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初探

時間:2022-11-21 10:02:16

導語: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初探

摘要:全球化是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必然發展方向,但如何與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相適應卻是困擾相關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難題。在全球化的發展形勢下,中醫藥高等教育可以說正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特殊階段,如何實現與全球化的聯系與協作是相關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須引起重視的一項問題。本文重點分析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所面臨的機遇以及需要應對的挑戰,進而探討適宜全球化的中醫藥高等教育發展策略,望能夠促進中醫藥高等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現狀;策略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現代化衛生保健領域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同時也是傳統醫學體系中的典型代表之一[1-2]。中醫藥教育走向世界是中醫藥全球化的重要基礎,必須引起各方重視,但在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中仍然存在難以擺脫不合理管理體制機制束縛的問題,中醫藥人才嚴重匱乏。除此以外當前中醫藥院校教育中仍然無法擺脫“中醫人才中不中、西不西”的問題,影響本專業人才的綜合質量。在這一背景下,為面向中醫藥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與人才支持,就必須積極探索將中醫藥引入醫學全球化系統中的方法與路徑。因此,在中醫藥全球化發展的浪潮影響下,高等教育如何適應這一發展趨勢并走向全球化的發展道路,這一問題備受各方人員的關注與重視。

一、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發展機遇

近年來,國家政府以及相關機構逐步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扶持力度,加之我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進而使得中醫藥領域逐步走入全球化發展的嶄新層面,與西方醫學理論的交流、協作也更加密切,這一點通過中醫藥受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中可見一斑。有調查數據顯示[3]:國際社會近年來針對中醫藥專業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中醫藥在國際醫療衛生舞臺上的覆蓋面不斷擴展,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有大量的中醫藥專項合作協議,并將中醫藥技術快速推廣至疾病預防與治療的各個領域中。除此以外,隨著中醫藥國際影響的不斷擴大,中醫藥教育的社會需求也日益增加。有關報道中指出,近十余年以來,國際上的中醫院校和培訓機構逐步成立,不同規模的中醫藥教育在世界各地相繼開展,國際主流教育學界也開始高度重視中醫藥教育的全球化目標實現,大量國家與地區的正規大學中已經創辦了各種類型的中醫藥本科教育專業,中醫藥對外教育也逐步自傳統模式下的散、亂、小狀態向著主流化、規范化、學歷化、本土化的方向繁榮發展。正是由于中醫藥專業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不斷提高,因此對中醫藥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中醫藥高等院校作為面向社會培養并輸送專業性、復合型中醫藥人才的重要陣地,必須做好對全球化趨勢的應對工作,將中醫藥專業的發展作為生命科學領域一個全新的增長點,從而為中醫藥專業的快速發展贏取更加廣闊的前景與市場。

二、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發展挑戰

現階段全球化的發展多局限于經濟層面,東西方文化領域的融合程度仍然比較有限,各個國家與地區缺乏學術專業的交流溝通[4-5]。具體到中醫藥專業發展的角度上來說,當前中醫藥專業所涉及到的國際性科研合作項目較少,所開設課程覆蓋不夠全面,從事中醫藥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加之本專業現代化科學技術建設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進而導致國際舞臺上對中醫藥重要醫學價值的認識還不夠充分與全面,進而也對中醫藥高等教育人才在全球化趨勢下的培養與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除此以外,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從業人員在外語水平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們的外語實力尚無法適應高等中醫藥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導致中醫藥教育難以以多種形式、多種類型的渠道深入開展。特別是中醫藥教育事業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系異常密切,在中醫藥領域中大量的中醫專業術語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哲理,對這些詞匯的理解存在比較大的難度,因此在展開全球一體化教育的過程中難以將這些關鍵詞匯的淵源傳播推廣出去,由于難以秉其全意,從而導致中醫藥關鍵理念的傳播與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更為關鍵的一點問題在于:在推進實現高等中醫藥教育國際化進程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適應中醫藥教育全球化發展的需求,就必須重視解決中醫藥標準化方面的問題。但中醫藥理論客觀上來說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因此即便近年來在中醫標準化進程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進速度仍然比較遲緩,嚴重滯后于教育事業一體化的發展。中醫藥高等教育在理論以及實踐教學兩個部分的標準化建設均存在一定的難度,從而對中醫藥教育國際化以及本土化進程產生了不良影響。

三、中醫藥高等教育全球化發展策略

1.重視對復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養。在積極應對教育教學體制全球化發展趨勢的背景下,中醫藥高等教育必須面向國際市場培養一批具有市場性發展眼光且科學技術水平高的專業性、復合型人才[6]。為滿足這一目標,從專業設置的角度上來說,中醫藥高等院校應當瞄準多元化的發展訴求,促進專業結構的優化與調整,使專業設置與配置更好的為教學、研究、醫學、社會服務。同時,教育教學的整體體制應當自應試模式逐步過渡至素質模式,以此為中醫藥高等院校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動力,使其能夠在國際化發展市場中贏得競爭實力。從這一角度上來說,中醫藥高等院校必須著眼于對師資力量的提升,穩定教師隊伍水平,將外語語言、傳統文化等內容納入教育體系中,使學生對外語語言的應用能力以及對傳統文化內涵的領域得到更深入的發展[7]。

