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創新教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10-16 10:25:30
導語:初中語文創新教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必須進行變革。創新教育就是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或者創設不曾出現過的新型教學模式,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教育的理念要貫穿到各個學科當中,尤其是作為重點的語文教學,這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結合當前實際和相關教育政策,對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進行探究。
關鍵詞:創新教育;語文教學;初中教學
初中階段屬于學生的重要轉型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在心理、生理、認知結構和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改變,傳統枯燥的教學模式不能適應學生的需求,因而在創新教育中,要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的課程教學目標,從語文學科的特性出發,制定合理的創新教育方案。
一、樹立創新觀念,培養創新意識
對于創新觀念的培養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其創新能力。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動力,學習興趣對于求知和創新都是非常重要的,古代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句話就是強調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對知識處于不感興趣的狀態時,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心理上也不積極,感官處于閉合狀態;因此,只有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條件下,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開創新的大門。其次,從教師方面來說,教師要更新觀念,摒棄傳統的不合理的教學方法,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加強教育教學能力的修養,在自身樹立正確的創新觀念的前提下,才能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教師要做到重視學生的地位,對學生要做到充分尊重,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做到因材施教,平等民主地對待每個學生,突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團結能力、交流能力和創新能力,創設自由民主開放的環境氛圍,在語文課堂上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特點和思想差異性,兼顧不同等級學生的接受能力,讓學生根據自身經驗去學習,進行深入探索研究;對于學生的觀點,不要急于評價,避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注意保持學生的高漲情緒,適當給予鼓勵和啟發,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二、改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式教學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單一,課堂上教師所講的內容往往是作品的作者和時代背景,分析段落大意和文字的思想內容,學習文章的表現手法和字詞等,這些教學主要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難以參與到知識的了解過程中來,不能很好地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教師要改進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充分認識教師的教要服務于學生的學這一觀點,兩者相互聯系并貫穿于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教師要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學習參與者,成為學生的朋友,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鼓勵其動手、動腦、動口,讓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另一方面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認識到提問的重要性,教師要善于提問題,明確質疑的目的性,根據課堂內容和學習目標進行提問,設計合理科學的質疑問題,并順應學生的思維,在保證嚴密正確的同時也避免問題的單一乏味,教師也可以適當設計一些較有難度的問題,在遇到困難問題時更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提問,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可以在課堂上設置提問的環節,讓學生想問、敢問,發揮其創新能力。最后,要做好知識的傳授工作,為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創新能力是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以知識為基礎和前提的,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多少和理解程度對創新能力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要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只有在積累到豐富知識技能的前提下,通過對自身知識技能的整合和重組,從而發現新問題和新觀點,也就是說知識的運用為創新提供現實可能性。
三、互動教學,借助多樣化的輔助教學工具
語文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也是思想觀念和情感精神的傳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發現文章在結構、語言或者情感上體現的魅力,教給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賞析,對學生進行情感的陶冶,從文章表面延伸到思想情感深處,潛移默化地加強學生的美學修養,教師可以在實踐中積累創新經驗,適當給學生傳授一些課本沒有涉及的理論知識,重視道德教育,結合語文教學內容,用作品中主人公的高尚品格感染學生,用文章所體現出來的積極內容來陶冶學生,給學生的創新插上翅膀。另一方面,教學中要順應時代的需求,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這些新技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多媒體能夠減少空間和時間對教學的限制,將聲音、圖畫、視頻等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把靜止單一的畫面變得生動形象,幫助學生加深認知,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展開想象,將學生的思維邏輯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有利于構建多元化、多維度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幫助教師展示豐富的信息,拓展學生思維,使學生獲得獨特的認知體驗,這種互動性多媒體教學系統的使用,能幫助教師解決課堂的很多難題,將為教學提升授課實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起到了卓有成效的、積極的作用。
總而言之,創新教育是符合當前教學需求的教育方式,也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語文教學需要創新教育為它注入活力,讓它向更加正確的方向發展。初中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其課堂和實踐活動更應該是施行創新教育的主要陣地。初中語文教學要更新教師和學生的創新觀念,以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為基礎,采取多方面的靈活教學模式,讓課堂充滿活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造就富有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作者:丁必亮 單位:江蘇省宿豫區丁嘴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1]陳金明.有益的開拓.可貴的橋梁———評《九年義務教育家庭輔導系列講座錄像片(初中語文)》[J].中學語文教學,1996(01).
[2]田明亮.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語文兩種新課型的有益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
[3]趙勝男.初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構建與思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
- 上一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分歧及融合
- 下一篇:大學生創新教育的啟示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