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科技創新教育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4-18 09:47:27

導語:職業院校科技創新教育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院校科技創新教育現狀與對策

摘要:21世紀是激烈競爭的世紀,是創造型人才的創造速度和創造效率的競爭.而職業教育作為四大教育之一,也承擔著培養創新人才的重任.創新教育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十分必要,本文在對兩屆創新大賽的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南通市職業院校學生創新教育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南通;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創新教育;現狀;對策

1問題的提出

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而作為我國四大教育板塊之一的職業教育如何培養創新人才已成為當今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創新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對提高學生就業途徑有重要意義[1].作為中國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江蘇省早在2007年就在全國率先舉辦了的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其宗旨是“加強職業學校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推動創新型省份的建設”.本文通過對第2-3屆創新大賽的參賽及獲獎作品的分析,詳盡而系統的對南通市職業院校學生科技創新獲獎作品的學科、學段、地區及創造過程進行分析,發現南通職業院校科技創新水平處于全省前列,同時也概括了存在的一些問題,為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教育提出了建議.

2南通市在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中參賽現狀

2.1南通市獲獎情況

從獲獎數目來看,南通獲得16項,排在第五位,南通市雖在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取得優異成績,但跟常州市(25項)、蘇州(25項)等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就蘇中地區而言,南通領先于泰州(11項)、揚州(8項)兩市.如果考慮到創新大賽的申報數量,從各市獲獎指數(獲獎數目與參賽數目之比)看,南通在全省排名第六,說明南通市應在積極參與的基礎上,更應注重量的突破.

2.2南通市獲獎作品的學科分布

從第3屆大賽的學科統計來看,工程學在學科中遙遙領先66.67%;其次為物理學11.11%.而其它學科均無參賽作品.F檢驗表明,學科之間差異極其顯著(P<0.005),參賽學科分布極不均衡.尤以工程學為重,兩年來基本保持在60%以上,其他學科則較為薄弱.

2.3獲獎作品學段分布

在第二屆大賽中,中職組、高職組的參賽作品數目分別為34、31項,X2值為0.71,差異不顯著(P>0.05);中職組、高職組的獲獎作品數目分別為13、14項;經X2檢驗,參賽作品數目差異不顯著(P>0.05),學段獲獎率分布差異不顯著.在第三屆大賽中,中職組、高職組的參賽作品數目分別為24、41項,X2值為0.71,差異不顯著(P>0.05);中職組、高職組的獲獎作品數目分別為4、12項;經X2檢驗,參賽作品數目差異不顯著(P>0.05),學段獲獎率分布差異不顯著.我們發現相比于第二屆,第三屆南通市職業院校的參賽作品不論在參賽數還是獲獎數上都有所下降,且表示其綜合實力的獲獎指數也有所下降.

2.4獲獎作品地區分布

南通市目前共有三個3個市轄區、2個縣、3個縣級市.從獲獎數目來看,第二屆創新大賽中:崇川區有12項作品獲獎,占總數的44.45%,而港閘區有2項作品獲獎,占總數的7.40%.第三屆創新大賽中:崇川區獲獎數依然排名第一,有4項作品獲獎,如東、如皋、啟東并列第二,都有3項作品進賬.海門(2項)、海安(1項)分別排在第3、第4.相對于第二屆比賽來說南通市獲獎數目整體有所下降.

3南通市獲獎者的創造性動機與創造性人格分析

3.1創造性動機

為了全面了解南通市獲獎者創造性動機水平,本文采用《創造動機量表》測量了全省132位獲獎者的創造性動機,并與南通市獲獎者創造性動機水平進行比較,得出以下結果:F檢驗表明,在總分上,各城市學生之間在創造動機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且南通以總分92.80排在倒數第4位.盡管從總分來看,無顯著差異,但與南京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這里需特別說明,創造動機總分是由包括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對創新的態度、對問題的敏感性、有效降低外部壓力的能力、不受學校創造環境影響的能力等維度六個因素相加所得.由圖1中可以看出在對創新的態度、不受學校創造環境影響的能力這二個維度上南通市的獲獎者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2創造性人格

