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幼師鋼琴教學創新路徑

時間:2022-01-01 09:54:48

導語:試議幼師鋼琴教學創新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幼師鋼琴教學創新路徑

一、幼師鋼琴教學所具有的實效性

幼師所面臨的是,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所以要充分的考慮孩子在學習時的接受能力。這一點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鋼琴教學上比較明顯。由此看來,鋼琴教學的效果,也表現在學生在鋼琴的基本知識上的認識。學生的自彈自唱、即興發揮的能力中,也能體現出鋼琴教學的效果。比如:孩子在音律活動、音樂游戲活動以及音樂歌唱等一些活動中的表現。除此之外,當學生自身所具備的審美能力、創造美的意識、自主學習能力等,也能處分體現出幼師鋼琴教學的有效性。老師應該具有展示和發掘鋼琴教材中,所具有的情感和內涵。與此同時,還要留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而能夠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

二、幼師鋼琴教學在改革中所采用的具體措施

第一,完善鋼琴教學的評價方式。傳統的鋼琴評價,在每個學期的期中和期末展開。其鋼琴考試的基本內容是,學生演奏一首練習曲和一首樂曲,演奏完后老師當場給出分數。運用這種考察方法,僅僅能考察到學生在演奏技術方面的掌握情況。運用這種考試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但是它還存在一些缺陷。這種考試方式,考察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狹窄,同時考試的形式比較單調。運用這種考試方法,在檢查學生關于鋼琴技能、鋼琴知識的掌握程度上會比較片面。同時,學生在考試上還比較容易產生錯誤的思想觀念,如:培養鋼琴的演奏技能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但是,老師進行鋼琴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鋼琴演奏技能。所以,鋼琴課的考試評價,必須涉及到多個方面。其一,要考察學生即興伴奏的能力。老師對于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的考察,是讓學生給同學的聲樂彈奏鋼琴的伴奏。其考試的分數和評價,由聲樂老師和鋼琴老師共同作出。運用這種考試方法,不僅解決了難找聲樂伴奏的問題,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伴奏的實踐機會。同時,也從多個方面考察了學生在鋼琴伴奏方面的能力。通過期中、期末的考試,還能夠督促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已經學到的基礎知識,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許多實踐機會。其二,把視奏融入到鋼琴演奏的考試內容中。在原來考試的內容的基礎上,把視覺考試也融入進去,能夠有效地檢驗學生在演奏和視奏中的能力。不僅能夠對學生的演奏技術進行檢查,同時還能檢驗出學生短時間中,在鋼琴技術和樂曲風格上的綜合能力。第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老師在進行鋼琴教學時,所教授的學生對基礎知識有不同的掌握層次,同時他們也有著不同的個性。因此,老師在鋼琴的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其一,老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要具有靈活性。鋼琴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很多,比如:發現法、練習法、比較法、講授法、演示法、視奏法以及模仿法等。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所教的學生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比如:《雪絨花》這首曲子,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此時老師可以運用視奏的教學方法,給學生講解這首曲子。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學習鋼琴的欲望和好奇心,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興趣,提升學習鋼琴的效率。其二,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比如:人教版所出的《鋼琴·風箏》教材中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但是這并不代表著可以照搬全超的運用這本教材。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化差異。這就要求老師在進行鋼琴教學之前,認真仔細的研究教材,并對教材進行整合。其三,對于學生的個性差異,要給予足夠的尊重。老師在進行鋼琴教學時,要善于發現并挖掘學生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在教學中運用差異性的教學方法,按照每個學生所具備的特征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能夠保持放松的狀態,不會存在什么壓力。同時,能夠在學習中更好的表現自己。第三,在教學模式上做出創新。可以在傳統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中,融合集體和小組教學的形式。同時,帶領學生去參加一些和鋼琴相關的活動,如:學術講座、音樂會等,增加鋼琴教學和實踐結合的機會。在重視鋼琴技能培訓的同時,也贈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使鋼琴基礎所具有的共性和實踐中具有的個性結合起來。

三、總結

目前,在幼師鋼琴教學中還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然而,這種鋼琴教學方式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采取改革措施,如:完善鋼琴教學的評價方式、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在教學模式上做出創新。

作者:李欣桐單位:貴州省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