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心論文

時間:2022-01-22 03:30:00

導語:探求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求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心論文

摘要:高校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其工作內容龐雜。本文主要論述了高校輔導員應以突發事件預防、大學生涯規劃教育、大學生黨建工作、大學生特殊群體成長為工作重點,并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工作重點

一、建立突發事件的預警機制

輔導員是高校戰斗在“一線”的學生工作者,肩負著管理學生和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的重任,應高度重視對突發事件的預警工作。大學校園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而這個區域又不是孤立、封閉的“院墻教育”,它的安全穩定一定會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以及國際政治風云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除此之外,身心疾病、感情挫折、人際交往、學習就業壓力、經濟困難等問題導致大學生的心理危機,以及日常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這些都極易引發大學生突發事件。突發事件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對大學生突發事件建立預警機制。首先,從心理層面入手,進行心理健康測試及評估,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對心理問題的及早預防和干預,有的放矢地拓展延伸到每個學生心理的各個角落。另外,還要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充分發揮“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的功能,及時預防因心理問題而引發的大學生群體突發事件發生。對超過穩定和安全范疇的突發性細微事件進行動態監控、超前防范,防止和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的擴散式爆發。其次,發揮學生干部的“信息員”作用,盡早掌握惡性事件苗頭,并多與學生溝通把突發事件控制和消弭在萌芽之中,避免個體突發性事件向群體突發性事件的過渡。

二、加強大學生涯規劃教育,促進良好學風形成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貫穿學生大學生活的整個培養過程,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積極提升自己。使學生的思想意識從“我能干什么”,“我會干什么”“到“我應該學什么”,“我現在怎樣學”的現實型轉變。最后,通過大學生涯規劃教育,實現個體在大學期間的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符合自己的興趣和能力、符合社會的需要的計劃和目標,使學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形成一種爭先恐后、時不待我的良好學習氛圍,最終對學生個體產生的指導、激勵、約束和規范作用。

三、做實學生黨建工作,促進良好校風、班風形成

首先,做好積極分子的選拔、培養工作。從新生入學教育抓起,將一批已遞交入黨申請、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成績好、群眾基礎好、有培養前途的學生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同時通過“壓擔子”、“交任務”加強實踐鍛煉,使他們在政治上盡快成熟起來。

要求學員珍惜學習機會,把理論學習和專業學習相結合,使理論學習成為專業學習的不竭動力,發揮他們同學中的率先垂范作用。

其次,嚴把學生黨員的組織發展和轉正關。要求擬發展對象絕不允許有不及格現象,成績排名要在班級前列,通過嚴控擬發展對象的學習成績給學生一個信息,學習成績差絕不發展。對于預備黨員在預備期內,如果有不及格現象,我們報請上級黨組織延期轉正,以黨員的學習成績帶動分院的學風建設。

再次.嚴格執行組織發展制度,注意把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學習情況、一貫表現和關鍵時刻的政治態度、群眾民主評議和分團委“推優”以及任課教師的意見加以綜合考察,注重工作和學習方面的整體表現,絕不“帶病”發展。

最后,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大良好校風、班風示范效果。在學生黨員中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活動,要求每一位學生黨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爭當優秀大學生,努力營造“人人上進,個個爭先”的良好氛圍。

四、關注特殊群體成長,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對于大學生中的不同特殊群體,我們要針對他們群體的特點,分別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指導。對于經濟貧困的學生,我們應從社會、學校出發建立資助系統。通過“綠色通道”、獎學金、助學貸款、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等措施,給予貧困生以經濟上的幫助,并從精神上的給予貧困生關懷與安慰,緩解部分貧困生的由于經濟上的困難而帶來的各種壓力。對于“貴族”、逃課、學習困難的潛能生群體,輔導員在工作當中應建立健全教育引導系統,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問題,引導“貴族”學生勤儉,引導愛睡覺逃課潛能生群體增強組織紀律觀念。豐富校園內部的網絡資源,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分散網絡成癮學生投入網絡的經歷,將學生從網絡聊天、網絡游戲脫離出來。對學習困難群體,輔導員應積極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任務,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并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充分認識自己,正確激發和引導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在心理上幫助學習困難生克服畏懼、厭學、自卑的心理狀態。積極引導心理障礙大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之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有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生就能學會自我調整、自我診治。充分利用心理咨詢機構,為疏導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提供方便和保障。輔導員還應該加強自身的建設。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不斷參與培訓,努力實現對特殊群體的心理教育從職業化走向專業化。

參考文獻:

1.馬賓,大學生群體突發事件預警機制構建模式域度分析,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年7月;

2.王希蓮張洪方,從解決學生實際問題出發,談增強大學生特殊群體教育的實效性,科技信息,2009年4期;

3.崔慶波,大學生學習目標的引導與學風建設3高校輔導員學刊,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