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就業指導課程探究

時間:2022-01-20 11:42:21

導語:高職就業指導課程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就業指導課程探究

1整合就業指導課程和相關人文素質課程,實施全方位人文教育。

高職院校開設的人文類課程諸如英語、數學、兩課、應用文寫作等,這些課程都圍繞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的特點開設,但是各門課程相對獨立,在設置課程的時候,可以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各門課程相輔相成,如應用文寫作課程可以與求職簡歷相結合、社交禮儀可以與求職面試相結合,以學生誠信、合作、責任、敬業等職業人文知識為基礎,加強整合,全方位滲透人文素質教育。

2引入企業文化,促進人文教育面向社會。

高職院校具有與其他高等教育類型所不同的特點,即職業性、技能性和應用性,因此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課程也應當融入其特有的職業特點。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內容的企業文化中不乏豐富的人文內涵,如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等。與企業文化相結合的基于人文素質的就業指導課程的開展,學生將很快適應企業文化,融入企業,養成企業所需的嚴謹、規范、責任特點,而不是“過關即可”與“六十分萬歲”。所以,在高職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中融入和借鑒企業文化,能縮小高職生人文素質與企業文化要求上的距離,實現高職畢業生就業時對接的“零距離”。

3完善就業體驗制度,搭建學生就業元認知,促進人文素質教育面向實踐。

就業體驗制度是指學生在學習期間,到企業進行一定時間的職業勞動生活體驗,主要目的就是學生在企業體驗的時候加強職業認知,形成職業人文價值觀,進而了解就業出路。它與高職學生的實習是不同的理念。實習注重的更多是職業技能的熟練和掌握,而就業體驗更多的是職業素質的體驗。就業指導課程在開設的過程中,可以嘗試與優秀企業合作,通過短暫的就業體驗,與多種企業文化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了解企業的價值觀和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更好地吸收和消化企業的人文內涵,實現就業指導從課堂走向市場。

4規范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提升高職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性。

目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真正的普及面和普及實際還不夠準確,有的高校甚至在學生尚未清楚自己的專業的大一學期就全面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設計,這樣,導致很多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缺乏實踐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就業指導課程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促進大學生就業。就業指導課程在高職院校中普遍開設在大二學期,內容涉及到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求職技巧、簽約方法、法律援助等相關知識。相比于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更像是一種持續性的就業激勵和指導,它是一個人一生職業發展道路的設想和規劃,是一個對就業的一種長遠思考,對人生的深入領悟。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僅包括他的專業知識,也涵括他的個好、人文素質等。

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一般包括認識自己、認識職業、目標選擇、生涯規劃等方面,學生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別人(家人、同學、老師等)對自己的評價,同時也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就業環境,如企業專業需求、企業價值觀等,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提高自己全面素質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使得就業指導和人文教育的內化更加具有時效性。總之,基于人文素質教育的高職就業指導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充分認識到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就業價值觀,提升學生的持續就業能力。

作者:葛文鑫單位: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