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教育市場化研究
時間:2022-10-18 08:39:35
導語:大學生創業教育市場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生創業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點與焦點,在創業風潮席卷全國高校大學生的浪潮中,出現了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本文就此對我國當今大學生創業市場存在的幾個典型問題及原因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科學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全國;問題;建議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步入平穩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人才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作為培養人才的主力軍——高校必須承擔起全面深化改革人才的重任。以“創業”帶動“就業”的人才運營模式,將繼續發光放彩。雖然高校在大學生創業的工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但是,其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也被放大開來。本文將就此進行細致的分析,并提出建議。
一、新時期我國大學生創業市場化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創業其實在很早之前就存在,只是當時并未造成太大的影響,今天,在大學生創業愈演愈烈的大環境下,才逐漸走入大家的視線。創業教育起源于西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和加強學生的創業能力,近年來,隨著聯合國教育部的大力推廣,才逐漸被許多國家重視,因為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僅僅只有十余年,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因此,我僅指出較為突出的問題。(一)高校創業教育缺乏專業性教師。我國很多高校目前開展的創業教育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其主要原因在于教授學生創業課程的老師不一定創過業,了解創業。作為老師其知識僅僅停留在書本上,對當今就業形勢大環境沒有太多的了解,而且作為教授創業教育的教師而言,書本資源是相當匱乏的。此外,我們從書本上所了解到的知識跟現實存在較大的差距,而大部分高校教師不能很好地縮短這部分差距,更甚,一些高校為了面子工程整出一些創業班,只要你上夠課時就發給一個合格證,更是歪曲了創業教育的目的。(二)高校學生缺乏耐心了解社會。當今社會充滿了浮躁的氣氛,漸漸也影響到了部分大學生,造成他們好高騖遠,不肯腳踏實地。特別是很多大學生剛踏入社會時,一心想創業,卻忘了創業需要一定的經驗與閱歷。在一些發達國家大學生畢業后,他們先是在相關單位工作,獲取一定的社會閱歷與創業經驗,再開始創業,而我國大部分創業的大學生并沒有取得一定的經驗與閱歷就開始創業,從而造成參加創業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卻很少。大學雖然是進入社會的過渡階段,但大學畢竟不是社會,一部分學生在大學里學到了人際交往的竅門,而沾沾自喜,卻忘了大學跟社會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讓大學生盡快地了解社會,適應社會是促進創業成功的一大難題。(三)大學生創業缺乏社會資源的支持。對于很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大學生來說,資金的獲取、社會的幫助成為了創業的關鍵。大學生創業活動是在整個市場經濟環境中逐漸形成的,從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歷來看,創業教育并不是僅僅依靠學校教育,社會支持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所以大學生創業活動應當以整個社會作為支持背景,完善的教育體系,增加大學生創業的有效性①。目前,我國僅有上海、浙江幾個省市出臺了創業教育的相關政策,大部分地區缺乏相關支持,社會上很少有企業或者個人愿意投資大學生創業活動。種種原因,導致大學生創業教育與社會相脫軌,學生無法從社會得到模擬的場地與機會,市場也得不到適應自己經濟體制的人才,從而限制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完善我國大學生創業市場化的建議
目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同時也面臨著各類社會轉型、調整經濟結構等問題,這對高校培養人才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同時也給高校提供了發展的機會②。我國高校應當把為整個經濟社會培養市場經濟型創業人才作為當前教育發展的新重點?,F階段,就努力做好大學生創業教.8NewsDissemination新聞傳播應用研究育事業,解決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構建科學的創業教育課程,增強專業的師資力量。建立一套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創業課程和專業的師資體系是當今高校的重中之重。作為人才的培養圣地,高校擔負的更大的責任是傳播知識,所以完善的師資、科學的課程是對學生百利而無一害的,同時也是大學生創業教育事業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只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才可能有一定的發展。對此,高校對培養適應當前社會的經濟型人才需要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認清市場所需要的人才是什么,就此方面來說,高校應把目標重點放在兩方面,技術型創業人才和產品型創業人才。二是高校應該合理地制訂相關課程,要實現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及就業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在大學所學到的知識有所用、有大用,同時也是為了避免教育資源的浪費,減少當前社會存在的學的專業不是自己今后發展的事業的現象,就此來說,我認為當大學生進入校園后應該給予他們再次選擇專業的機會,這樣才能更大限度地利用高校資源避免浪費。三是應該配備專業化的師資資源,高校設置的創業教育相關課程除了要有科學的教育體系之外,專業的師資力量也是重中之重,只有專業化的教育與專業化的教師相互匹配,才能獲得較大的成功。因此,學校教育不要僅僅局限于教育導師,最好可以邀請一些有創業經驗的企業家、實干家對大學生創業進行實地指導。(二)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服務體系。創業教育的主體說道底還是大學生,因此如何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是相當重要的。就目前社會來說,大學生缺乏一定的社會經驗與閱歷,因此學校可以鼓勵大學生在校園時期做兼職,發展技能,從中獲取一定的社會經驗,同時社會也應當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他們盡快地步入社會了解社會的需求與發展。當今社會變化日新月異,新的發明創造層出不窮,只有適應社會的變化,才能獲得成功。作為有關部門和政府來說,提供一個有關大學生創業方面的公共服務平臺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這一平臺幫助大學生對當前市場發展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目前這種平臺并不多見,因此創建一個這樣的平臺也是當務之急。大學生創業平臺可以增強學生與學校、社會的聯系,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通過這一平臺進行大學生創業的一對一市場輔導,通過咨詢、模擬、評測等有效辦法,實現大學生創業的科學市場化③。(三)優化大學生創業教育環境。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不是孤軍奮戰,而是需要整個社會及有關政策的支持。新時期,解決大學生創業教育缺乏社會資源支持的問題,首先,要從政府部門入手,作為政府部門首先要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高校創業教育的資金支持,鼓勵企業進高校,同時對那些有想法有實力的大學生設立相關的資助項目,重點幫扶大學生創業活動,此外政府應該創立完善的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讓大學生更好地接觸到真實創業的啟動情況,像上海設有“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湖北省設有“大學生創業交流平臺”等。另外,政府部門應廣泛收集和分類大學生的創業信息,以大學生為基礎,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開展一對一的指導。其次,大學生創業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不論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如何科學、標準,只要缺乏社會支持,畢業之后的創業活動都會夭折。因此,政府、高校、企業等應該相互協調合作,形成符合市場社會需求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服務體系,以更好地解決當前大學生缺乏較好創業環境的問題,具體來說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通過宣傳形式在社會上形成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氛圍,可以通過在學校內營造富于創造力、創新精神、奮斗的學習氛圍,開展創業的相關活動比如競賽、辯論會、研討會等等,政府也可以通過電視、網絡等手段進行宣傳鼓勵社會支持大學生創業④。第二,制訂和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盡量保證大學生創業擁有寬松自由的環境,比如,創業前三年不用交稅,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場地等等。第三,鼓勵企業為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實踐平臺,實現校企合作等,讓高校周邊的企業為大學生提供創業項目的支持,同時也可以讓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把自己的實際管理經驗,作為高校創業教育的案例和素材,安排到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中,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創業教育活動,提升高校創業教育水平。
作者:王燕 單位:河南大學
- 上一篇:基于任務教學法的商務英語研究
- 下一篇:高師舞蹈教學伴奏音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