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發展策略探索

時間:2022-02-19 08:38:40

導語:高等教育發展策略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教育發展策略探索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定義以及發展任務目標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是屬于教育學領域層面的概念范疇,可以理解為是高于中等教育的一個階段的性教育過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可以延伸到到中世紀的西方大學,后來經過不斷發展演變分割重組、優化組合,逐步發展構建成突出于其他教育形式的,對專門社會人才進行培養提高,教育教學服務于國家科學領域研究和教育的培養目的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質進步提高,這三個主要社會功能特色(二)我國高等教育所處地位及發展任務目標。我國自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高等教育發展取得了健康高效發展已經具備了值得驕傲的成就,為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提高,走向世界做出了提出貢獻。高等院校教育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體系的專業化學科課程體系,正在為我國高科技人才地培養提高起著推動和促進作用。我國在不斷提高高等院校的科學研究水平和體系規模,有效增強高等教育的社會服務價值作用、深化高等教育結構、化優特色創辦基礎上,提高發展戰略定位和教育質量的根本創新提高。把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提升到新的高度。在高等教育發展中,要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主要發展核心。要高度重視高端人才的挖掘,努力做好專業性人才和高科技人才培養。形成強烈憂患意識加強高等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和體制建設改革,探索出高等教育院校教學規范管理創新模式和教育教學開保障體系制度,并且能夠和企業科研院所聯合辦學,培養出高科技人才。高等院校要充分意識到自身在國家科技振興領域的重要地位,不斷進行學術科研領域的創新。不斷提升發展理念增強高等教育發展服務社會意識,為國家科技文化事業發展起到推動促進作用。此外要不斷深化學科專業設置改革,通過引進競爭機制和加強常規管理擴大綜合型科技人才培養,提升高等院校專業學科發展建設增強社會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更好適應時展變革的現實要求。

二、高等教育發展中存在突出問題及原因

當前,雖然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取得了一些值得自豪成績,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和我國人民綜合文化素質的全面提高,社會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因此高等教育在不斷改革探索、創新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很多現實問題及原因。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一)經費不足制約著高等教育發展規模擴大。經費保障教育是事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充足的經費可以為教育項目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促進研究項目的順利完成。高等教育特殊地位和創新發展現實,經費保障顯得更加重要。調查發現當前很多高等院校已經面臨著著經費不足影響生存發展的困擾。雖然我國用于教育經費的投入的總體數額龐大,但運用到地方院校來說經費投入來源已經不是國家財政機構的投入方式。地方院校為了生存發展,經費來源基本上是收費形式。雖然收取的費用只占學校總體經費的一大部分,但卻引來很多社會的不滿和爭議。在這種現實背景下,地方院校即使再困難也不能再增加費用的收取,因此處在了發展和生存的兩難境地。地方高等院校的發展很大程度受到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比如南方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省份高等院校的外部建設和院校軟件設施建設相對都比較完備,對于那些經濟不發達的中西部院校學校的經費更是陷入極度緊張現狀,發展形勢更是不容樂觀。(二)師資匱乏難以滿足現實發展需要。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本科專科學生的數量激增,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師數量卻沒有增加。為滿足社會需要很多國家重點院校普遍存在擴展規模的現狀,高校的班額、學額數量也不斷增長,導致師生比例嚴重失衡,影響了教育質量的提高。我國高等教育教師的學歷提高一直是個現實難題,教師知識技能和水平提高一直是高等院校培訓部門的工作重點。當前高等院校培養新教師主要是以師徒傳幫帶的形式進行,高校優秀學生在校期間輔助老師進行教學方面業務的處理,在協助老師教育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學識水平和專業能力。同時在幫助老師批改作業打印教案的過程中嘗試著一些課堂教學從老師身上學到一些教學技能,并積累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能,逐漸在老師指導下實現獨立授課最后成長為一名合格出色的高校教師。當然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教師隊伍發展方式,但調查發現有的高校為了解決師資不足困難沒有按照教師培養的程序進行,很多老師今天是學生明天就成了教師。這樣就嚴重影響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和知識能力的形成發展,更不利于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從教育發展規律上來說培養一個高素質的高校教師起碼需要五年的時間。因此嚴格來說高校教師隊伍的知識素養和教學能力基本上是不合格的。很多教師為了適應教學的發展需要也是在一邊教學一邊進行業務進修提高,最后通過參與一些教學科研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經驗,最后成長為高校教學骨干。當前,高校師資發展現狀,使教師難以利用充分時間進行專業化教學方面的學術思考反思重建,構建自身成長發展規劃。從而導致很多年輕教師的未來發展出現很多現實困惑。高校教師成長方式所形成的隱患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高等院校的發展壯大。(三)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格局過快不利發展提高。多年來,我國教育培養的目標都是精英式教育。在向普及教育過渡中缺少一定過程演變,由此引發了很多問題隱患,造成了高等教育的不均衡發展現狀出現。突出特點是教育普及的只是高等院校的數量而整個國家的教育質量并沒有得到廣泛提高,教育發展的形式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改變。現在高校的專業課程體系模式比較繁雜,研究型和教學研究型的專業體系分支較多,培養出的人才素質也是博而不精。尤其對于民辦高校來說,一直倡導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可實際上只是流于形式。到底應該高培出什么樣的人才也只能是含混不清表述不出。此外,高校關于本科學生教學的課程內容并沒用形成統一的標準和文本載體,并且缺人才培養的具體形式。這些都為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發展提高造成不利影響,更不利于國家教育發展的長遠規劃和體系構建。(四)新增高等院校管理不當專業人才培養效果不大。調查發現,當前很多新增高等院校雖然校園功能館室的建設非常完備,但是由于學校師資配比和體制建設上存很很不完善之處,導致教學管理上存在很多問題。使這些學校的教育品質打造和教學特色發展難以有效形成,阻礙了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五)國家教育體制發展進程影響了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我國教育發展一直把對于知識能力構建作為提高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可由于我國高等教育長期以來一直缺乏學術研究科學化和自由化的政策主動權,導致學術發展和教育革新步伐緩慢。在教育發展體制向市場經濟發展轉變過程中,中央和地方之間以及政府部門和高等院校之間的關系一直隨著社會力量的形式變化不斷深刻演變著,使教育體制外的教育形式也在不斷壯大。此外,我國高等教育依然處于被各級政府管轄限制的境地,教育資源配備機制還沒有形成。教育機構管理和教育形式的構建發展依然受到政府部門行政限制。在政府機構未獲取教育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同時,產生了很多違反教育發展正常規律的現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歷史時期,為追求經濟效益引發的教育發展目標偏離教育質量提高核心價值現象,使城鄉之間的教育發展差距加大。教育發展的不公平現象加劇,影響到了高等教育教學品質提高。

