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究

時間:2022-03-25 04:49:05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究

摘要:互聯網技術的推廣應用使人們迎來了新媒體時代,信息資訊的傳播速度大大提升,這些紛雜的信息對接收人的價值觀念造成一定沖擊。為了應對這些沖擊,高校思政老師要通過優化結構來提高教育質量,在此基礎上可以發揮新媒體技術優勢來開展課程活動。本文從了解思政教學的改革必要性入手,結合當前在教學過程中受新媒體影響而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由此來分析如何變革教學內容及模式,致力于削弱新媒體存在的負面新聞對大學生心智的影響。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現狀;創新

以新媒體為例,其依托網絡技術進行信息傳播,因此相較于傳統信息傳播模式而言增加了互動功能和多元化優勢,這些優勢也使得其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校園中,例如學生喜歡使用微博微信等工具來獲取信息并分享生活。高校部分學生選擇使用新媒體技術來了解社會及國家動態,借此來豐富個人見識并提高整體能力,但同時也有部分學生在使用新媒體技術獲取信息時可能被紛雜的網絡資源迷惑而出現偏激心理,因此如何規避新媒體時代不利影響并端正大學生思想成為各高校重要研究問題之一,這就要求各高校結合新媒體時代特征來調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此來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并強化對大學生思想觀念的教育力度。

一、必要性

(一)開展意義。網絡技術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形形色色的信息,對于涉世未深的大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接觸社會和樹立觀念的時期,很容易受網絡上的錯誤信息影響而出現偏激心理及行為。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各高校要積極調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結合新媒體時代特征來開展教學變革,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新媒體時代利好作用。在具體教學方面,老師要調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和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家國觀念和人生觀念,借此來避免他們受到網絡負面信息的影響,其同時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效率和質量。(二)學生現狀。受網絡世界里紛雜的信息影響,部分學生在步入大學校園后逐漸陷入網絡營造的“溫柔鄉”中,甚至一些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而出現逃課現象,這些會導致他們的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日益扭曲。針對這一問題,高校要立足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通過調整教育模式及方法來引導學生端正認知,例如高校老師可以結合家國層面來引導學生樹立“精忠報國”的品質,這樣的引導方式可以使他們堅定國家立場并樹立正確觀念。從這一層面講,為高校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他們保持正確觀念,同時有助于引導他們系統學習國家、民族及夢想等詞匯的內在含義,這也是各高校在當今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所在。

二、教育現狀

大學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其身心健康情況及知識學習質量都會影響到國家未來的發展,這就要求各高校提高對學生身心健康及學習生活的重視程度。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方面,部分高校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甚至未能聘用專業性思政老師,這使得該課程教學出現形式化問題。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思政老師未能將新媒體技術和時政熱點融入教學內容中,進而影響到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一)教學過程形式化。大學生想要健康的成長,離不開學校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體時代,學生受到各種思想的影響,因此,高校要提高對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結合時事內容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其一方面有助于凸顯高校思政教育活動的開展意義,另一方面有助于端正學生認知,也是開設高校思政課程的意義所在,當前部分高校對思政教育存在偏見,其甚至未能用專業性的思政老師。高質量的思想政治課堂上,教師不僅僅需要告訴學生怎樣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怎樣做正確的事,還需要使學生們正確認識國家政策制度,這不僅有助于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祖國并樹立愛國觀念,而且有助于響應國家精神文明建設要求。受新媒體環境影響,部分高校在開展教育教學方面傾向于使用信息技術,在為教育活動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得部分課程呈現出形式化問題,尤其在思政教育方面,部分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轉變為線上教學,學生只需要定期觀看教學視頻即可獲得學分,這樣的方法會影響學生對思政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趣和重視程度,同時會削弱老師對學生思政學習的監督力度。[1](二)忽視人格教育。部分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動力不足,而造成推動力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始以來忽視了人格教育,其作為思政教育重要前提環節,開展效率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思政內容的學習興趣和領悟深度。俗話說“先成人,再成才”,這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原則及規律,忽視人格教育會影響到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效果,進而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思想素質。(三)忽視新型教學模式。有些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其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積極性不高,這會影響到新型教學模式在思政課堂的應用效果,進而無法發揮新型教學模式優勢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雖然說多媒體教學技術有一定的優點,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具備較多的優勢,并且大部分都新媒體教學技術都非常的單一。針對這一問題,高校思政老師要結合學生具體情況來還選擇教學模式及方法,嘗試使用各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層出不窮,翻轉課堂以及大學慕課等都是教師可以采用的新型的教學手段。例如在講解部分較為簡單的課程內容時,思政老師可以嘗試使用新教學手段來開展課程,借此來積累教學經驗并提高學生參與興趣,其有助于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思政內容,同時有助于提高復習環節的便捷性程度。除此之外,高校思政老師在教學環節要盡可能使用新型教學模式來加強師生互動,其一方面有助于給予學生更多機會來自主思考領悟思政理念,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大學生思想動態,進而有助于提高思政課程教學活動的效率和質量。

三、創新策略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在開展思政教學活動是要積極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充分結合新媒體時代特征來調整教學模式和內容,其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發揮思政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強對大學生思想的引導力度。(一)明確教育定位。高校老師在開展思政教育前首先需要明確課程定位,盡可能將這一教育工作落實到教師和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除此之外,高校還需要提高對思政老師的培養重視程度,通過落實師資隊伍管理工作來提高該課程教育教學水平。(二)加強人格教育。就高校思政教育活動本身而言,其目的在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家國理念,因此高校老師要加強人格教育,鼓勵大學生樹立端正的觀念并養成換位思考的習慣,應該具有當代大學生應具有的能力和品德。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灌輸思想,才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學習觀和思想認識,進而加速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學生隊伍中的開展。(三)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在我國經濟效益越來越多的今天,關注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在逐漸增加,大部分的高中都配置的有多媒體教室。這種教室能夠幫助老師在教學中出現的某些問題,平時老師在正常的上課時,遇到的一些圖片,都沒有辦法向同學們展示出來,但是利用多媒體教室能夠把跟課本有關的圖片,視頻顯示出來,讓學生們能夠以更近的距離去感受,能夠增加學生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積極應用新媒體技術不僅可以進一步優化思政教學模式和方法,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思政教學內容的參與興趣和互動熱情,以此來增加課堂互動并提高教學質量。[2](四)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業未來的發展更多需要的是創新性思維的人才,所以目前學校需要轉變觀念,重視對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這也是保證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優勢。所以,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該貫徹創新思維。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受到了許多的限制,學生們也因此受到了影響,所以需要改變理念進行創新,而新媒體的產生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傳統的弊端,利用了發達的網絡,釋放了學生受到壓抑的內心世界,能夠和學生有更多的互動,進一步地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體現出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時解決學生的思想上的問題。[3]

四、結束語

新媒體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出現了巨大轉變,經濟帶動科技進步,而科技進步的優秀成果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導致許多的領域都受到了沖擊,在這種情況下,高校也引入了新媒體技術,新媒體時代在高校中的應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了學生們的思想認識,促進學生朝著更加全面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繁菲,高建勝,王勝本.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4).

[2]吳楠.新媒體環境下如何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工作[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1).

[3]譚俊.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分析-以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為例[J].理論觀察,2017(6).

作者:傅鋼 單位:韶關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