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激勵機制研究
時間:2022-10-18 08:40:55
導語: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激勵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激勵機制的建設目的
(一)有助于制定特色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需要特色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予以支持。從教師、學生的雙重角度來說,通過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專業課程及實踐實習課程的設置、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的建設,來實現課程學習與實踐掌握的有機結合、知識掌握與能力培養的有機轉化;以教師為引領,支持和促進大學生的課內外學術研究、發明創造及創業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在此過程中,創新創業思維被帶入到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及能力培養目標中,教師依托不同的專業方向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能力挖掘,學生則通過一系列載體獲得相應的能力鍛煉。課內與課外、學習與實踐、培養與鍛煉,各種路徑與渠道都需要制定有效的激勵措施來確保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穩步運行。(二)有助于構建完善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體系。大學生創新創業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包括了項目內容與項目流程兩個方面。在項目內容方面,大學生創新創業主要涵蓋了創新與創業兩大類項目,項目來源主要涉及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教師的科研課題或橫向項目等。無論是學生自選或教師指導選擇的項目,都必須具有可行性、創造性與創新性,并具有與之相應的能力培養目標。而在項目流程方面,無論是創新項目還是創業項目,激發學生尋找、選擇項目題材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項目立項、運行、結題等諸多環節的質量管理有清晰的掌控,以便于學生對創新創業項目的整體性把握。除此之外,無論是創新創業項目申報還是參加競賽,都需要有教師指導、賽前培訓等一系列條件的支持與保障,并為項目成果的孵化提供適宜的場所、環境[1]。(三)有助于規劃系統的創新創業組織機構。創新創業團隊必須有系統的組織機構來確保各人員的角色明晰,而明晰的角色職責有助于創新創業平臺的穩步運行。教師團隊以骨干教師為基礎,形成教師、專家、企業工作人員為主的校企合作指導教師委員會,對創新創業項目的選題、申報、評審、驗收予以把關,并指導項目的運行工作。學生團隊設置管理及運行部門,可以履行新成員吸納及項目管理等多種職能,各項目實施以指導教師為引導、項目負責人制度下高年級帶低年級成員的開放式運行管理,大力營造創新創業氛圍。
二、激勵機制及措施的制定
(一)激勵機制的制定原則。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以激勵機制來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與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勵機制及其具體措施的制定必須根據一定的標準來完成。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是一個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管理服務的綜合性體系,同時也是體現高校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課程改革、校企合作等多方面機制的聯動性體系?;趧撔聞摌I平臺的激勵機制并非簡單的獎勵措施制定。而是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在充分考慮創新創業主體的利益情況下以一定的標準和原則來制定具體措施。因此,結合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的整體需要,考慮到組織機構管理、人員構成、職能職責、可持續性發展等多方面因素,激勵機制可以分別從教師和學生的角度出發,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具體措施來進行系統化構建,從而轉變以往碎片化、表面化的激勵措施現狀。(二)基于物質與精神的激勵措施分類。教師與學生是創新創業活動中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學生是創新創業的主體,教師則是主體創新能力的挖掘者和引導者。正是由于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基于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的激勵機制必須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進行具體措施的制定。物質激勵措施能夠使教師和學生獲得各種有利于職業發展的物化優惠條件,是促進師生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活動的最強動力;而精神激勵措施則側重于從環境氛圍角度促進創新創業意識在學生群體中形成常規化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并充分發揮意識形態的模范引領作用,努力在校園中營造刻苦鉆研、開拓進取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三)基于教師角度的激勵措施。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激勵措施的規劃和制定應涉及其專業能力、教學能力及未來職業發展等諸多方面。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有助于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體系的構建以及組織機構的完善,整個過程都離不開教師的角色發揮:創新創業項目的選題、申報、運行及結題都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創新團隊新成員的招募、選拔及日常管理需要教師予以把關;對創新創業項目的內容把控與指導也是教師自身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的綜合體現。因此,為了更好地在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發揮作用,應鼓勵教師從課程設置的角度去開發有助于大學生創新思維、實踐結合的課程,并通過校企合作平臺、教學實踐基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實踐;鼓勵教師多參加創新創業類型的專業培訓、講座以充實自身的課程教學能力,參與創新創業教學成果展示評比、以及相關教研教改課題的申報,并根據級別或成果給予年終教學測評加分、推薦優秀等形式的獎勵,同時在校園宣傳欄、校園網站、公眾微信號等傳播媒介進行教師創新創業課程的推介,以達到宣傳的目的。此外,學??芍贫▋灮菡吖膭罱處熃M建創新創業團隊,并提供場所、設備及經費以便于創新創業團隊的建設與發展;同時,學校還可以通過與教師簽訂任務責任書的形式鼓勵其參與申報各類型、級別的科研項目、熱點課題等,對于獲得項目并順利結題的教師在給予現金、科研績點、職稱評定加分等物質獎勵的同時還可予以年度考核優秀及推薦評比各類優秀教師、科研工作者的精神獎勵,使教師能夠投入更多的熱情和精力在工作中[2]。(四)基于學生角度的激勵措施。