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創業創新教育實踐機制探討

時間:2022-08-16 10:23:39

導語:職業院校創業創新教育實踐機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院校創業創新教育實踐機制探討

“創業”是解決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激發全社會的創業熱情,培養青年人的創新精神,促進職業院校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將其作為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發展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強調,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是經濟發展的引擎。但是目前存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不太完備、高等院校盲目擴張、高等教育質量大幅下滑、高等教育不公平等現象,同時面臨各種阻礙遲滯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創新的問題掣肘,如未擺脫傳統教育理論與思維模式的禁錮,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創新教育反思改革不夠,相關研究比較薄弱,對高等教育發展與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創新的互動關系缺乏實質性研究等。所以加強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創新教育實踐機制研究,完善其指導服務工作,有助于建構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職業教育體系。

一、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創新教育的內涵分析

高等院校應當以國家大力推行“雙一流”建設、“十三五”規劃等戰略為重要契機,著眼社會行業特色,堅持自身優勢學科專業,以職業院校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為目標,把創新創業融進教育全過程,深入建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培養“知行合一”的創新型人才,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形成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模式。當前,全國職業院校正在修訂完善人才培養目標方案,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思想理念,通過優化完善學科課程體系,營造創新創業教育大環境、大氛圍,逐步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高等人才培養機制,突出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推進實現創新創業的融合互動,不斷增強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創新創業知識與技能,將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到對其創業精神能力的培養過程,初步形成具有科學技術創新特色的創業創新教育實踐機制,提升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突出科學思維能力和專業知識技能,不斷強化職業院校畢業生實踐能力,奠定其創新創業的基礎;培育善良品德和堅強意志,提升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素質。所謂創業創新教育(“雙創”教育),是指以實現職業院校畢業生全面發展為目的,通過科學設置創業創新的理論實踐課程,培養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創業創新精神(包括意識、思維、情感、人格方面),開發提高他們的創業創新素質能力,激發職業院校畢業生的進取心、事業心和開拓精神,使其具備從事創業創新實踐活動的知識技能和精神,能夠在創新實踐活動中獲得新知識,具備新思想,使用新方法。創業創新教育是當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社會需要“人才”,個人需要“發展”,“雙創”教育發展應滿足社會與個人發展的終極需要,應符合“生命化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發展需要。

二、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創新教育的功能定位

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時代主題,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創新教育已成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因而積極開展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教育,激勵和動員職業院校畢業生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實踐,是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和責任擔當。高等院校應調整辦學定位目標,加強自身的內涵建設,創新教育培養模式,推動創業創新教育平臺建設,力求與社會需求無縫對接。高職院校需要革新院校、教師乃至全社會的育人觀,發掘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潛能素養,努力形成社會氣候和人文環境。這既是尋求問題導向和預設價值的過程,也是不斷生成新的價值觀、新的理念和新的路徑的過程;既是現代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不斷提升自我能力與價值的過程,也是變革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及其畢業生創業創新思想觀念過程,更是包括其他社會組織機構的技能培訓等繼續教育乃至終身教育的過程。以開創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及其畢業生創業創新為契機,促進高等院校和企業等社會組織機構的互動發展和形成能動發展的有效模式,使高等院校和企業等社會組織機構獲益并形成全社會獲益的成功模式和思想氣候。對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及其畢業生創業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對深化新課程改革、人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現代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等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有一定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這也是變革和尋求關于解決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及其畢業生創業創新問題的可操作的途徑與方法的理論嘗試和實踐探索。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對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提出明確要求:職業院校教育培養的人才不應是傳統教育模式下的人力資本積累,而應是適應“創新驅動”模式的新世紀創業創新人才。因此,為了增強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創新的競爭力,積極開展職業發展教育和實踐技能培養,引導高等院校畢業生做好職業目標定位,科學制定生涯規劃,全面提升其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通過專業課程體系、實踐教育教學、社會鍛煉活動等,加強培養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創新責任意識、合作奉獻精神、溝通協調能力;加強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應用寫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三、推進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業創新教育實踐的機制思考

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專業理論、技術能力、實踐活動和社會情勢等課程體系組合構建而成,是一種立體化的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教育網絡。它的價值追求、終極目標和根本宗旨,是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立足點,有利于教育引導職業院校畢業生觀念轉變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全面提升。首先,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主導性的集中體現就是實踐課程。作為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內容載體,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應該設置“職業發展類”課程模塊、“第二課堂活動”模塊等,積極開設創新創業活動課堂,突出創新創業培訓實訓環節,發展創新創業設計大賽等實踐活動(如設立創業園、孵化器、創業苗圃等),深入開展企業考察與崗位競爭體驗,挖掘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潛能才藝,激發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熱情,開展社會崗位實操實踐,鍛煉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磨練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錘煉艱苦創新創業的精神意識,幫助職業院校畢業生熟悉創新創業基本操作流程,積累創新創業基礎理論知識,培育創新創業的理性思維。通過引入網絡課堂作為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讓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使他們有效積累創新創業的知識經驗教訓。其次,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教育應以學科專業為基礎支撐,要做好一個重要的觀念轉變與認識升級,學科專業課程應涵蓋職業院校畢業生從事創業創新實踐應有的理論知識。緊密結合職業院校學科專業發展,以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為基本目標,認真制定創業創新人才培養定位目標,將創新創業教育與課程體系相結合,使得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理論教育深度融合,加強傳播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知識。增加專業教學實踐中的創意、項目,系統培養畢業生的創新創業知識能力。再次,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廣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科學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實踐體系。一方面要加強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建設,既要傳授知識、培育技能,又要轉變觀念,明確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責任,充分發揮教師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引導作用,加強對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考核評價,要分類培養、公正選拔,打造教育指導團隊,積極轉變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并使之內化于心田、外見于形。另一方面要改進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以職業院校畢業生為課堂主體中心,變革傳統的單向講授式教育教學方式,激發職業院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精神,采用探討參與式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深度融合創新創業基本規律和實踐經驗,加深他們對教育教學的認知和體驗,從而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最后,要為創新創業教育的持續開展奠定基礎,堅決樹立勇于創業、崇尚創新的基本社會價值導向,充分發揮教師學生兩個主體的積極性,倡導多元包容、鼓勵探索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環境和社會大氣候。要組織開展職業院校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創新創意創業大賽等,為學生展示職業技能提供平臺,增強他們的職業認知。要科學建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制度機制,完善規范操作流程,科學統籌編制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專業大綱教材課程體系,積極開發第二課堂實踐活動有效管理評價系統,完善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考評機制。要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的保障體系,加強院校創新創業文化建設,協同做好創新創業指導幫扶工作,積極營造創新創業孵化的社會氛圍,組建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團隊,引導職業院校畢業生牢固樹立創新創業的精神意志,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機制有序運轉。要搭建個性化發展平臺,組織職業院校畢業生參加企業頂崗實習,為參加各類技能職業資格培訓等提供便利,為提高他們的寫作闡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搭建平臺,為增強他們的進取意識、自主意識和創新創業意識搭建平臺。

作者:強麗 單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