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思考

時間:2022-02-06 11:07:42

導語: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思考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的開設,在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針對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興致不高,以及教學模式單一化等實況,做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的設想,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希望與同行一起分享。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思考

鋼琴基礎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必修課程,教改政策的實施,推動了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改革進程,其積極響應教育改革以及自身發展的整體趨向,為培養出高質量學前教育師資隊伍而不斷的努力。全面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能夠強化學生的職業素質,在畢業之后順利的找到工作做鋪墊。積極的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現狀進行思考,這是鋼琴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基礎。

一、列舉制約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因素

(一)學前教育學生對鋼琴知識學習的興致不高

這一現狀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入學之前基本上沒有鋼琴基礎,對樂理知識沒有初步的認識,肢體上柔弱性與靈敏度不高,再加上對高目標、嚴要求的鋼琴教學存在畏懼心理等因素,降低了其對知識學生的興致。

(二)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練琴習慣

大多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只是在鋼琴課上進行彈奏、伴奏技能訓練,在課余時間幾乎不觸碰鋼琴器具,并且學前教育專業音樂、美術課程的繁多化,其占據了學生大部分時間。

(三)學前教育教學模式單一化

目前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采用的是集體課這一教學模式,小組課、個別課這些授課類型很少被應用。而集體課長期應用的弊端是教師無法對學生鋼琴技能掌握的程度進行全面的評估,那么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鋼琴教學效率無法得到保障。

二、探究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鋼琴演奏基礎訓練要體現出規范性

讀譜規范是鋼琴演奏規范性實現的基礎。樂譜作為音樂被記錄的載體,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指導演奏者正確讀譜的方式,從而使其感受到作曲家的音樂思想,為良好演繹效果的取得打下基礎。彈奏技術是鋼琴音樂表現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追求的應該是學生對某一彈奏技術掌握的精煉程度,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學生在掌握技巧技術的同時,絕不能忽略音樂自身的魅力,這是對老一代鋼琴教育家朱工一先生“在技術問題上,技巧的訓練不要離開音樂,一定要避免單純地追求技巧”這一理念的肯定。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教師為了達到有效的目標,不是過分的組織學生進行機械性的訓練活動,而是依據音樂的需求去傳輸某一內涵,在此基礎上追求演奏技術的高度,此時技術推動了音樂內涵表達的進程,同時在這樣的訓練環境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更能快速而精確的探尋到技巧與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參照音樂形象表現的需求去挑選出最佳的觸鍵方式,對指法進行適度的調整,以從根本上優化演奏質量。當然,教師對學生練琴的方式方法進行指導是極為必要的,協助學生共同編制練琴規劃;分聲部練習方法的應用,可以協助學生更加透徹的了解音樂的層次性;而單手練習方法的應用,強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彈奏的獨立性與精準性。

(二)彰顯出鋼琴演奏技藝訓練的實用性

鋼琴不僅僅能夠獨奏,還能為歌曲和其他樂器提供伴奏服務這一內容,并且在唱歌教學中使用鋼琴進行伴奏能大幅度的強化歌曲的藝術感染力。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從事學前兒童教育工作的教師,他們絕非是將鋼琴演奏定義為自己的擇業方向,而是應用鋼琴器具為幼兒的文藝表演活動伴奏,此時鋼琴可以被視為組織音樂教學活動的輔助工具,所以掌握鋼琴彈奏技巧是學前教育活動順利開展以及有效運行的基礎。那么,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必須培養與訓練學生鋼琴伴奏編配能力,以及掌握組織學前音樂教學活動這些基礎性技能。掌握技術是實踐運用的基礎,實踐運用是掌握技術的終極目標。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熟悉鍵盤,在此基礎上將多樣化的鋼琴音樂語言傳授給他們,最終完成使學生具有一定鋼琴演奏能力的教學任務。在教改政策全面推行的局勢中,教師重視訓練學生彈奏技能的同時,教師應該將訓練學生掌握鋼琴伴奏這一音樂教學技能視為教學的側重點,從而從根本上處理如何為幼兒歌曲進行即興伴奏這一難題。對于那些鋼琴彈奏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了解鋼琴基礎教學法,為他們創設幼兒鋼琴基礎教學和鋼琴音樂普及教學等實踐訓練環境,從而大跨度的提升鋼琴教學的有效性。

(三)對鋼琴教學模式實施拓展措施

教學模式的選擇是建立在教學目標確立基礎上的,而教學目標落實的關鍵是教學內容的選擇。為了從整體上提升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只是單純的進行鋼琴演奏教學,還應該將與幼兒歌曲伴奏有關的音樂內容穿插進去,此時教學模式的選擇上就具有了多樣性的特征。“一對一”授課模式的應用,能夠將因材施教的優越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這一教學模式,主要是針對基礎比較差且控制能力較弱的學生以及基礎好且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對前者可以進行個別的輔導,對后者采取增加難度的教學策略,為其潛質的挖掘注入動力。在知識經濟一體化的時代中,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使鋼琴基礎教學階段技術課題存在雷同性的問題得以解決,在集體課講授形式的輔助下,同時應用資源共享的方式,協助學生吸納鋼琴音樂文化的精髓,同時也起到了優化教學環節的效果。此外,小組授課形式的應用,使學生在組內實現了彈與唱合作練習的目標。

三、結語

總之,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作為一種比較獨特而又不可取代的教學形式,其與學前音樂教育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而為了提升鋼琴教學的有效性,一定要吸取演奏專業鋼琴教學和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精髓,在應用“一對一”這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開展小組教學等多樣化教學形式,使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邁向新的臺階。

作者:孫爽 單位: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韓莎.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2).

[2]王剛.創新中職學校鋼琴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思考———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