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創新教育探策

時間:2022-11-20 04:28:24

導語:小學音樂教學創新教育探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音樂教學創新教育探策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當中,音樂屬于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有利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以及樂理知識等,同時還可以陶冶其情操。基于此,本文就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驗,談談小學音樂開展創新教育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創新教育;策略

所謂創新教育,其實質是指主體性教育,簡言之,即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亦當處于學習的核心地位,而教師則需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全面引導并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新教育的主要作用便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與主動性,繼而促進學生個性與能力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教師積極將創新教育運用至小學音樂課堂,切實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意義

創新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故其教育的初衷也是為了培育具有創造性的人才。對此,將此理念融入小學音樂教學,其不僅有助于教育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且對素質教育的開展亦能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因受自身年齡因素的限制而不具備良好的自控能力。對此,若教師能將創新教育的特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予以充分體現,勢必能讓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再度集中。

二、新課改下小學音樂創新教育的實現途徑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因受其年齡因素影響而對周遭的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此,教師可利用此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此一來,勢必能對學生學習音樂起到巨大幫助。好的學習環境,方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針對《賣報歌》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便可借由對音樂教室的布置,首先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確保學生均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諸如“配樂組”“表演組”等。讓學生結合自身理解來開展相關的表演,如此一來,既能增強學生的與人交流能力,又能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結合舞蹈,加深音樂學習體驗

音樂與舞蹈同屬藝術類的學科,對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若教師能積極地將兩者聯系到一起,則勢必能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以確保理想的學習成效。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積極鼓勵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以結合歌曲來自主編創相應的舞蹈動作,既能給學生展示自身才華提供一個有效平臺,又能切實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如針對《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這一音樂教學,教師便可組織學生跟隨音樂起舞。而當學生跟隨音樂節奏做出一系列的舞蹈動作后,教師可要求學生自主進行動作的編排,如此既加深了學生的音樂體驗,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想像創造力的發展。

(三)進行互動式教學,讓學生愛上音樂

新課程改革指出:教師要和學生的身份角色進行互換,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則扮演組織與引導者的角色,由學生來掌握課堂主導性,并以此來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例如在教學《三角鐵、雙響筒和鈴鼓》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向學生表演三角鐵、雙響筒以及鈴鼓,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再將講臺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由發揮與創新,教師則在一旁適時地指導與提醒。這樣,課程結束后,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自然會愛上音樂。

(四)弱化教學考核,鼓勵學生自主評價

在傳統應試教育中,教師通常以分數來對學生予以評價,因而不能夠體現出學生對于音樂的內在理解,表現出來的僅僅是理論,而實踐大于理論。因此,在新課改逐漸深入的教學環境中,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對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所運用的考核制度予以改善,結合新課程要求,引導與鼓勵學生開展自主評價。這就需要教師擁有一定的度量,能夠用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學生所犯下的一些錯誤,以此來讓學生在錯誤當中發現并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例如當學生犯錯時,教師需用寬容的態度讓學生自己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和學生一起來探討解決方式,這樣學生就能夠更為全面地正視自己。同時,學生在取得進步時,教師需及時對其給予贊揚與肯定,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人們逐漸增強了對小學音樂課的重視。為了能夠滿足新課程改革以及現代化發展所提出的要求,小學音樂教師需要開展創新教育,為學生構建積極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音樂體驗,采取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以此來確保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英.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6).

作者:雷菁 單位:廣東省江門市美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