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難點與策略
時間:2022-09-19 03:49:35
導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難點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積極進行各種改革。為了響應國家號召,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并且培養出更加適合社會和企業崗位需求的人才,那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改革是高職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形勢下,一方面用人單位越來越難招聘到合適的技術型人才;另一方面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用工荒和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F代學徒制無疑是個正確的選擇,借助現代學徒制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可以促進高職院校實現內涵式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
1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產物,它承擔著提供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實體企業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所以要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用現代學徒制的理念,很大程度上源于該機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所凸顯出的優勢。因此,研究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難點和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可行性
2.1高職院校在培養模式上更適合創新創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需要的綜合性技術應用型人才,使得高職院校必須結合區域經濟以及產業結構進行專業設置。在培養過程中,高職院??梢圆捎霉W結合、訂單班培養、企業實地頂崗實習等形式,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也為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訓練提供了較好的平臺。高職院校還可以依托行業企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密切合作。因此,高職院校更適合進行創新創業教育。2.2師資隊伍更適合有效完成教學任務。高素質、特色鮮明的師資隊伍是高職院校在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重要保障和優勢。高職院校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旨在培養教師基礎知識扎實、教育教學水平高,同時又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另外,現代學徒制模式下,企業選拔生產一線的技術專家、操作能手參與教學,推進專兼結合、校企互聘互用的雙師結構隊伍建設,所以更有利于指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育。2.3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傳統教育階段,學生之間的競爭更多地體現在分數上,所以為了考高分,學生往往死讀書,讀死書,綜合能力素質不高。一些成績不是很突出的學生,機械式的記憶可能不是他們的強項,但思維相對比較靈活,靈活性和應變性比較強,非智力因素發揮了很大的優勢。所以說,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的發展潛力很大。
3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施過程中的作用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指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件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筆者認為,除了可以通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技能大賽等形式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之外,現代學徒制也是一種有效的形式,它在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3.1現代學徒制能深度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中指出,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要與專業開展相結合?,F代學徒制正是一種基于專業開展的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的培養模式,它深度融合了專業、產業、企業以及學校教育等很多方面。它既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功底,又通過提供實踐途徑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同時也為高職院校進行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現代學徒制在促生專業性的創新創業項目以及與企業崗位需求相吻合的創新創業類項目方面,也極具價值和優勢。3.2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院??梢猿浞掷闷髽I的優勢資源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支持。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學校在制定專業培養方案時就會有意識地進一步加大實踐課程所占學分的比重,同時借助實體企業豐富的社會和崗位資源,為更有效地夯實學生的實踐技能,創設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提供有力的保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企業實力強勁,社會資源充足,設備設施完備,可以為高職院校提供完善的實訓場所及實訓條件,可以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企業崗位實踐,讓學生更容易達到技術創新的目標;其次,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導師,可以較好地對學生進行現場指導,避免只談理論沒有實踐,讓學生在實踐當中真正地鍛煉提升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最后,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實踐平臺。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而且通過引入“校中廠”、“廠中?!钡刃F蠛献黜椖浚梢源偈箤W生明確學習目標,并且進行創新創業項目的孵化。3.3現代學徒制模式能鍛煉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素養。傳統的創新創業教育基本都局限于課堂,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未能達到預期的培養效果。而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學生可以真正實現“學習中實踐與實踐中學習”。學生積極參與才會遇到生產、經營和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具體問題,促使他們用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并且能激發他們的潛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素養。
4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難點
4.1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不足,觀念落后。目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不夠深入,創業知識和創業能力不足。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大部分的創新創業教育形式也僅限于學生創辦企業或開店,沒有把該理念融入學校的育人體系中。在學生培養教育過程中,沒有強化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學生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過程中也不夠深入,流于表象。學生也一味地把勤工助學、開店賣東西等同于創業,沒有正確深入理解創新創業的精髓,甚至貽誤了學業。4.2缺少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有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目標體系和保障措施,培養方案設計也不完善。雖然很多高校有創新創業指導,但很多都體現在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參加各種形式的競賽等,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化程度偏低,課程與課程之間關聯性不強,系統性和可操作性欠缺。一定程度上,創新創業教育只是“業余教育”而不是“正規教育”,缺乏有機聯系。創新創業教育不僅需要教師本身具有良好的知識和水平,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解讀國家形勢與政策,掌握創新創業教育的技能。另外,在教學過程及模式上,善于應用各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個性和實效性,而在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教師大多是半路出家,在接受了短期培訓后,他們教授學生,通常只停留在紙上談兵。4.3創新創業實際操作少,水平有待提高。創新創業教育對實操的要求比較高,但目前很多高校在這個方面大多體現在理論層面。很多高校通過“三創”競賽、創業模擬訓練營等平臺來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但紙上得來終覺淺,這些活動在真正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方面是比較欠缺的。