三、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策略建議

綜合以上高等教育發展的突出現狀及原因特提出以下提高策略:(一)倡導高等院校多元化辦學方式。隨著我國經濟文化事業的持續發展提高,教育體制也隨之逐漸完備。我國高等教育也要逐步引入市場管理經營機制,使教育資源得到廣泛均衡合理性配置,使教育成果最終服務于企事業機構。企業部門在高質量教育成果驅動下獲取了豐厚經濟效益,就應主動分擔相關專業領域的教育發展所需經費。多元化的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學的形式,對教育結構的發展優化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更是高等教育長期發展的必然需要。因此,國家教育部門要不斷調整辦學多元化扶持政策,積極鼓勵支持各級政府采取自主辦學、聯合社會力量綜合辦學的形式。(二)放寬政策促進辦學權利自主化。當前我國高等院校的辦學機制改革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很多高等院校都進行了合并重組,精減了數量擴展了規模。因此要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對高等院校的宏觀管理機制建設,不斷強化內部管理,使辦學活力和適應社會能力得到增強,適應社會發展的切實需要。在高等院校辦學自主化過程中,人事工作依然是一個突出困惑。由于很長時間一直受到國家計劃型人事制度影響,所以目前高等院校在人事安排上沒有一定自主權。各高等院校要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速學校內部人才合理流動,使教師能夠在廣闊空間發揮自身最大效能,促進教師專業化進程提高教育質量。高等院校要不斷優化人才培養和交流引進環境,使教育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此外,為更好適應社會發展現實需要,高等院校要善于面向社會廣開門路嘗試進行自主辦學。并且不斷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及時調整辦學思路方向,更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三)不斷拓展多樣化辦學形式。當前全民學習型時代已經到來,社會對高等教育人才獲取的方式更趨于多向性。為滿足社會各階層人們獲取教育資源的需求,高等教育要開展多種形式的高端人才培養及培訓工作。把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函授教育、自學考試教育等形式融合起來,形成具有新時代特色的立體式人才多樣性的人才培養體系。(四)強化高等院校內部體制管理。當前現代化的高等教育管理觀念的不斷更新和科學性更強的人才培養體制,已經在高校得以推進。但是高校管理者要把超前的科學管理理念和院校自身發展特色,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充分挖掘高校自身人才資源儲備科學有效地進行人才提高培養和學術的實踐研究。更好發揮社會服務效能,實現自身規劃的各階段任務目標,促進教育質量整體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等教育要想在新的歷史時期獲得更大發展提高,提升教育質量,就必須拓寬經費投入來源加強內部關機機制建設,提高人才多元化培養方向時刻了解社會對人才的現實需求,不斷深化改革拓寬發展思路,才能真正獲得長足的發展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則淵,李海波.高校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發展戰略模式研究.科技與經濟,2006,(3).

[2]周松.全球化時代我國高校發展戰略研究.科技咨詢導報,2007,(18).

[3]田建國.用科學發展觀思考高校發展戰略.中國教育報,2006-02-14.

[4]李樹丞,張佑祥.科學發展觀與高校的發展戰略選擇.中國高教研究,2004,(8).

作者:孫繼周 單位:河南省開封市東京大道中段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