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10-08 08:44:37
導語: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提升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所占比重,并培養高素質、優秀的鋼琴人才,我國提出將中國鋼琴作品與高校鋼琴教學有效融合的建議。本文首先闡述了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其次從鋼琴作品風格、鋼琴演奏要領及鋼琴演奏技巧訓練等方面探究鋼琴作品的具體應用,最后對提升鋼琴作品應用效果的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等院校;鋼琴教學;鋼琴作品;意義;具體應用
鋼琴雖然不是我國的傳統樂器,但是自傳入我國以來,很多音樂家積極投身于鋼琴作品的創作領域,并將其融合至高校鋼琴作品教學進程中,這對傳承我國民族文化、調動學生對鋼琴知識學習興致、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均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當下我國高校鋼琴教學中西方與中國鋼琴作品應用比例失衡,這不利于推動課程教學進度。這就要求專業教師明確鋼琴教學目標,在實踐中完善教學體系,協助學生領悟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與技巧等。
一、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學習的興趣。在高校鋼琴教育進程中,基本功訓練、練習曲、樂曲等是主要的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在課程教學期間,教師若能合理應用中國鋼琴作品,則能促進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進程,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發展至理性認知層面上。(二)提升學生的民族情懷?,F代中國鋼琴作品存在重視度普遍偏低、推廣過程受阻等問題,對其成因進行分析,主要是由于當下社會群體不具備較高的民族意識。而從微觀的角度上分析,民族音樂歷史可以被視為民族意識的重要體現形式之一,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是協助學生建設正確的民族意識與民族精神。因此,在鋼琴教學中,高校教師在重視學生相關理論知識與樂器演奏方法掌握情況之外,更應以本土民族文化為基礎,連續發展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鋼琴作品,協助學生感悟中國鋼琴作品的內涵與蘊意,收獲民族情懷,促進我國鋼琴作品創作進程[1]。(三)提升學生演奏技巧的全面性與豐富度。西方國家是鋼琴的發源地,他們在樂器演奏期間展現出令人驚嘆的音樂表現力,但是當下西方鋼琴作品卻不能整體呈現出音樂的藝術魅力。西方鋼琴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長期沿用具備中國特色的傳統五聲調試,該類調式的音階、指法等都和國外有較大差異,這會造成東西方國家舉辦的鋼琴音樂演唱會不同。而對于中國而言,鋼琴屬于外來元素,它在國內已經有近百年的發展歷程,意味著該項樂器已深深地和人們的生產生活相融合。特別是對于我國音樂作品發展而言,鋼琴演奏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因此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在學生學習國外優秀鋼琴作品的基礎上,教師要將中國特色的音樂元素融于其中,這樣才能夠為我國音樂藝術事業發展提供源更強大的動力源泉。
二、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鋼琴作品風格。對于鋼琴作品而言,從某種程度上分析其風格是創作者在特殊階段與社會背景下藝術發展的必然產物之一,追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潮流。正因如此,鋼琴作品風格具有顯著的時代特色,并且在作品形式、內容、呈現方式、創作手法等方面淋漓盡致地體現出美學特征[2]。所以,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引導與鼓勵學生對中國鋼琴作品創作風格進行剖析,培養他們從選材、品特色、美學藝術特征、表現力與感染力等方面更為深刻地感知中國鋼琴作品內涵,完善對中國鋼琴作品的認知結構,進而在思想上和創作者產生共識,在情感上達成共鳴,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的藝術細胞以及學習能力。(二)鋼琴演奏要領。培養與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協助他們獲得更高層面的音樂藝術素養,始終是當下高校鋼琴教學的主要目標,這對我國鋼琴藝術事業發展進程也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若能將鋼琴演奏要領應用于教學活動中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v觀我國當下鋼琴演奏要領情況,其涵蓋諸多方面的內容,以民族調式、曲式結構、鋼琴節奏等較為常見。在高校鋼琴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對鋼琴演奏的曲式結構有清晰認知與深刻理解,進而才能獲得即興創作的靈感與動力。而演奏者在即興創作初期,通常會在處理樂段環節上表現出生疏特征,在演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均存在不足,無法上升到鋼琴演奏的最高境界。為解除以上現象,在高校鋼琴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加強中國鋼琴作品演奏要領教學,協助學生連續提升演藝與創作水平,傳遞出我國優秀鋼琴作品的藝術韻味。(三)鋼琴演奏技巧訓練。高校鋼琴教學進程中,課程教師應以中國優秀鋼琴作品為支撐,提升對學生鋼琴演奏技巧的訓練水平,進而全面優化課程教學效果。對于我國鋼琴作品而言,其在技巧、彈奏等多個方面提出的要求和西方鋼琴演奏相統一[3]。但是中國音樂具有特色的音階、調試、調性等,所以在表現手法、彈奏技巧等方面又會和西方鋼琴作品存在一定區別。比如,將中國鋼琴作品指法技巧應用于高校鋼琴教學進程中,對學生手指的靈活性提出較高要求,并且要求演奏者一定要具備基礎的觸感,這樣才能提升音色表達效果,形成別具一格的鋼琴作品演奏方法。
三、提升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水平的措施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國國土遼闊,文化眾多,不同區域的鋼琴作品演奏中是在表現形式與風格方面存在差異,時代性、民族性是鋼琴作品的主要特征,高校學生對中國鋼琴學習缺乏重視度,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對鋼琴作品形成正確認知。因此在后期教學中,一定要積極探尋適宜的切入點,例如把原創鋼琴作品設為始發點,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協助下,從多個緯度為學生講述原創鋼琴作品的創作內涵與時代背景,協助學生對中國鋼琴作品“再審視”,全身心地感悟其所傳遞出的藝術魅力與特有風格,增加對知識學習的興趣。(二)做好鋼琴教學準備工作?!傲己玫拈_始等于成功的一半”。為在高校鋼琴教育學中將中國鋼琴作品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一定要做好教學準備工作。例如,在教學前教師為學生篩選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鋼琴作品,例如《翻身的日子》《陜北民歌》等,協助學生能夠在課程學習中切身感悟到我國鋼琴作品特有的美學風范與藝術魅力,積極走向創作者的思維境界,培養自己的創作能力與聯想能力。(三)完善鋼琴教學體系。當下,部分高校生對鋼琴學習未能給予一定重視,存在知難而退的心理,參與練琴活動的能動性偏低。在鋼琴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傳播中國鋼琴作品融入的意義和價值,適時滲透時代背景與愛國情懷,把鋼琴教學設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適當延長鋼琴教育課時,在課堂上采用多種形式協助學生理解中國鋼琴作品的內涵,推動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更新與完善的進程。
四、結束語
綜合全文,把中國鋼琴作品合理地應用到高校鋼琴教學中,能夠同步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與音樂素養。在知識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高校鋼琴教師應全面了解我國鋼琴文化,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全面的分析,協助他們更扎實地掌握我國鋼琴作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這對促進我國高校鋼琴教育工作持續發展進程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參考文獻
[1]李寧.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融合實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14):129-131.
[2]郝潔.20世紀鋼琴作品在高校教學中的意義[J].音樂創作,2018(2):190-192.
[3]韓淑卿.高校鋼琴教學中和聲理論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8,38(1):131-132.
作者:孟曉 王紫菂 楊芳 單位:山東科技大學
- 上一篇:兒童鋼琴教學分析
-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有效途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