另外,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項目水平較低,缺乏專業知識的支撐和產學研的結合,在校園科研成果中沒有發揮好轉化作用。4.4實踐教學薄弱環節。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的特點和專業性、知識性和技能性,這意味著在高等職業教育中應把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能力培訓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但許多高等職業院校仍片面重視理論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培訓,忽視工學結合、崗位實踐等實踐教學環節,直接影響到總體培養目標的實現。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講授,忽視了在實踐操作中的情境性和不確定性等。另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需要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過程中,從而獲取工作經驗、操作技藝,并提高團隊合作能力等。4.5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在校企合作中,大多數高職院校既沒有建立長期的校企合作機制,也沒有搭建良好的合作平臺,或者校企合作只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內容,例如一些高職院校只是想獲得企業提供的培訓場地等資源,較好地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沒有真心實意的為企業培養優秀人才;部分高職院校教學資源差,師資力量不強,課程規劃不合理,教學設施落后,無法滿足企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制約了企業和學校進一步合作的推進。
5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策略
5.1不斷創新專業課程建設。常言道,行動以思想為前兆。就是說,要在現代學徒制的指揮和影響下,建立科學的、長期的、專業的課程體系,首先要確立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課程建設的基本理念,這也是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為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首先,高職院校需要建設專門的建設課程的委員會,其中包括教學主管領導、合作企業決策者、行業專家、一些專業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等。在極大的考慮市場經濟發展的態勢和各領域的各類專業人才需求變化的基礎上,調整原來的培養人才的方案、專業發展方向和課程目標定位,為專業課程完整的體系建設提供強大的支持和保障。再者,組織建立專門的課程開發創新小組,覆蓋高職院校的相關專業教師和企業有關的技術人員,確保課程建設的理論基礎性和技術的可操作性。課程開發的專項資金問題由高職院?;蛟合祪炔拷鉀Q,為新型課程的開發和構建打下踏實的物質上的基礎。最后,由企業的技術人員牽頭,聯系專業教師作為實踐技能課程建設的主要負責人,大力推進部分實踐技能課程的建設與應用,從而幫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應用并檢驗課本理論知識,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的有機結合。5.2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創新創業教育“雙主體”建設。現如今,大多數人認為,政府、企業、學校和學生是現代學徒制度的受益者。在過去,學校與企業合作困難的處境可以概括為“兩個熱點,兩個冷點”:熱點在政府和學校,冷點在企業和學生?,F代學徒制與之前的校企合作有明顯的區別。由于企業給學生提供實踐場所,也是最終學生的工作場所,所以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中,企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學校根據企業的需求設置相應的課程給學生教授,教學內容體現企業的特色?,F代學徒制模式下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校企“雙主體”建設過程中有非常充分的體現,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1)崗位與課程融合。在現實環境中,高職院校常常只能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制定培養方案,容易忽視社會與企業崗位需求,導致所教授內容與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體企業崗位能力不相符。學生步入社會,不能勝任相應崗位。因此,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制定。學校要以區域經濟為基礎,結合企業自身的資源優勢,通過調研行業和企業的人才需求標準,定制人才培養方案,不斷整合創新創業培養要求,凝練“專業培養目標”和“企業崗位需求”;企業也要結合學校教育,在實踐能力培養、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與學校達成共識,促進理論教學與崗位實踐一體化。在編制培養方案時,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學校和企業共同討論進行課程設置,“雙主體”共同進行教材編寫,促使校內講授的課程內容與實際企業的崗位需求高度契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崗位實踐能力。(2)建立校企“雙導師”。教師是學生教育的主體,學校和企業都必須建立一支專業素質優良、專業技能過硬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要經常圍繞學生教育進行溝通和交流,彼此就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進行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校內導師需要真正進入企業,獲取大量真實的生產過程實踐經驗,彌補校內純理論授課的不足,豐富授課內容,改進授課效果。校外的企業導師也需要定期走進學校,走進課堂,進行理論知識的補充和培訓,學習高職教育先進的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幫助他們快速轉變角色,提升教學水平,當好企業導師。除此之外,還以建立“創新創業導師”,由企業高管擔任,根據他們豐富的創業經驗和成功的創業經歷,對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創新創業指導。實現師資互通,使學生在校企“雙導師”的共同指導下,逐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崗位實踐技能崗位技能,以及創新創業的綜合素質和能力。(3)考核互通。學校和企業共同作為學生考核的主體,協商制定綜合考核目標體系。建立過程性考核和評價機制,校內導師需要定期進入企業,對學生進行現場指導,并通過周總結、月總結等相關環節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定崗實踐的過程及效果,對學生進行階段性及總體性考核。按照相關的崗位的要求,通過頂崗實踐狀況,企業導師可以對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考核評價。另外,還可以定期進行校企座談,交流和反饋考核意見,指明培養方向,提高總體培養質量。5.3加大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力度。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院校要想全面提升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就必須按照專業的人才培養需要進行教學計劃的編撰以及育人目標的確立。在此基礎上,加大對各類型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力度,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起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一方面可以以現代學徒制為切入點開展社團活動,即由不同企業的優秀導師帶領相關專業學生編寫商業計劃書,并且定期舉辦各類型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助力其更好地成長與發展。另一方面,還應當借助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專業培訓活動,例如創新創業講座、學術沙龍、專家交流會等,使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專業領域內的先進理念與前沿技術,或者是獲知創業者、企業家自身的創業故事與實踐經驗,為其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5.4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創業基地的創立是高職院校培育專業人才的物質基礎。因此,高職院校應依據自身的總體目標和人才培養的具體方案,加大對市場的調研力度,并且充分整合企業、院校以及其他社會主體的資源,建立起覆蓋較廣且設施完備的大學生創業實訓中心,為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的落實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另外,要從企業中選拔專業人才,不斷加深學生在專業操作能力提升和專業知識的積累等,創建相比較完善、有力的人才評價機制。
參考文獻
[1]羅平.淺談現代學徒制對高職教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啟迪[J].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2018,(6).
[2]景麗萍.基于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模式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05).
[3]周永蓮.探討現代學徒制對高職教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啟迪[J].教育現代化,2017,(41).
[4]仲穎,黃河.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7,(02).
[5]章艷華.職業技能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機制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職教通訊,2017,(02).
作者:婁本寧 單位: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分析
- 下一篇: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