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公共英語創新教育研究
時間:2022-07-16 11:15:48
導語:大學公共英語創新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英語作為世界通用性語言,在國際交往中的使用非常頻繁。大學公共英語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夯實學生英語基礎、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一直在良性發展,大學公共英語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英語教學不斷完善。然而從細節來看,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仍然存在一些較為嚴重的問題,這不僅影響了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改革,更影響了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創新發展。積極制訂策略解決問題,提高大學公共英語課教學質量,推動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創新發展已成當務之急。
關鍵詞: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創新;教學研究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往日益頻繁,英語的使用變得日常化。在此情況下,我國社會對優質英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學教育直接影響著英語人才培養的質量,而大學公共英語是大學英語的基礎。因此,保證大學公共英語教學質量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陳腐。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是我國教育的主流,傳統教育教學思想至今仍影響著廣大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正因如此,教師過分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強調英語基礎知識掌握,對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卻并不重視,英語實踐教學發展緩慢,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高難以保證。很多學生雖然能夠獲得非常優異的英語成績,然而卻沒有學以致用的能力,在英語實踐中難以合理、科學地運用。2.教學方法單一。由于當前階段學生數量較多、教師數量相對不足,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鉆研新型的教學模式,這導致很多新型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難以及時、有效地運用。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是教育主流的客觀現實并沒有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過程比較乏味,難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與此同時,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缺乏靈活性,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3.教學管理體系不完善。大學生來自于五湖四海,不同學生的英語素質不同,入學的英語成績差距很大。由于學生的英語起點不同,高校開展英語教學時也會遇到各種問題。與此同時,大多數學校的公共英語課程設置完全一致,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習興趣、專業情況等,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亦不利于學生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的英語素質水平。4.教學評價不科學。當前階段衡量大學英語教育水平的標準是四、六級考試,然而四、六級考試題型、內容很多都照搬國外考試,這與我國的現實情況不符,于培養人才并不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與此同時,四、六級考試并不能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全方位的考核,考核的片面性較強,難以給教師優化教學、學生針對性提高自身英語素質提供借鑒和參考。此外,一些學校的四、六級考試結果與教師的薪資待遇掛鉤,這容易給英語教育帶來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學生的良性發展、影響高校英語教育的良性發展。5.教師素質待提高。隨著全民教育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全民教育不斷發展,高校學生數量不斷增長,這使得高校教師數量不足問題越來越突出。為了滿足教育需求,很多學校都會加大教師的招聘力度,然而在人才選拔方面,很多學校未能嚴把質量關,導致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問題的發生。很多高校的英語教師甚至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英語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他們缺乏教學經驗、教育技能,高校方面也沒有對其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加之崗位任務繁重、壓力巨大,這部分教師亦沒有時間、精力去鉆研大學英語教育,這無疑會影響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效果。
二、改革創新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策略
現階段,大學公共英語教育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創新大學英語教育重要且必要。要真正落實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創新,筆者認為應該從如下幾點出發:1.改革教學理念。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改革創新是一個復雜且系統的工作,良好的教學理念以及改革創新氛圍是保證改革創新工作順利展開的關鍵。高等院校在改革創新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方面發揮著指引、領導的作用。因此,學校方面應首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積極購置軟硬件設施,為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改革創新提供基礎的物質保障。與此同時,學校方面應該積極引導英語教師創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及時擺脫傳統教育教學思想對自身教學理念的束縛,以確保能夠及時吸收新的教學理念,并將之融入自身的教學過程。2.多元化教學方法。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核心應該是教學模式的改革,要及時消除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對大學公共課英語教育的制約和影響;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高教學的主動性,延展教學的覆蓋面,突破時間、空間等對教育的束縛;要充分的挖掘學生的創新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因此,教師首先應注重大學公共課英語教育的實用屬性,要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融入趣味化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感興趣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要提高課堂教育的靈活性和趣味性。與此同時,雖然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問題頗多,備受社會各界詬病,但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想在短時間內完全廢除也是極其不切實際的。因此,大學公共課英語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發展“傳統教育模式+”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引入多媒體教學法、小組探究學習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等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以拓寬教育教學思路,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3.完善教學管理體系。完善教學管理體系主要指完善當前的教學大綱、建立與教學管理相關的制度規范,以確保教育教學工作科學合理,制定的各項教學改革措施能夠貫徹實施。立足于教育部門頒發的教學大綱,在結合高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細化大綱,在其中融入學生讀寫能力、寫作能力、翻譯能力、英語實踐能力等的培養,進一步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空間。4.創新教學評價。當前的教育教學評價與傳統教育教學評價相對應,評價之中包含很多不科學的內容,很難準確地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也無法為教師優化改革教學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資料。因此,改革創新大學公共課英語教學還應創新教學評價機制。教學評價機制中應該包含多個評價因子,融入生生互評、學生自評、實踐評價、英語素質提升評價等,要盡可能地消除教學評價的片面性,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和優勢。5.優化教師團隊。首先,學校方面應該加大對教師的教育培訓力度,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以及教學技能,開闊教師的眼界,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確保教師能夠高質量地開展大學公共英語教學。與此同時,學校方面應該加大對優秀教師的引入力度或是鼓勵優秀的退休教師在校兼職,要借助優秀教師帶動教師團隊整體優化,全面提高大學公共英語的教學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必須建立在脫離傳統教育教學束縛的基礎上,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都應該有所突破。要提高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針對性;還要有意識的改革當前的教學評價機制;激發學生投身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熱情,激發其英語學習潛能,培養其開拓精神,以確保其能夠滿足新時代對大學生英語素質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大學公共英語教育改革創新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系統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以及高校教師方面需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認識,要端正思想積極踐行,要合理總結歸納經驗教訓,推動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發展,如此才能夠實現大學英語教育目標,保證教育質量,也才能夠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質的英語人才。
作者:崔冬梅 單位: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通識教育寫作與溝通課程研究
- 下一篇:小學美術審美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