2.在中醫藥高等教育標準制定中體現主動權。在將中醫藥推向全球的過程中,為了實現中醫藥中傳統文化理念與全球醫學領域發展標準的結合,必須著眼于標準化機制的建設。統一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標準機制,才能夠使本專業領域相關的人才流動更加通暢[8]。作為我國醫學領域傳統文化教育中的“精髓”,中醫藥教育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為積極適應全球化發展趨勢,中醫藥高等教育中必須主動制定標準,規范市場,以促進教學質量以及辦學水平的提升。同時,還應當重視對中醫藥專業相關理論的創新發展,將原本生僻枯燥的中醫藥理論應用現代化的語言進行闡釋與融合,從而方便學生對中醫藥知識點的理解。此外,高等院校還應當結合全球化背景下中醫藥理論發展需求,展開標準化的教材編寫工作,嚴格落實已制定標準,從而確保中醫藥高等教育以一種健康且規范的方式積極發展。

3.促進辦學體制的開放化發展。在高校辦學體制開放化發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同時接受東方、西方文化的感染與熏陶,在校園中實現東西方不同科技、學術的交流與溝通。那么,如何促進中醫藥高等教育中辦學體制的開放化發展呢?筆者認為應當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其一,將外資與外智引入教育教學體系中,形成多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達到所謂的不出國門留學的理想狀態;其二,鼓勵有條件與資質的中醫藥高等院校積極探索“走出去”的方法,與國際舞臺上的知名醫學院校強強協作,展開科研、教學等方面融合策略的探究工作,以加速國際化進程。

4.根據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對專業結構進行優化。在中醫藥高等教育體系的改革發展中,必須積極順應全球化發展的趨勢與特點,對辦學觀念進行優化,拓展教育教學事業,以“三個面向”為基本原則,力求能夠在辦學思路、辦學模式、發展定位等方面實現進步。在學科專業結構的優化方面,應當嘗試對中醫藥高等教育體系中的相關專業設置范圍進行拓展,以“大中醫藥”為基本范圍,納入包括藥品、化妝品、保健用品、康復保健、臨床醫療、預防醫學、種植加工等在內的相關產業,著眼于培養可適宜于不同專業需求的中醫藥高等人才,更好地與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市場多向性需求相契合。

5.從醫療體制改革入手培養所需人才。從近年來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發展方向與具體實施方案上來看,中醫與西醫并重發展已成為非常重要的工作方針與基本指導思想之一,同時在有關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文件中明確指出并肯定了中醫藥專業在重大疾病防治、衛生服務、以及公共衛生領域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在全球化經濟發展趨勢背景下,國家政策針對中醫藥專業的發展形勢是非常光明的。在這一背景下,為深化對人才的培養,可關注如下幾點措施:其一,深化中醫藥高等教育人才對“治未病”理論的認識,培養預防專業與中醫藥技術相結合的專業人才[9];其二,深化對中醫藥領域專科型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凸顯中醫藥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意義與優勢;其三,加強對專業交流型人才的培養,使中醫藥與西方醫療理念的進一步融合與協作[10]。

6.正確處理中醫藥教育全球化中現代與傳統的對應關系。中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千百年發展中所蘊含并積累起來的寶貴的醫學財富,吸取了中華民族文化體系中的眾多精華與精髓。中醫藥成果以及中醫藥傳承與發展都深刻地體現了民族特色。但在將中醫藥教育與全球化發展趨勢相結合的背景下,全球化、現代化的技術內容勢必會對傳統中醫藥文化產生一定的沖擊與影響,尤其是對其成果與教育教學經驗、內容所產生的震動及挑戰也是不容忽視的。中醫藥教育事業為了謀求長期的發展,就必須在教育教學體系方面積極面向世界,應對全球一體化的挑戰。但如何才能夠在全新的社會環境以及教育背景中充分發揮中醫文化科學技術的特長與優勢,避免這些特長與優勢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沒,這一點必須引起中醫藥教育人員的高度關注與重視。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在中醫藥教育繼承傳統并傳播文明的過程中,必須以前人的成果為基礎,創造全新的知識與文化,以創造并形成極富民族特色且有鮮活生命力的全新中醫藥科技文化,以實現對自身發展實力與競爭力的提升價值。本文系統分析了全球化發展視閾下中醫藥高等教育工作所面臨的機遇,同時也客觀闡述了在中醫藥高等教育發展中存在的挑戰,進而結合全球化影響,對促進中醫藥高等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策略進行論述,包括重視對復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養;在中醫藥高等教育標準制定中體現主動權;促進辦學體制的開放化發展;根據中醫藥事業發展需要對專業結構進行優化;從醫療體制改革入手培養所需人才這幾個方面,望能夠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

作者:李欣 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

參考文獻:

[1]文庠,薛洪匯,吳勉華,等.全球化視域下的中醫藥院校教育[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20(2):99-102.

[2]劉殿剛,顧赤.全球化視野下中醫藥院校的英語教學[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2):119-120.

[3]官翠玲.中醫藥文化建設路徑探析[J].醫學與哲學,2013,34(21):75-77.

[4]李明月,陳波,王衛,等.中醫國際教育改革的意義探析[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4,36(7):647-649.

[5]劉殿剛,顧赤.全球化視野下中醫藥院校的英語教學[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2):119-120.

[8]李春燕.論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醫文化認同的構建[J].環球中醫藥,2012,5(11):834-836.

[9]鄭文,吳道顯,張麗,等.中醫全球化的困局與抉擇[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2,35(5):55-58.

[10]付萍.探索中醫藥高等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的新思路[J].湖北中醫雜志,2013,35(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