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英語聽力教學
時間:2022-03-09 03:59:00
導語:議英語聽力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獨立學院是近年來在我國高校領域誕生的新事物,是專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教育部對獨立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原則是“積極支持、規范管理”。由于招生和辦學體系的不同,在獨立院校的教育中凸顯出與一般普通高校不同的特點。而聽力課程是本科生基礎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其程度的高低將影響學生的英語交流。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化以及教育多樣化的發展,獨立院校成為教育系統中一個新的發展體。相比于傳統的大學院校,高職高專院校,獨立院校更有其自生的特點。獨立學院實施本科層次學歷教育,主要開設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招生時,獨立學院通常要列入高校年度招生計劃,并適當降低錄取分數線,在本科三批中進行錄取。因此,這部分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態度、認知程度上都有其自身的特點。筆者從事獨立院校英語教育已將近五年,對針對此類學生的聽力教學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現從學生學習特征以及聽力課程的教學方面來進行初步探索。
二、獨立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特征
2.1學習特征
2.1.1學生水平不高
在聽力教學過程中,基礎水平對聽力的理解影響較大。這其中就涉及到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文化底蘊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就拿英語發音來說吧。筆者所處的獨立院校招收的學生主要來自珠三角洲,受到粵語的影響,許多學生在發音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普遍來說英語音標中的/r/和/l/,/s/和/θ/,/z/和/ð/等,經常就會出現學生把right寫成light,把sick與thick弄混淆。這說明在學生除了要克服方言所造成的影響外,還要加強語音的練習。又如以下這篇聽力材料:classinBritainandAmerica,在不理解英國和美國教育知道的情況下,就會對整個聽力材料的理解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多鼓勵學生通過閱讀等各種途經開闊學生的眼界,擴充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2.1.2學生自主性不夠
“元認知”是美國發展心理學家Flavell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元認知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有關認知的知識(元認知知識),二是對認知的調節(元認知調控)。元認知知識主要有三類:1.個體元認知知識,即學習者關于自己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者之間的比較以及對人類認知心理的看法等方面的知識。2.任務元認知知識,即學習者對于學習任務的本質,學習任務的要求、標準及難度等方面的知識。3.策略元認知知識,即關于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及其有效運用的知識。元認知調控包括計劃、監控、調節和評價。在聽力教學的過程中,元認知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高低。學生是被動的來聽英語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具備良好的心態,聽力效果可見一斑。
2.1.3實際運用能力較弱
美國語言學家M.W.River指出,外語學習中45%的信息來源于聽,30%源于說,16%源于讀,9%源于寫,可見聽在整個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聽力教學的目的不是一味的聽,而是在聽力能力提高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說,讓聽和說想結合以達到交流的目的。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學生缺乏把聽和說相結合的能力。在聽力材料中聽到的一些實用的俚語或者是日常交際過程中慣用的說法,學生不會現學現用,不能以聽為依托,把說、讀、寫、譯聯系起來運用。
2.2針對此類學生聽力課程的特點
2.2.1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有幾個方面。首先,要通過有效的途經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的積累。其次,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預習抓得好,就學得主動,課堂效率就高;相反,如果預習抓得不好,就會學得被動,課堂的效率就低。做好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聽課效果,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在預習中不僅要動口、動腦,還要動手。他們要通過查閱各種學習工具來獲得有效信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
2.2.2課間操作
2.2.2.1選擇難易合適的錄音材料
聽力材料選擇的好壞一定程度上影響聽力的效果。難度適中,即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選擇難易程度適合的材料。材料難度太大,會讓學生喪失信心、失去興趣,產生厭惡感;過于簡單,易盲目樂觀、缺少壓力,不利于提高。可以從三個方面把握難度:①語速快慢;②篇幅長短;③題材和體裁。在語速方面,可以從易到難,先從簡單的英語對話開始,或者是從簡單的數字聽力開始,一步步有計劃的加深難度。其次,學生如果一開始就接觸非常長的錄音材料,就會抓不到重點。因此,可以讓試著剛開始的時候讓學生一段一段的練習,歸納出每一段的大致內容。同時,學生比較熟悉的是一些談到與他們日常有關的材料,在stepbystep這本書中,有些章節學生容易理解,但是有些學生就感覺到生疏。可以采取讓學生做好充分課前準備的方式讓學生慢慢了解。
2.2.2.2課堂組織和節奏的把握
一般的聽力課程安排可能就會跟著教材的安排來安排,可是經過一些試驗后發現,這種情況下老師處在一個非常被動的境地。如果讓老師發揮最大的能動性?其實不妨把材料內容相關的錄音放在一起,老師通過各種方式把這些材料銜接起來,讓學生在某個時間段接觸同一題材的內容,這樣的話也便于老師和學生有更多的互動,也方便老師在聽完這類材料和引導學生進行口語鍛煉,達到聽和說的結合。
2.2.2.3創造認知非母語的聽力環境
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最佳途徑是讓他們直接置身于英語聽力環境之中,多聽勤練。用英語組織教學,盡可能讓學生多聽英語,培養學生用英語直接思維的能力,以排除母語的干擾,以便讓學生形成英語思維的反應能力。在經過這種忘記母語的短暫訓練后,學生就會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2.2.2.4課堂模式和內容的多樣化
聽力課堂不是單一的聽—對答案-反復聽的一個過程,這中間必須結合一些其他的方法。模式主要包括三種:一是“聽——答”:讓學生根據聽力材料作出正誤判斷或者進行性質判斷。二是“聽——重述”,即力求讓學生將聽到的材料一字不差地重述出來,從而訓練學生聽力的精確性。三是“聽——復述”,就是讓學生將所聽到的材料內容較完整地表達出來。在內容方面,可以先激發學生聽的興趣。心理學家認為,興趣可以加強學習動機,增強記憶力,在教學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應選擇豐富多彩的聽力材料,例如聽英語歌曲,看最新英語時事報道,欣賞經典外語電影片段,模仿英語演講等方式使學生保持新鮮感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時候一些頒獎典禮也能讓學生聽的同時學習一下西方禮儀。英語小故事,對話,英美家庭生活習俗,風土人情,文化背景知識以及人物介紹都可以作為訓練材料引入到課堂。同時,鼓勵學生多說,增強他們的自信,這對語言學習者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三、結論
聽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長期慢慢積累的過程。針對獨立院校的
學生,應當采取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材,從培養理解能力入手,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以達到各方面能力的有機促進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孫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探析[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
[2]NidaE.Selectivelistening[J].LanguageLearning,1953,4/3-4,4/3-4:92-101.
[3]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劉明霞,.聽說結合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3.
- 上一篇:2011小學運動會活動具體安排
- 下一篇:個體道德需要培養的途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