有報告指出“中華民族和猶太民族是智商最高的兩個民族,可是猶太民族所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卻是我們外籍華人的28倍,而中國公民卻沒有一個獲得過諾貝爾獎,可見高智商并不等同于高創造[2].林崇德先生把其列為“創造性人才=創造力+創造性人格”[3].創造性人格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本文通過《威廉姆斯創造性個性傾向測驗》問卷,分析全省132位獲獎作者的創造性人格,得出以下結果:在總體上,各城市的參賽學生在創造性人格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南通市參賽學生的創造性人格排在第二位,僅次于南京市的參賽學生.可見,南通市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創造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只有進行合理的培養,則會顯現一定的成效的.從創造性人格的四個亞維度來看,好奇性、想象力、挑戰性上,南通市職業院校參賽學生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從創造性人格各個亞維度的得分趨勢上看,不論是南通市還是全省的職業院校參賽學生都表現為“N”形得分趨勢,即得分上冒險性和想象力是“N”的底端.好奇性和挑戰性是“N”的頂端.對照申繼亮等人研究的中英日德四國青少年創造性人格的研究,他們發現好奇心是四國青少年的創造性人格中較為突出的方面[4].這與本文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4南通市職業院校科技創新教育存在的問題

4.1學科分布較廣,但分布不均

江蘇省職業創新大賽學科分布較廣,包含了全國賽的13個學科類型.但是,學科分布過于集中,其中工程學、物理學、所占比重偏大,占總獲獎數的70%以上,相對于其他學科則較為薄弱.一些高、精、新的學科(如地球空間科學、機器人工程)無人問津,各學科分布不均的原因,與職業院校課程設置息息相關.職業院校以培養技術人才為主,所以大部分學校的專業都是以工程學為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他學科獲獎比例的劣勢.

4.2區域發展不平衡,科技創新教育發展性失調

從獲獎作品的比例來看,雖然區域發展不存在顯著差異,但還是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狀況,首先表現在城區之間,崇川區科技創新排名第一,而港閘區竟無作品參賽;其次,表現縣之間,北三縣獲獎狀況明顯好于南三縣.

4.3創新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獲獎數目有逐年下降趨勢

相比于第二屆職業創新大賽而言,第三屆的的獲獎數目明顯減少.且獲獎者集中在如東縣、崇川區等兩個地區.真正實施創新教育的學校很少,多數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而非行動上.第二屆的情況好于第三屆其中不乏第二屆的承辦地是南通等客觀原因.

5南通市職業院校科技創新教育存在的對策

5.1滲透創新教育理念,積極探索教育方式

從第二屆、第三屆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中南通市的獲獎數目我們發現,獲獎數目從27項下降到16項,下降幅度你將近50%.究其原因,不難發現第二屆比賽是在南通市召開,政府和學校都有高度的重視.所以積極改變教學理念,探索教學思路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有以下二種方式:第一,開設創新教育的相關課程,例如創造技法,創造心理學等創造學基礎課程;第二,編寫富有創新思想的教材.例如,以發明創造為學校特色的江蘇省啟東市大江中學就率先將創新教育引入課堂,編寫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

5.2正確看待創新教育的意義,加強引導

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即將到來,我們古老的應試教育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學校、很多教師只把精力放在了課本的基礎教學上并不實際引導.而在對南通市獲獎學生的創造性動機調查中發現職業院校學生在“對創新的態度”、“不受學校創造環境影響的能力”這二個維度上的得分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說明學生對受學校環境、政策影響的壓力很大,這就亟需進行相應的引導與調節.

5.3建立一支穩定、專業的教師隊伍,以保證創新教育質量

教師的教育理念、專業能力、知識、教育熱情等都直接影響著創新教育的質量.因此,應采用多種形式對教師進行多層次、多結構的培訓.

5.4先進地區帶動落后地區,促進各地區均衡發展

一是通過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各地區、各縣市之間定期舉辦經驗交流活動.二是利用大型科普活動及創新比賽等拓寬創新教育的活動范圍.

作者:王敏 王燦明 單位:中北大學 南通大學

參考文獻:

〔1〕易誠,梁稱福.高職院校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林業教育,2007(5):47.

〔2〕林崇德.創新人才與教育創新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1.

〔3〕林崇德.我的心理學觀———聚焦思維的發展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4〕胡衛平,PhilipAdey,申繼亮,等.中英青少年科學創造力發展的比較.心理學報,2004,36(6):71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