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雙語教學對策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9 09:09:00

導語:高等院校雙語教學對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院校雙語教學對策分析論文

一、中國高等院校雙語教學發展情況

中國高等院校雙語教學是適應經濟社會全球化,擴大對外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交流的迫切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從教育主管部門看,主要與教育部的四個文件有關:

一是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1]4號)。該文件指出,“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對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以及為適應我國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專業,更要先行一步,力爭三年內,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暫不具備直接用外語講授條件的學校、專業,可以對部分課程先實行外語教材、中文授課,分步到位。

二是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2005]1號)。該文件指出,以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提高大學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高等學校要全面推廣和使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成果,大力推進基于計算機和校園網的大學英語學習,建立個性化教學體系,切實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以非英語通用語種作為大學公共外語教學要求的院校和專業,也要根據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推進改革。

三是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該文件指出,鼓勵開展雙語教學工作,有條件的高等學校要積極聘請國外學者和專家來華從事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工作,鼓勵和支持留學回國人員用英語講授專業課程,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能力。

四是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A:有實施雙語教學的激勵措施和政策;適宜的專業特別是生物技術、信息技術、金融、法律等雙語授課課程比例≥10%,教學效果較好;其他專業能積極實施雙語教學。B:重視并積極實施雙語教學;雙語授課課程達到一定比例。將“雙語教學”課程界定為“雙語教學是指將母語外的另一種外國語言直接應用于非語言類課程教學,并使外語與學科知識同步獲取的一種教學模式”。并給出了具體的指標,要求用雙語授課課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語授課課時達到該課程課時的50%及以上的課程(外語課除外)。

自教育部推動雙語教學以來,全國高等院校雙語教學迅速發展,各高校在師資培訓、經費資助,教師進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特別是在開放程度較高的北京、上海等部分高校得到了推廣,特別在經濟、法律、醫學等學科雙語教學成績顯著。許多高校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部分本科生,采用獨立的教學培養計劃,在入學第一年,與普通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系統學習基礎課程的同時,強化英語課程的教學,其后開設的專業基礎及專業課將使用英語教材和英語課件,用雙語或全英語講授,并將邀請3~5名外國專家講授部分專業課程,學校通過與國外大學、公司的合作,積極為學生創造到國外學習一到兩個學期、進行交流,以及到公司實習的機會,學生在國外大學所修的學分將計入總學分。畢業論文用英文撰寫、英文答辯。據調查,一些有較多國際留學生的專業和院校甚至采用全英語教學。據有關資料,全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007年97門,2008年100門,2009年達到152門。

二、中國高等院校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雙語教學在中國高等院校得到迅速發展,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

第一,對雙語教學必要性與可行性的爭論。從必要性看,一些教師認為,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工作并不與英語打交道,英語學習實際效果不大。據某校對雙語教學學生的調查,2002年有142名同學,83名同學認為有必要,51名同學認為沒必要,8名同學認為不好說。2003年有246名參與,170名同學認為有必要,56名同學認為沒必要,20名同學認為不好說。從可行性看,雙語教學氛圍營造不夠、雙語教學效果的評價、工作量衡量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對雙語教學認知的偏差影響了雙語教學的開展。

第二,雙語教師嚴重不足的問題。高校雙語教師嚴重不足已經開始制約雙語教學的改革。雙語教師來源只有兩種,一種是英語專業教師去學習專業課,從事專業課雙語教學,另一種是英語較好的專業課教師去提高外語水平,來講授專業課程。一些教師懂得專業知識,而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英文課教學能力有限;一些老師只懂得如何教授外語,但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擔任雙語教學的教師絕大部分沒有出過國,即使去過英語國家,也是時間很短,難以用英語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影響知識的傳授。

第三,雙語教材選擇問題。在雙語教學中選擇合適教材確實很難。現在雙語教材的選擇來源共有三種。第一種是原版教材(影印),這類教材對于本科生來說學習難度較大,而且價格較高。第二種是自編教材,由于是雙語教師編寫的教材,教學的針對性較強,內容更新較快,但文字表達可能欠妥地道。第三種是使用中文教材上雙語專業課程。

第四,學生接受能力的問題。雙語教學要求學生不僅懂得英語,還應掌握以英語表述的相關知識結構,而學生的語言能力不統一,即使通過四、六級英語考試的同學,也難以真正用英語去思維,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效果欠佳,也對雙語教學失去信心。

三、促進中國高等院校雙語教學的對策

第一,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領導要重視雙語教學,為雙語教學營造良好的氛圍與條件。雙語教學畢竟不同于母語教學,教師要借助多媒體、網絡等設備補充教學,吸引學生的積極性,但一些學校沒有多媒體教室,一些即使有也難以上網或者軟件落后,難以播放視頻、電影片段等教學資料。高校各級領導應高度重視雙語教學,并要責成學校專人負責雙語教學,對于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要協調各教學單位盡快解決。

第二,建立激勵機制,加強雙語教師的師資培養。從本人實踐看,我擔任2個班每周4節課的雙語教學,假期和業余時間都花在上面,備課任務繁重,不僅要正確理解原教材內容,而且還要用外語表達傳授給學生,非常辛苦,學校應建立激勵機制,對雙語教師的薪酬給予適當補貼。同時,為雙語教學的教師創造機會去國外或國內其他院校去進修學習,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教學水平。

第三,選用合適的雙語教材。能否上好雙語專業課程,教材的選擇極為重要。首先應精選原版教材,對重點難點的知識點加以中文注釋,最好附上專業詞匯表;也可選擇中外作者合作出版英文教材,同時附上專業詞匯表;也可選擇自編教材或中、英文教材并用。在選擇專業課程教材的同時,應征求學生的意見,因為他們有權利參與選擇教材,只要他們選擇就說明他們對此本書感興趣,有能力去閱讀、去預習。那么,雙語教師所做得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幫助他們引導和鼓勵他們去正確理解原文。

第四,對學生進行多方面評價,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自信心。由于各校生源不同,學生的外語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用雙語授課時,要根據所講課班級學生的語言基礎和能力及課堂反應的情況來決定外語的使用比例,同時還應經常通過考核、談話、網上答疑等方法來了解學生對本課程雙語教學的認可度和接受力,對于知識的難點和重點應考慮用中文重復,以加強學生對教材的正確理解,達到較好的雙語教學的效果。可以適當提高專業英語的課時,并且盡量為學生提供聽、說、讀、寫的機會;可以模擬對外貿易環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貿易主體,圍繞商業談判的不同階段,用英文參與討論,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處理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芬:參加“2008年全國雙語教學示范課及教學研討會”的幾點體會,2008,12月

[2]高俊山: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與申報體會.2009年全國雙語教學研討會

[3]張紅霞李平:論雙語教學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中的應用.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4期,2009年7月

[摘要]論文探討了中國高等院校雙語教學發展情況,指出雙語教學中存在認識問題、教材問題、師資問題和學生能力問題。為推進雙語教學發展,應正確認識、領導重視、教材建設、建立激勵機制等方面為雙語教學創造條件、營造良好氛圍。

[關鍵詞]高等教育雙語教學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