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技術理論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03-02 05:03:52

導語:作曲技術理論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曲技術理論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一切音樂作品都是以作曲技術理論作為支撐,在鋼琴教學中,也需要音樂理論作為支撐。將作曲技術理論應用在鋼琴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鋼琴教學質量和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作曲技術理論在鋼琴教學的現狀,并從曲式結構類型、和聲、復調等幾個方面探討了作曲理論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作曲技術理論;鋼琴教學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鋼琴愛好者和學習者也越來越多了,很多人不再滿足于簡單地彈奏鋼琴曲目,而更多地關注音樂作品的處理能力,所以這對我們的鋼琴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鋼琴教學離不開作曲理論的支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鋼琴演奏技巧,而且還需要向學生講解作曲技術理論知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鋼琴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習時學生首先應該掌握基本的演奏技能,然后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背后的豐富的情感,從而對作品更好地詮釋。

一、作曲技術理論在鋼琴教學的應用現狀

我國音樂教學長期以來更多的注重學生演奏技巧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對學生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所以大多數學生演奏能力強,理論知識弱。西方發達國家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視音樂作品背后表達的情感,并進行深層次的研究,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作品表面的研究。因此大多數來中國任教的鋼琴老師,擁有豐富的作品技術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也始終堅持向學生傳授作曲技術理論知識。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鋼琴教師綜合能力的提高,不少鋼琴老師已經逐漸意識到作曲技術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并將作曲技術理論知識應用到鋼琴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出版了不少關于作曲技術理論知識和鋼琴教學的著作。比如馬海光出版的《遷徙鋼琴教學中和聲理論知識的運用》、趙阿光出版的《論鋼琴教學中和聲理論知識的運用》、婁晨的《鋼琴教學與音樂基礎知識的融合貫通》等等,說明我們已經開始重視作曲技術理論知識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二、作曲技術理論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一)曲式結構類型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鋼琴曲式結構研究了解音樂作品的表現手法,主要通過對音樂作品的主體、曲式結構原則以及組織規律等表現手法進行分析。實踐表明,通過音樂作品曲式結構分析,可以了解音樂作品的風格特色。因此在鋼琴教學中,鋼琴老師要將曲式意識融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對曲式結構的相關理論知識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上把握音樂作品本身所蘊含的感情,從而完成對音樂作品的演奏。在教學中,鋼琴老師曲式結構教學的主要步驟有:第一階段,給學生講述曲式結構的基礎知識,通過具體的音樂作品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樂章、樂節。第二階段則是老師給學會教授一些樂段理論知識,并讓學生根據具體的音樂作品樂段進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找到樂感。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樂感以后,即便是處理一些復雜的音樂作品,學生都能正確劃分樂段,從而更好的把握音樂作品的結構,幫助學生提高學習鋼琴的效率。第三階段鋼琴老師需要對曲式結構的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講述,讓學生對相關作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二)和聲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和聲指的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音按照一定的法則同時發生形成一個新的音響組合,和聲包括了和弦結構、和聲、和聲規律等知識,對音樂作品的表達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關于和聲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和聲選擇與和聲織體的選擇方面。在和聲選擇方面,鋼琴老師首先要判斷音樂作品的風格,因為不同風格的作品對和聲的選擇也不同,比如流行音樂作品節奏快、朗朗上口,在和聲的時候往往會添加附加音和弦,常見的有在和弦根音上加大六度和大二度的和弦。和聲織體就是和聲運動形態和結構形式。在鋼琴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對和聲織體的結構形式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了解和聲織體的特性,從而把握音樂作品的風格,在對和弦織體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完成作品的連貫演奏。

(三)配器法在鋼琴教育中的應用

不同的器樂,演奏出來的音色都是不同的。比如古箏演奏出來的音色是明亮清脆、圓潤柔美,大提琴的音色豐滿渾厚,鋼琴具有獨特的音色,也是最具辨識能力的樂器,因此在音樂中形成了獨特的審美價值。所以音樂作品通過音色表達作者的情感。鋼琴的音樂有6—7個八度,所以在演奏的時候,在這個音域范圍內進行演奏,可以表現出它的情感。在鋼琴教學中,老師要將鋼琴的每一個音色特點和范圍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各個音色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幫助學生提高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

(四)復調類型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音樂作品中的復調具有很強的格律感、秩序性和邏輯性,所以學習起來比較困難,需要學生反復聯系,手、眼、耳同時并用,所以復調是鋼琴教學的難點,跟單聲部相比,復調具有十分強大的感染能力。復調音樂是由兩條或者更多旋律組合而成,在演奏的過程中,這些旋律相互配合。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學習復調作品時,需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感官器官。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重視復調教學,加大教學力度,最大限度提高學生演奏能力,提高學生的聽覺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更好的演奏好復調作品。

三、結語

當前我們的音樂教學已經從單一向多元化方向轉變,我們的鋼琴老師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將作曲技術理論融入到鋼琴教學中,不斷提高鋼琴教學的質量。

作者:邵承帥 單位:長春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朱文婕.作曲技術理論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大眾文藝,2016,18:225-226.

[2]丁靜娜.作曲理論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大觀,2014,23:99.

[3]宋洋.論作曲技術理論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3,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