人才符合企業要求,這類型的人才需要具備相應的創新能創業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必須改變以往的只注重某類專業操作能力培養而忽視相關領域能力培養的模式,培養基層的、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人才將是未來金融機構對高職層次人才需求的發展方向。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培養的金融人才既要有金融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又要有市場營銷、計算機操作、互聯網信息應用的知識與技能,還要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這將有助于學生畢業后能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并由于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溝通能力、營銷能力、服務意識和創新思維而受到企業的重視。3.2大力加強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優化“雙創”團隊。開展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須具備一支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教學能力突出的教師團隊,徐徐引導學生建立創新創業的意識,進而開展創新創業實踐項目,最后構建創新創業平臺鍛煉其創新創業技能。這就要求學校必須盡快培養一支有著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歷和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專職教師團隊。第一,可由學校在各專業中選派一些綜合素質能力強的中青年教師參加國家組建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多走出去,同時多請各行業優秀人才到學校進行交流學習。第二,利用校企合作單位,定期、不定期到企業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參觀產品研發情況,并互相溝通探討。第三,可聘請一些創業經驗豐富的各行業優秀人才擔任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專兼職教師,充分發揮他們的引導作用。通過這些方式,既可進一步提高專業老師創新創業教育的水平,又可優化創新創業教育團隊,整體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水平。3.3搭建“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促進兩者融合由于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定位的變化,要求學校必須進行金融課程體系改革,以滿足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首先,通過專業課程獲得的專業知識是進行創新創業的基礎,高職金融課程一般由理論與實踐兩部分構成,理論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金融領域的基礎知識,通過實踐項目促使課本的理論知識向專業能力轉化。其次,進行專業教育的過程中嵌入創新創業內容,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年紀的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一年級學生主要是創新創業觀念的引入,二年級學生主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相關創新創業的實踐項目,三年級學生可通過各種創新創業平臺,進行創新創業項目的開發。在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過程中,必須注意突出專業特點、專業優勢,準確定位課程改革,將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創新創業實踐融入專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如“商業銀行綜合柜臺實務”、“個人理財”等專業課程,可結合金融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進行改革,突出多元化能力培養的目標,將工作任務轉化為工作內容,通過所學理論完成具體工作任務,培養學生操作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等,激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同時可以專業知識為背景,舉辦各種與專業相關的創新創業競賽,如投資理財規劃技能大賽等,這樣有利于使學生更多地運用所學知識指導實踐,從而提升專業創新能力和思維發展水平,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將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地引入到專業教育中,慢慢灌溉,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終將結出滿意的果實,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3.4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新創業教育的對象是在職學生,而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老師的引導只是第一步,學生的主動參與才是最關鍵的一步。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過程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若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力性,成效將會大大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學校應該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參加創新創業,對其未來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如一些良好的創業項目被企業認可,不但可給其帶來收益,還有助其順利完成學業。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多參加金融專業的創新創業,參加不同創新創業項目給予不同積分,同時建立積分轉化為學分制度,這樣可以使更多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專業特點,大力開展創新創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于實踐,提出更多有專業特色的創新觀點,以便更好地開展創業活動,創造出更多具有金融特色的項目。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金融專業教育的融合將是未來大勢所趨,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改變思維,以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契機,努力發展具有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的創造水平與競爭能力。只有明確人才培養定位,提升師資水平,改革課程體系,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學校才能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學生才能深刻地了解創新創業的重要性,老師才能積極地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進而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地融合在一起,求得未來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華,謝秀萍.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有機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6,18(5):100-103.

[2]張艷英,曾揚,羅薇薇.構建高職“課賽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以基層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為例[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8,20(2):9-15.

[3]李愛民,夏鑫.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優化融合模式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7,(01):49-51.

作者:黎少儀 單位: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