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英語教學滲透感恩教育
時間:2022-11-27 10:07:15
導語:淺談小學英語教學滲透感恩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有著很強的思想性,而英語教材是現階段我國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工具及依據。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教育部對小學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情感教育,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促使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小學生年紀小,愛模仿,同時缺乏社會經驗及判斷能力,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誘惑,思想行為易出現偏差;雖然如此,但小學生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只要教師加以約束,培養其良好個性,在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老師必須要以文道結合為主要原則,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感恩教育,教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現階段,小學英語教材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不僅有行為習慣還有傳統美德,從本國到其他國家,對于這些內容的描寫通常語言優美,且富有感恩教育素材,此外,這些文章生動、具體同時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滲透感恩教育,同時結合教材挖掘感恩素材,再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制定教學計劃,促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學會感恩。例如在學習中西方飲食文化時,教師可以此為主題,向學生提問“What`sforbreakfast?”讓學生以自家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也可以讓學生為父母準備一份早餐,再到課堂同其他學生一起交流、討論。很多學生可能準備的并不豐盛,僅是一杯牛奶和一塊面包,但這份早餐卻凝聚了學生的一份感恩;讓學生使用英語將這個場景表達出來,既鍛煉了英語口語,又促進了感恩意識的形成。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英文問候語,為學生設計一段容易記憶的語段,這些語段容易記憶,感恩教育的目的已達到,學生也提高了英語能力和人文素養。
2在實踐活動中滲透感恩教育
小學生的特點是年齡小、心理不成熟、愛玩,因此一直將學生拘謹在教室里,會將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消耗殆盡,更不用說感恩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踐行感恩教育。俗語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因此,教師要帶領小學生走進社會,體驗生活,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會感恩。例如:帶領學生去敬老院,去接觸一下孤寡老人,現在的敬老院雖然各種設備齊全,又有專人照顧老人家,但是老人缺乏親人的關懷、愛護,老人們將一輩子的情懷都奉獻給了社會,他們更應該得到學生的關愛和感謝。另外,母親節、父親節為父親、母親親手制作一份禮物,為清潔工人送上一瓶水等,這些都是感恩活動,通過參與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感恩。
3在情境中滲透感恩教育
以新課標要求為教學原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重視體驗性教學,小學英語教學不能一味的給學生展現枯燥的語言符號,更應該創設情景,讓學生對英語加深理解及感悟。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其心理特征為依據創設情景。相關學者指出:小學生階段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為主的,因此在設計課堂時就應該進行感恩情景設計。教材為老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情境,教師應給以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及重點為依據,營造一種教學氛圍,同時在教學中加強感恩教育的滲透。例如在學習動物和水果等新單詞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或圖片將真實的事物展現出來,使學生更直觀的認識事物,激發學生好奇心,貫穿感恩的思想。此外,感恩教學設計時要觀察學生的內心世界,所創設的情景必須能引起學生共鳴,例如在正式開講前,通過播放英文音樂來營造氣氛。
4做好榜樣直接滲透感恩教育
老師在小學生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小學生甚至不聽家長的話也會聽從老師的話,也更善于模仿老師的行為,因此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直接在學生面前展示了自己的修養與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這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正所謂“言傳身教”。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做到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禮貌用語,手勢、眼神等要對他人展示出尊重,使學生養成感恩的傳統美德。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離不開問候語,問候語能夠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同樣,老師的一句禮貌語會使學生感到親近,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或做某件事成功時,老師的一句“youaregreat!”對學生來說有多種重要,這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當學生失敗時,老師的一句“youtryagain,youcan!”是對學生失敗的勸慰,鼓勵學生失敗不可怕,你能行。此外,體態能夠很好的展現感恩教育,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很多情感方面的交流是通過面部表情和高低聲調這些非語言來傳遞的,由此可見,體態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極為重要。在英語教學課堂上體態語言運用的得體,會使感恩教育更豐富、更深刻。這種體態語言對性格內向的學生更有效,當他們接收到老師贊許的目光,欣賞的微笑時,使學生獲得了愉快的同時增強了學習信心,長久下來,學生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懷與愛護,在課堂上就會活躍起來。這也是“真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的最好體現。
5結語
培養小學生感恩精神是每位教師應該關注的重點,也是素質教育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在實際教學中樹立榜樣精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有效的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為國家培養出更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超.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感恩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1):44-45.
[2]吳思靜.小學英語教學中感恩教育滲透[J].教書育人,2017(20):78.
[3]張璐.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行動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7.
作者:馬玲 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朱湖實驗學校
- 上一篇:4D打印技術在特殊教育的運用
- 下一篇: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要素與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