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返鄉創業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時間:2022-07-30 03:15:36

導語:女大學生返鄉創業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女大學生返鄉創業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提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高職院校女大學生返鄉創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如何讓女大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參與返鄉創業實踐,促進家鄉的振興發展。本文采用調研問卷和數據實證分析的方法,剖析高職院校女大學生返鄉創業的現狀及影響因素,以期探索出鄉村振興視域下女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推動機制與有效途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女大學生;返鄉創業

高職院校女大學生返鄉創業是當前振興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對于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基于此,本文針對河北省石家莊市6所高職院校在校女大學生進行返鄉創業意愿的問卷調查,構建事實框架,探索出促進高職院校女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對策,以期為鄉村振興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

一、高職院校女大學生返鄉創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調研基本情況本文調查對象為400名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其中專業涵蓋了醫學類、農學類、理工類、文科類等5類,隨機對在校大一年級、大二年級、大三年級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對個體特征、個人影響因素、家庭情況、學校教育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五個方面進行調研,從而總結概括出女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影響因素。(二)影響因素分析。1.個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因素。據調研,從影響創業意愿的個體特征因素和家庭情況因素分析,可以了解到對高職女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影響較大的是家鄉類型和家庭特征因素。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農村籍女大學生更傾向于返鄉創業,這可能是因為農村女大學生對家鄉感情深厚,擁有更好的人脈關系,更能適應農村環境。而相對于城市的女大學生而言,她們缺少對農村環境的了解,沒有返鄉創業的意愿。從家庭特征來看,父母、親友的創業經歷和創業經驗和女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密切相關,這可能是父母、親友可以為女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商業模式、創業類型以及一定資源的幫助,產生一定的示范效應,從而增加她們返鄉創業的自信心,為創業意愿的形成奠定了牢靠的基礎。相對而言,專業類型、年級等因素對女大學生返鄉就業意愿的影響不顯著。2.個人影響因素。調研數據分析顯示,創業動力、創業動機作為個人影響因素,是促使女大學生愿意返鄉創業的重要原因。從創業動力因素分析,人際交往因素與創業意愿顯著相關,可見大多數女大學生對于返鄉創業沒有深入了解,愿意嘗試的女大學生們可能只是對農村創業所設計的領域、創業類型和商業模式都比較新奇。從創業動機因素分析,創業的動機與賺錢和成就一番事業有著顯著的影響,大部分女大學生的創業初心是為了賺錢和成就自己的事業,對于家鄉的建設,回報家鄉系數較低,所以打造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的新模式迫在眉睫,高職院校必須探索女大學生返鄉創業人才培養新途徑。3.社會環境因素。高職院校女大學生的創業意向與創業政策的了解和優質的返鄉創業環境有著顯著的影響,高職院校的女大學生對創業政策了解越高越愿意返鄉創業,同時,返鄉創業政策支持、配套服務保障和良好的鄉村創業氛圍也是吸引高職女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因素,所以社會政府多扶持并且真正落實返鄉創業保障措施,營造優質返鄉創業環境,有助于激發女大學生的創業熱情。4.學校教育因素。根據學校教育因素統計結果得出:高校教育如何提升女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如何有效激發創業動機,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助力女大學生的返鄉創業,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高職院校首先應健全高效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機制,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越普遍深入,營造出更好的創業氛圍,才能有效正確的提升女大學生創業理念和創業能力。應根據高職女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創業成長規律,貫徹立德樹人、全方位育人教育的理念,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技術教育、女性素質教育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著力于培養具有創造力、社會責任感的返鄉創業人才。

