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對策

時間:2022-07-10 11:05:45

導語: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對策

一、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原因

(一)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目前,社會上的任何創業行為,都是一種法律行為,創業者必須尊重法律,依照法律程序,得到法律認可。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者應該加強創業法律意識培養,才能使創業減少盲目性,在創業過程中要始終運用法治思維,只有這樣在懂法的前提下才可以保護大學生創業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也只有這樣才可以順利實現大學生創業者的夢想;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凝聚正能量,為建設法治社會、法治中國服務,實現我們的偉大“中國夢”。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

在我國,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既需要激情、專業知識和各種能力,也離不開一定的法律意識,這樣才能迎合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利于規范創業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學生創業風險;培養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有利于鍛造誠信品格,民辦高校大學生一旦涉足創業領域,就要具有創業者的職業道德,要始終把誠信品格放第一位,這樣能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和競爭力,以謀求創業者和企業的長久發展。

(三)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有助于自身創業權的保障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大學生創業者樹立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觀念,加強誠信意識,重視違法違規后的法律后果和成本。根據此《決定》要求,民辦高校大學生培養法律意識有利于明確創業中的權利、義務,合理解決糾紛。民辦高校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會接觸到包括員工、供銷商、消費者、政府職能部門等在內的各類公眾,如何解決與之發生的矛盾、糾紛,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就離不開權利、義務的合理配置,這就要求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者要經常運用法律武器,依法妥善解決創業中的各種糾紛,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如創業者在訂立企業管理章程、制訂員工手冊時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不得與《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沖突;在接受行業協會、工商管理機構等管理時也有權利對其違法違規的決定和條款提出異議,甚至進行訴訟;同時,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者也需要明確清楚,對于危害食品安全、損害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創業是將被嚴格禁止的。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對策

(一)民辦高校要培養大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

1、依法創業,領會創業相關法律內容。依法創業是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的基礎,民辦高校在大學生的法治培養過程中,要引導大學生學習創業法律知識,大學生必須提高學習創業法律知識的自覺性,不斷提升創業法律認知,樹立正確的創業法律觀念,塑造理性的創業法律意識。同時,民辦高校大學生在創業的不同階段,要懂得領會與創業相關的重要法律內容,才能順利創業。如明確《合同法》、《物權法》等關于合同簽訂、物權保護和融資借貸方面的重要法律內容;創業者組建企業時,在選擇合適的企業組織形式方面,就需要明確《公司法》、《個人獨資企業法》等法律內容;而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懂得《消費者權益保護費》、《稅收法》等法律內容。

2、遵守法律,提高運用法律武器的能力。遵守法律,尊重權利行使義務,提高防范創業法律風險和妥善解決糾紛的能力,是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培養的升華。在創業過程中,民辦高校大學生會遇到不同類型的法律關系,這就需要創業者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大學生創業者應該在合法的前提下切實保護對方享有的權利,同時履行自己應有的義務。同時在創業過程中,應對糾紛和爭議的解決辦法及其法律適用有基本的了解,能夠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合理規避法律風險,提高解決糾紛等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課程的設置

民辦高校在大學生法律課程或大學生創業課程中應增加大學生創業法律相關知識,如在《法律基礎》、《就創業指導》、《職業規劃》等課程中加入創業法律意識、創業法律知識、創業法律能力等相關法律知識內容,通過這些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引導,大學生能更好理解創業法律教育的內涵,并有針對性地、重點地傳授法律知識,如《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人法》、《公司法》等企業法在內的商事組織法。法律能力是大學生創業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針對喜歡創業、愿意創業的同學開設全院創業選修課,重點選上如《企業法律實務》、《商法實務教程》、《法律談判》、《公司法》、《合同法》等內容,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鍛煉相結合,鼓勵學生進行自己的創業項目鍛煉,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及創業鍛煉能夠提高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化解法律風險的能力。

(三)民辦高校提供創業平臺,開展創業法律意識教育

民辦高校可以形成以專業為依托、項目和社團為組織的“創業教育“實踐團隊”,如筆者所在學院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組織大學生參加SIYB課程培訓,從學校的層面為大學生們提供了創業支持,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大學生的創意意識,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為大學生創業者排憂解難。大學生們通過學校的創新創業俱樂部能有效把握機遇,充分利用國家支持政策及學校資源,增強創業能力。筆者所在學院的創新創業俱樂部通過舉辦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知識競賽、不定期邀請創業導師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對大學生們進行包括創業法律意識在內的創業相關知識講授和培訓。今年在畢業季還開展了“就業創業指導活動月”系列活動,這些活動涵蓋了創業指導及政策知識講座、創業政策咨詢、創業法律意識等,為畢業生認清創業形式,了解各項創業政策,提供了更加有針對性的指導與服務,全面推動了畢業生就創業質量的提升。結語:日益加劇的就業壓力,加之民辦高校的品牌影響力較低,促使很多民辦高校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而民辦高校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實踐中抵御法律風險、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對創業人才素質的要求,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社會,民辦高校、家長和學生共同努力。

作者:李麗 單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