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農業院校大學生就業論文
時間:2022-06-12 03:36:39
導語:高等農業院校大學生就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大學生就業一直以來都是熱議的話題,特別是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749萬人,農業高等院校由于農業行業特點及社會的認知等因素造成學生就業困難更大,作為農業院校輔導員,關心學生成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指導和幫助學生克服和解決就業心理問題等,是輔導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輔導員必須高度重視并認真落實的一件關系學生未來發展、成長、成才的工作。
1大學生主要就業心理問題
1.1就業期盼值過高
農業院校有的大學生把贏得現實生存機會與個人遠期奮斗目標混為一談,擇業時總是把目光投向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期盼值過高,抱有“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的觀點,當然會錯失許多就業的機會。
1.2過分自卑,保守
有的畢業生過分自卑,常常放大自己某方面的缺陷與不足,這是農業高校部分畢業生普遍存在的一種消極心理。很多同學自卑是因為出生在農村家庭而引起自卑,害怕用人單位看不上他們,也有一部分畢業生因為專業不好而自卑,還有一部分畢業生缺乏社會競爭意識,到了人才市場或者是招聘會上,本來可以一試鋒芒卻總是退避三舍,不去自薦,過分謙虛,擔心被別人嘲笑,這些心理問題往往使得他們錯過可能就業的機會。
1.3盲目自負
還有一些畢業生在招聘的過程中總是不斷地向用人單位自薦,“我一定可以勝任這個職位”,“我覺得我能行”,“只要公司需要,什么都能干”。畢竟自己還沒有在這個崗位上真正的工作,這么肯定總是顯得有點夸大、自負。
1.4假扮完美
還有一些畢業生為了在應聘時贏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大搞“虛美”和“隱惡”,很明顯就可以看到的一些不足,面試時“假話”“、違心話”滿天飛。
2就業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2.1個人因素
2.1.1個人能力的缺乏。因為我國傳統教育的原因,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考上大學后沒有明確的目標,對大學學習、工作、生活的認知還比較懵懂,對未來的人生就更談不上規劃,大學畢業后迷茫了,等到就業面試時才會發現在大學里一無所學,真正步入職場時才發現自身存在種種問題。2.1.2現實問題的困擾。有的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會考慮各方面的現實問題。比如說地域要求距離家近,工資待遇要求高,發展前景要求好,個人發展空間要比較大等等。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往往不盡如人意,過多的現實考慮,往往導致無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2.2學校因素
2.2.1專業設置限制的因素。隨著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尤其是農業院校的專業更為局限。社會對人才素質、能力等各方面需求層次的變化,高校學科體系發展、專業設置以及課程體系的編排等等,已經相對滯后于社會發展及社會需求的變化,往往會出現學科體系發展、專業課程的教育不能與社會對人才需求相配套。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成為畢業生出現就業心理問題的因素。2.2.2學校就業心理指導不到位。一些高校重視就業率,重視分析造成就業率低下的原因,對畢業生就業遇到的心理問題重視度不夠,尤其是針對農業院校,往往忽略對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疏導和指導,很少召開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指導諸如此類的輔導講座,而即將步入社會的畢業生可能由于找工作壓力過大,對未知的迷茫等各方面的不適應導致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2.3社會因素
2.3.1用人單位存在歧視。當前,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往往存在很大的歧視成分。相當一部分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總是“有工作經驗的優先”、“男性優先”、“985,211高校畢業生優先”等等,這樣便限制了很大一部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用人單位這樣那樣的歧視,勢必會造成畢業生的心理壓力,產生心理問題。2.3.2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有著很好身世背景或是家庭條件的畢業生,在家人的幫助下,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份工作,而對于大多數普通畢業生而言,找工作只能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這樣對比的結果,勢必造成很多畢業生心理的落差,加上一次次求職的失敗,心理負擔的不斷加重,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3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具體措施
3.1政府社會方面
要加大力度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為農業院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與此同時,出臺相關政策和鼓勵就業的措施,特別是在落實用人單位歧視問題的政策和措施上,真正營造公平就業的良好環境。
3.2學校方面
農業院校要重視畢業生就業心理的指導和疏導,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采取措施,如通過召開座談會、講座、心理輔導、案例分析等方式,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還可以針對畢業生的需求,為同學們提供就業信息,廣泛邀請用人單位來校,組織召開大中小型專場招聘會,幫助同學們順利就業。
3.3學生自身方面
3.3.1樹立競爭意識,保持自信、耐心和韌性。大學生必需培養自己的競爭意識。首先要自信,要做好面臨就業失敗的準備,并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其次要保持耐心和韌性,要充分認識到事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求職只是自己事業成功的第一步,堅持一定會成功。
3.3.2充分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畢業生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同時也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畢業生需要充分認識自己,明白自己可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能把什么干好等問題,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先就業后擇業,避免眼高手低和好高騖遠。
3.3.3積極樂觀向上,自我心理調節。就業問題不是單一性的影響因子,是多方面綜合的影響因子,畢業生不能因為一次兩次的求職失敗而喪失信心,應該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通過自我調節、自我認知等方法,強化心理認知和增強抗挫折的勇氣和能力。
3.4正視心理問題,避免諱疾忌醫
畢業生一旦在就業求職中,經受不起一次次失敗的打擊,產生對社會、人生失望或逃避、厭世的精神狀態,一定要正視心理問題,切勿諱疾忌醫,要積極尋求專業心理醫生或心理教師的幫助,盡快走出心理困境。
作者:溫娟 單位:山西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上一篇:音樂在藝術體操教學中的運用
- 下一篇:S3R電路優化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