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鋼琴教學中“傾聽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10-28 10:16:06
導語:少兒鋼琴教學中“傾聽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傾聽習慣”的培養
“傾聽”是人獲取知識和有效交流的途徑之一,從小培養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傾聽”習慣,對于學生學習音樂和學習其他課程均有良好的作用。培養“傾聽習慣”也是培養“音樂聽覺”能力的前提基礎。為了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傾聽”習慣,我在課堂里嘗試了這樣一個做法,即:每當我講完一句話或者一個知識點后,讓學生立即重復我剛才講話的內容,要求是一字不差而不是描述大概,比如:一句話有20個字,那么我要求他們把20個字重復完整,我要判斷學生在聽課時的“專注程度”和課堂記憶力;如果他們在課堂里能夠時刻集中注意力,時刻緊跟教師講課的思維和邏輯,那么,他們的聽課就是有效的,學習結果也將是有效的。我尤其重視對學前兒童的訓練,我認為,學前兒童在入學前如果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傾聽習慣”,它不僅僅是受益于學習音樂方面,而是廣泛地受益于其他課程的課堂學習,這一點得到的了家長的認同。實踐證明,這樣有意識的長期訓練,不僅能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傾聽習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做事的細心性。“傾聽習慣”同樣對于學習鋼琴技術很重要,比如從開始學單音就要養成一個聽“音準、長短、音色、均勻性、顆粒性、連貫性、節奏的準確性以及踏板的運用”等方面的習慣,這對于提高鋼琴演奏的藝術性具有重要的的意義。
二、“傾聽能力”的培養
有了良好的“傾聽習慣”,并經過一個長期的堅持訓練,就可以提高“傾聽能力”。因此,我要求學生在學習鋼琴時要養成一個良好的“聽音”習慣,這里的“聽音”包括許多方面的內容:首先是聽“單音”的固定音高,其次是聽這個音的“音色”,因為不同的觸鍵方式就會產生不同的音色,進而培養他們的“內心聽覺”。學生在音樂課堂里要從“單音”開始,經過長期的科學的訓練,使他們從小形成準確的“固定音高”的聽覺能力,才能逐步訓練他們準確地聽好音的質量,如“雙音”“和弦”是否整齊,“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是否均勻并具有良好的顆粒性,“連音和跳音”是否有區分且符合要求,“樂句”是否具有良好的連貫性和歌唱性,“節奏和節拍”是否準確且具有很好的表現力等等,這對于他們學習器樂和聲樂以及以后的音樂創作都會受益終身。有的學生在演奏時只停留在彈奏“音符”表面上,不會留意“音的質量”,因此就沒有一定的音樂表現力,聲樂學生也只是學會了歌詞和音調,不會追求每個音所表達的音樂內涵。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更全面更精致去關注。我經常批評學生說“你們彈的僅僅是音符,不是音樂……”
三、“傾聽元素”的培養
音樂元素包括“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區、音色、和聲、調式、調性”等,構成音樂的元素,有縱、橫和單、復之分。我們在課堂里要嘗試著訓練學生在聽單音、雙音、和弦的同時,進一步訓練學生聽兩個以上的聲部。比如在彈奏一些復調作品和欣賞多聲部樂曲時,要求學生要同時傾聽每個聲部。即使一首歌曲也要同時關注其旋律、和聲織體,歌曲的伴奏以及歌詞等多個音樂元素。彈奏一個和弦時要求學生傾聽和弦的“整齊性”以及它的觸鍵效果,即使打擊樂中也一樣要關注到各聲部的節奏和不同樂器的進行。樂隊指揮也同樣需要這些綜合元素的聽覺培養。又如在演奏“電子管風琴”和“雙排鍵”樂器時,還要同時關注“腳鍵盤”的旋律。這些綜合聽覺能力的形成,必須經過一個科學的系統的訓練過程,才能逐步提高。
四、“傾聽記憶”的培養
音樂記憶是“音樂表現”和“音樂創作”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儲存了豐富的音樂語匯,才能激發音樂創作的靈感,進一步感悟音樂的內涵。當學生要背奏一首完整的樂曲時,需要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去背誦,尤其是“內心聽覺”的記憶很重要。比如有時去外地參加比賽,身邊沒有樂器可練習,那么我們可以默默地去想象著彈奏,這就需要“內心聽覺記憶”發揮作用。再如“視唱練耳“考試中,我們發現,有的人音樂聽覺記憶力強,在模唱中的失誤就少些,有的人聽覺記憶力稍差些,每當音響停止時,模唱的準確率就顯低些,這是因為,人的大腦在單位時間內儲存的元素數量有差異。但是,如果我們平時能夠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一些科學的訓練,那么,在學生的大腦里儲存的音樂元素就會慢慢地增多,聽覺記憶力也會逐漸增強,而這方面的能力會給學生的“音樂表現”和“音樂創作”帶來很大的益處。我在課堂教學中,嘗試著訓練學生的音樂記憶力,比如,我彈奏一個樂句讓學生在第一遍結束后就能記住大部分的音,第二遍第三遍就要全部記住,開始是一些短樂句,大約2-4小節,慢慢地增加長度和難度來訓練。另外還要求學生背記一些視唱旋律,以豐富他們的音樂語匯。
五、“傾聽意志力”的培養
“意志力“在心理學中,是指一個人自覺地確定目標,并根據目標來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困難,從而實現目標的品質。德國運動員羅伊斯說:“沒有偉大的意志力,便沒有雄才大略。”人們要獲得成功必須要有意志力作保證。人的意志力是有差異的,但也是可以培養的。“傾聽的意志力”也一樣需要培養。有的學生,傾聽的時間僅有幾分鐘,這樣就不能夠完全掌握教師授課的內容。如果我們時刻注意提醒學生引起注意,使他們在教師授課的有限時間里始終堅持“專注地傾聽”,那么其學習效率就會較高。比如,學生在欣賞一首樂曲時往往是開始部分記憶很深,而之后就會慢慢地變得陌生,這里除了人的記憶力有差異外,還應當反映在“傾聽意志力”方面。如果我們有一套系統的科學的訓練方法,那么每個人的“傾聽意志力”都會有所提高。事實證明,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有很強的意志力作保證,終會產生良好的結果。總之,“傾聽”是一種品質,也是一種能力,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培養,也需要有科學的訓練方法。在日常教學中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就會摸索出更好的方法,使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獲得雙贏。
作者:何月珍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教師進修學校
- 上一篇:我國兒童鋼琴教學的現狀及發展
- 下一篇: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研究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