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鋼琴教學以賽代練體系研究

時間:2022-10-30 02:27:42

導語:高校鋼琴教學以賽代練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鋼琴教學以賽代練體系研究

摘要:“以賽代練”是很多競技體育訓練中的常用訓練方法,目前“以賽代練”已經被引入到了很多的學科領域之中,將“以賽代練”模式引入到鋼琴訓練中具有一定的價值。筆者試圖對此展開相關的研究,進而為實際業務推進打下堅實理論基礎。

關鍵詞:以賽代練;高校鋼琴;高校教育

“以賽代練”是我國競技體育中常用的訓練方法,也是獨特的結合專項訓練方法。在比賽和訓練的融合中,做好相關的培訓工作。在實際的“以賽代練”過程中既包括專項的技能訓練,也包括模擬的訓練和實戰的訓練。因此,對于相關人士的個人素質提升也很有幫助。鋼琴表演強調藝術性和實踐性,因此將“以賽代練”模式引入到當前的人才培養當中,對于整體的學生效率提高而言有著很重要幫助。

一、鋼琴教學中“以賽代練”的教學目標

結合筆者的實際研究來看,“以賽代練”的教學目標大體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以賽促學。“以賽代練”的重點就在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做好相關的能力培養。鋼琴教學要求演奏者既要能夠在臺上表演,又要能夠在臺下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因此,在臺上的鋼琴演奏者的動作、表演,都是十分重要的。鋼琴表演需要經過不斷地實戰訓練才能夠達到相應的效果,因此結合比賽的模式,促進學生向著標準動作進行轉變,提升整體的訓練強度和學習強度,規范學習者相關的動作,嚴格執行各類標準,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成長自然是十分有利的。特別是強調有針對性的實踐目標,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在比賽中將這類學習內容應用到實踐之中去,既可以幫助演奏者獲得較強的榮譽感,鍛煉心理、積累經驗,又可以將自己在學習中不能發現的問題真實地暴露在舞臺上,這對于學生發展自然是十分有利的,可以在相對緊張的氛圍內精益求精,提升個人的實力。第二個目標則主要體現在以賽促教方面。學生的學習是需要有相關人員督促的,只有這樣才能夠起到相關的指導作用。在日常的學習中自然是教師對學生予以相關的督促,對于學生的能力、特點以及戰術等方面做好相關的規定。但是,在實際的研究中筆者發現,由于老師和學生之間過于親密,因此很多的問題是沒有辦法及時發現的。但是在比賽中學生就只能靠自己,無論是在心理方面還是在技戰術方面都會出現一定的問題,暴露出一定的弊端。特別是在專業技能和表演方面等都會直接體現出來。因此,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而言是重要的督促,可以協助他們及時發現專業的問題,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1]。第三方面主要體現在以賽促建上。“以賽代練”是系統工程,是師生在日常學習活動之外的系統性體系建設,是需要結合學科發展來做好緊密配合工作的。“以賽代練”不是單純的比賽,而是和整體的教育相配合,特別適合學生所處階段相融合的重要體系構建。因此,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結合著比賽的模式,可以使他們很好地學習到專業技能課之外的內容,特別是對于單一的獨奏而言,在比賽中可以加入合奏、重奏、伴奏的模式,這就會使得他們對于曲式和聲復調等豐富的內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得他們個人的發展更加科學,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除此之外,為了保證比賽成績足夠好,學生們也會多做各類的訓練,比如心理方面的訓練和其他方面的訓練,這也會使得他們個人的成長更加完善,對于他們未來的就業而言是最重要的保障。

二、鋼琴教學中“以賽代練”的教學體系構建策略

為了做好“以賽代練”的教學體系構建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開展相關的研究。首先是在教學內容方面。在傳統的教學內容上存在著一定對于學生制約的項目[2],比如整體的發展過于關注成績,實際的訓練模式相對呆板的,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引入“以賽代練”模式,將傳統的教育模式中的弊端做出解決和規避,努力結合新的發展模式來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比如為達到較高水平的技術能力,學生就可以及時地參加比賽,對于他們個人技術能力之外的內容也應當適當地選擇,適當地加大訓練的數量和難度。對于一些技戰術水平相對比較普通的學生則應當結合規律性訓練和一些水平較為中等的比賽,來鼓勵他們提升自己的技術規范性,進而給予他們更高的信心。相比于過去千篇一律教學內容,“以賽代練”可以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激發起學生們興趣。第二則是要做好相關教學方式的改進。新時期很多的學科的教學方式逐步進行了改革,從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鋼琴教學人員也是如此。“以賽代練”模式的引入,可以使得傳統教學方式隨之發生改變,使得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做出相關的轉換。因為,在“以賽代練”的模式中,老師必須要結合多方面的教學方式來鼓勵和促進學生發展,而不僅僅是單純地講授課本和教授動作。同時為了能夠使得學生更好的適應比賽,老師也會對整體的環境和心理做好相關的研究工作,進而一對一地對學生做出獨特的指導,這對于以人為本的理念的促進和因材施教理念的落實都是很好的幫助。除此之外,在教學要求方面也應當做好相關的內容,這和傳統的教育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同。在過去的教學模式中主要是主觀教學相對較多,因此在未來的“以賽代練”的模式中應當相對客觀,結合不同比賽的類別、不同比賽的需求以及學生個人的發展,來制定綜合的成長體系,而不僅僅是以主觀的分數去考量。學生的個人成長應當相對客觀,而具體的教學內容方面在設置上也應當由被動向主動做出轉變,學生應該積極地去探索相關的內容,針對比賽的需求以及名次的需要,去做出相關的探索。比如對于音樂史內容的學習、對于相關音樂發展內容的學習等,都應當是落到實處去的,而不僅僅是背誦和在紙面上回答而已。除此之外,教學方式需要由單一向多樣模式做出轉變,比如結合各類信息技術來引入相關的教學模式,對于比賽成績的提升也很有幫助,久而久之也可以構建起的模式。

三、結語

整體來看,對于我國的鋼琴教學發展而言,引入“以賽代練”教學體系將很好地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對于學生發展而言也是重要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娟.中國社會音樂教育鋼琴課程之文化闡釋與建構[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劉敏.鋼琴學習者生涯發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

作者:袁琪行 單位:邵陽學院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