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閱讀存在問題及原因
時間:2022-06-27 07:11:18
導語:高校生閱讀存在問題及原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讀書不僅可以開闊眼界,提高修養,還可以陶冶情操,培養高尚道德品質,提升人格魅力。教育部新課程改革對于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作出了明確規定,并增加了推薦閱讀書目的數量。可見,落實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課外閱讀不失為一條重要的途徑。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覺閱讀習慣,不僅有助于課內知識的講解,課堂教學效果更好的達成,同時更能夠激發大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內課外兩種環境,利用兩方面的資源,全方位的感受文化的熏陶。但是不盡如人意的是,從目前大學生的普遍閱讀數量低,涉及內容范圍狹窄。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處在人格塑造和心理發育關鍵時期的他們,這種讀書現狀不得不令人擔憂。
一、大學生閱讀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1、閱讀時間短。為更直觀的了解大學生中存在的閱讀能力差的問題,我們在校園中隨機抽取500名同學,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其中絕大部分同學的課外閱讀時間不足一小時,追究其原因包括:課業負擔較重、就業壓力較大、娛樂方式花樣繁多吸引眼球幾個方面,大多數同學對于課外閱讀未引起足夠重視。
2、閱讀目的性頗有偏離。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位于大學生閱讀目的榜首的是“獲得各種有實際應用作用的知識技能”。雖說成才是教育的唯一任務,但是,過于急功近利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閱讀本身的單純目的,也掩蓋了書籍所能散發的內在光芒。這種為了獲取某種實際能力而讀書的短期行為,使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缺少提升個人素質以及對自身全面發展的長遠思考。殊不知,“開卷有益”,書籍所能為我們帶來的寶貴財富有時是不能立竿見影的體現,但它卻能夠不知不覺間與我們的思想精神融合,在你需要時助一臂之力。
二、大學生閱讀對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大學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源泉和重要的推動力,未來的祖國大業和民族興旺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大學生們的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而素質則源于文化修養和其所形成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我們的傳統教育中相對欠缺對人文思想的教育,文化陶冶,也就導致大學生對于中國歷史和傳統民族文化精髓了解頗有不足。面對多元化的文化交融與沖擊,現今的大學校園里做學問,求真知的人少之又少,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也是當代中國社會上浮躁風氣的側面反映。素質教育旨在因材施教,打破后的教學框架束縛,使大學生能夠在相對寬松和自由的環境中全方面的發展,成就綜合素質較高的全方位人才。提高大學生閱讀能力不僅使他們得到了更豐富的知識的滋養和熏陶,閱讀能力本身也是一項高素質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個人能力。目前,諸多高校在教學過程中過分的強調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學生缺乏對精神世界和個人素質的追求,不喜歡讀這一方面的書籍,也是我們國家高校教育目的以及培養目標的誤導而造成的。這種大學生個人思想素質方面的不足,嚴重影響了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因此,改變學生錯誤的思想觀念,激發自身能動性,才能更好的培養和提高個人的全面素質,成為棟梁之才。
三、提高大學生閱讀能力的幾個對策
1、擺正心態養成閱讀習慣。我們要把閱讀視為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的尋找知識的源泉,在書籍的海洋中尋找快樂。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時間來讀書,開始先給自己設定一定的閱讀量,長此以往就能自然而然的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2、采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大學生首先要以學好課內知識為主,課余時間還要參加社團組織的各種活動,因此能拿來自我支配的課余時間十分有限。我們一定要利用好珍貴的課余時間盡量多選擇一些名著或者名人推薦讀物。學而不思則罔,閱讀要和思考緊密結合。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隨時摘抄記錄一些好的文字段落,或者是寫下隨筆感悟,將讀到的知識通過反復思考為自身所用。
3、利用多媒體等創新手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現在,科學技術日益滲透到生活各個領域,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不妨采用廣播、有線電視、校園網等多媒體手段,從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對大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直接幫助。讀后心得、書評作品等通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深受啟發,不僅提高了他們的閱讀品味,也培養了良好的讀書風氣。
閱讀能力不單是學生時代為人們所必須的個人能力,也是人一生發展所不可或缺的。素質教育秉承課內知識是基礎,課外知識為延伸的原則。課內知識永遠無法滿足教育的全面性,也不能夠滿足人們學習工作的需要。必須在瞬息萬變的課外知識中去收集獲取。倘若學生一聲都能具備好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他必將受益終生。
- 上一篇:漢語言文學教學策略
- 下一篇: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情況綜述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