學生是創新創業行動的實踐者。從學生長遠的職業發展來看,激勵措施的制定更傾向于專業技能與工作能力的培養,并為就業、升學提供一定的優惠條件。學校需設置創新創業課程進行相關理論、方法的普及,并在專業課程學習中加入創新創業思維訓練,促進學生專業知識與創新實踐的有效結合;為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大力推進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空間、社團及協會的建設。定期舉辦創新創業講座、沙龍、論壇或研討會,并邀請專家學者、企業行業人員為學生解讀創新創業政策和交流創新創業經驗。同時,推進企業進校園、項目進校園等工作建設,為學生提供創業資源和創業機會;采用彈性化學籍制度鼓勵在校大學生進行創業活動,即根據學生創業活動的具體情況放寬其學習年限及調整學習進程,并支持參與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校內的開放實驗室、實驗教學中心、實訓基地等可向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的學生提供實驗場所及儀器設備;大學生眾創園、科技園也可為在校創業的學生提供政策及管理服務,并從技術、場所、設施等方面確保大學生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3]。在大學生中開展一系列線上及線下宣傳以吸引學生加入創業創業團隊或工作室,并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用于鼓勵具有一定成果的創新創業團隊[4];對學生發表創新創業類論文、專利及參加各類的創新創業競賽、項目、科研課題等,并對應成果的級別分別予以學分、獎學金等形式的獎勵,使學生能夠有時間、有激情地投入到創新創業活動中去。
三、激勵機制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的促進作用
(一)促進“產學研用”一體化教學課程改革。高?!爱a學研用”結合是生產、學習、研究與實踐運用等不同社會分工在功能與資源優勢上的協作與合作。作為推進高??萍紕撔鲁晒D化的有效途徑,它將高校與市場、企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學校應充分利用已有教學資源及人才培養優勢大力推進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學校教育與強調實踐為主的生產、科研有機結合起來。以學至研、以研致用、研用結合,確保教學過程的學、研、用一體化。(二)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雙向職業發展。無論是教學活動還是創新創業活動,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是積極的參與者,而基于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的激勵機制也應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對象,不僅著眼于創新創業的可持續性環境營造、成果轉化等,更要將教師與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作為激勵措施制定的重要考慮因素。由于創新創業活動中師生關系的聯動性,即使教師與學生的職業發展側重點不同,各類激勵措施還是會在無形之中對雙方產生良性影響,在最大程度上激發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互動和共同成長,從而促進創新創業活動的有效開展。(三)推進創新創業成果的轉化和孵化。高校是創新創業人才的誕生搖籃,也是科技創新的孵化基地。創新創業行為的最終目的就是將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企業、行業提供科技服務和解決技術難點問題。在此過程中,人才與環境的條件至關重要。對積極參與并具有一定成果的創新創業團隊成員,可采用股權、收益分配等方式作為激勵其開拓進取的動力;在轉化環境方面,高校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學科優勢和專業優勢,通過大學生眾創園、眾創空間、科技園實現技術的創新、知識產權的交流與共享。同時吸引商業資本、投資機構資金注入以促進技術成果的轉化,并最終實現創新創業成果的商業化生產[5]。(四)營造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文化環境是與大學生聯系最為密切的文化領域,對大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各類創新創業空間、社團及協會的存在不僅有助于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同時在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引導成才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校從物質和精神激勵兩方面出發,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加入并參與到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推動創新創業行為,建立開拓進取、不斷前進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并營造一種尊重、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6]。
四、結束語
目前,諸多高校為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都推出了多種多樣的激勵措施,但是行之有效的卻乏善可陳。究其原因就是在于這些措施沒有立足于創新創業的本質,沒有從系統化、整體化的平臺建設角度去制定、規范激勵機制的具體措施及其實施效果。因此,基于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的激勵機制建設應考慮從本源出發,以一定的原則去制定規范化、條理化的激勵機制。推動大學生積極投身于創新創業實踐、培養創新科技人才是國家促進人才發展的一項長遠之計。從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的角度出發,對激勵機制建立的原則、標準以及具體措施進行條理化、整體化的制定并積極投入到實踐中,有助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思路、人才培養思路的轉變,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對促進大學生專業技能的鍛煉、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魏權.大學生創新創業激勵機制的現狀及改進策略[J].新教師教學,2016(6):28-29.
[2]胡海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綜合激勵機制研究[J].新西部,2018(06):105-106.
[3]蔡杰,劉蕓.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構建[J].大學教育,2015(9):18-19.
[4]沈翔,呂中國.構建基于行為理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激勵保障機制體系[J].教育現代化,2018(20):31-36.
[5]張貝,孟國芳,尚冰聰,等.大學生創新創業激勵機制研究[J].才智,2016(05):5-5.
[6]史慕華,曲暢竹.大學生創新創業及其激勵機制探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23):35-36.
作者:吉曉東 朱曉軍 曹張華 單位:南通大學
- 上一篇:新媒體發展對舞蹈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 下一篇:微生物免疫學課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