二、促進高職院校女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對策建議

(一)引導“智力回流”,完善女大學生返鄉創業優惠政策。1.加大返鄉創業政策的扶持力度。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等國家戰略都為返鄉創業大學生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從調查數據得知,女大學生在返鄉創業過程中面臨諸多的困難,因此,政府、高校、鄉村都應從女大學生的現實需求出發,出臺具有可操作性強并有效針對性的措施。第一,各政府部門要做好鄉村振興的長遠規劃,構建女大學生返鄉創業的長效機制,營造重視人才和崇尚創新的氛圍。二,各高職院校要對國家戰略進行積極的宣傳,為女大學生打造專門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第三,各地鄉村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積極的利用國家戰略出臺和制定針對性強的扶持政策和法規,健全保障體系等優惠政策。2.強化返鄉創業政策的執行力為提高高職院校女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意愿,政府還需加大政策的執行力度,需要各個部門攜手配合,如建立“一站式”服務窗口,鼓勵社會創投機構為女大學生返鄉創業提供科學指導和服務,并且建立監督機制,進行跟蹤扶持和服務保障,及時查漏補缺,強化政策的執行力。(二)創建優質的返鄉創業環境,構建完整的返鄉創業服務體系。1.營造優質的返鄉創業文化環境。據調研,女大學生是否會選擇返鄉創業與她們所處的文化環境有很大的關系。首先,政府各部門需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優勢,做好網絡宣傳,加強對返鄉創業的正面引導,從而努力推進返鄉創業政策信息化全覆蓋。同時樹立返鄉創業先進典型,做好政策宣傳和解讀工作。2.改善鄉村產業發展環境。鄉村的經濟發展水平、特色產業、人文環境等直接關系到女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意愿,所以,各地政府需借助鄉村振興戰略的契機,改善目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局面,同時,加強農村經濟環境建設,完善教育、醫療等服務保障體系,激活鄉村資源要素,加快鄉村產業發展。3.優化融資服務環境。調查結果顯示,76%的女大學生認為創業資金不足,融資困難是其重要問題,直接影響到女大學生返鄉創業的積極性。所以,政府需構建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鏈接政府、金融機構、高職學院和返鄉創業者,為女大學生返鄉創業打造具體可行的創業融資方法。同時,社會創業投資機構和高校可以設立創業扶持基金,減少女大學生返鄉創業者的融資壓力,提高其市場競爭力。(三)打造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新模式,探索。女大學生返鄉創業人才培養新途徑1.健全返鄉創業教育工作機制高職院校需建立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機制,把返鄉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首先,促進返鄉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科學合理的融合,探索“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跟進性”服務指導體系。其次,高職院校應增強科學規范、統一協調的管理機制,成立由學校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返鄉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教務、學生處、團委各部門的優勢,理順各部門的職責分工。最后,高職院校需出臺返鄉創業相關政策文件和具體措施,調動校內外各種資源,從政策保障、資金支持、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配套服務建設等多個方面務實有效的推進和支持。2.構建返鄉創業課程體系學校應以“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為引領,培養女大學生的鄉村情懷教育。讓更多女大學生們了解返鄉創業政策,自覺自愿的為復興鄉村文化、改善鄉村環境等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其次,建立創業類必修課程和相關選修課程,尤其是加入“三農”相關課程,收集鄉村中的商機、發掘創業項目,進一步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吸引更多的女大學生返鄉創業。最后,開展返鄉創業實踐教育。高職院校與特色農村產業、農村基地對接,讓女大學生們了解家鄉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學習前沿的知識體系,盡可能結合自己的特長與優勢,為家鄉創造更多財富。(四)科學規劃職業生涯,積極參與返鄉創業實踐。1.科學規劃職業生涯,豐富返鄉創業理論。有返鄉創業意愿的女大學生首先要科學的規劃職業生涯,及早明確職業目標,在校期間,積極學習相關“三農”的創新創業課程,豐富自己的返鄉創業理論。此外,應主動參與社會和學校的各種創新創業教育培訓、“鄉村旅游創客”能力提升培訓班等,正確解讀鄉村旅游品牌建設、農業政策、農業補助等內容,著力增強返鄉創業能力。2.參與鄉村實踐活動,提高綜合素質。女大學生應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積極開展和參與鄉村實踐活動。如,利用寒暑假期間實地考察,主動到農村參與社會實踐,面對面體驗創業,利用家鄉的創業政策主動參與到創業實踐活動中去。又如,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尤其是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之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著力搭建了持續發展的創業平臺,女大學生們應將高校的智力、技術帶到鄉村,接受思想洗禮,學習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讓“紅色之旅”筑夢未來,用青春奏響時代華章。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鼓勵女大學生們返鄉創業,引導“智力回流”,完善女大學生返鄉創業優惠政策。可根據女大學生自身獨特優勢實現自身價值,挖掘農村地區潛在的價值和財富,并將所學專業知識與技術轉化為財富,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提高女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自我效能感,從而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振杰,劉彩琴,劉蓮花,池云霞.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陳雨晴.高職院校農村籍學生返鄉創業意愿研究——以湖南省為例[D]湖南.湖南農業大學,2017年.

[3]丁閩江.福建省大學生返鄉創業影響因素及促進對策研究[D]福建.福建農林大學,2018年.

[4]王大將,毛傳雨.鄉村振興背景下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推動機制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年9月第18期.

作者:劉晶晶 甄鳳愛 單位: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