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調律教學思考

時間:2022-06-15 03:06:36

導語:鋼琴調律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琴調律教學思考

琴調律,通俗來說就是鋼琴的調音。從操作的層面來說,就是將琴弦擰緊,使其達到一定的國際標準音音高。除此之外,調律師不僅要將音準調整,還需要將鋼琴的各個機械部分調試正常。鋼琴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調律師需要使整個系統(tǒng)恢復正常時,鋼琴在演奏時能夠傳達出最好的音樂效果。學習鋼琴調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需要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總結經驗、分享技巧,幫助學生在遇到各種各樣問題時順利解決,因此需要對該門課程的教學進行經常性的反思和總結,以便達到更好地教學效果,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一、明確鋼琴調律的基本內涵和教學任務

明確鋼琴調律的基本內涵,就是明確鋼琴調律所包含的任務內容及簡單的操作方法和一些應用技巧。而產品鋼琴調律的教學任務,則是從教學層面和學生的接受學習方面表達出當前鋼琴調律課程的教學目標任務所需要達到的目的的教學,以便幫助教師完成教學反思。(一)鋼琴調律的基本內涵。鋼琴調律就是人們所說的對鋼琴的調音,是琴弦、琴鍵在演奏時發(fā)出和諧的、達到國際標準音音準的樂聲。他需要將長期使用已經走音的鋼琴,或是新裝好準備投入使用的鋼琴進行系統(tǒng)調音,既保證每個琴鍵所牽引的情節(jié)達到了國際準音音準,又需要保證鋼琴的其它配件能夠順利使用。(二)鋼琴調率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鋼琴調律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就是在鋼琴調律這門課上,對所需要培養(yǎng)人才的技術技能定位。鋼琴調律這門課的開設是有歷史淵源的。早在新中國建立的初期,我國高速的經濟發(fā)展帶來了樂器市場的熱銷浪潮,鋼琴作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樂器種類也在此大受歡迎。新中國建立初期鋼琴生產修理和調音都是由專業(yè)的技術人員手把手的教導徒弟,一代又一代的匠人在學徒制的引導下,經過了鋼琴生產工廠的歷練,或者專門學習的培訓機構進行培養(yǎng)的。而到了21世紀,我國的樂器制造和經濟都取得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鋼琴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開設專門的鋼琴調律課程,已經是音樂專業(yè)的剛需。(三)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并重。鋼琴調律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技術。因此,鋼琴調律的學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來進行自我提高并積累經驗,從而豐富理論知識。實際上,這正是技術與理論的關系,技術與理論是相輔相成的。尤其是在鋼琴被大眾所普遍接受、愛好的今天,鋼琴調律成為了一種熱門專業(yè)和熱門職業(yè),有千千萬萬的鋼琴用戶需要鋼琴調律師的幫助,而鋼琴調律師的工作技能和操作直接影響到鋼琴的使用效果。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進行鋼琴調律服務時,面對客戶的提問,調律師需要用實際行動解決鋼琴的具體問題,又需要用專業(yè)的理論知識闡明其中的原理。所以對于鋼琴調律的人才培養(yǎng)來說,需要理論與實踐并重。

二、鋼琴調律教學中的重難點

鋼琴調律是一門重要的技術專業(yè),需要學生大量的“實踐”才能使理論知識更好的內化,才能“實踐出真知”。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依靠理論來傳達教學內容是有一定難度的。即使是在實踐中,由于教師和學生主客觀因素的不同影響也會導致教學重難點在教學效果上的差異。(一)鋼琴調律中聽音標準的主客觀差異。學習鋼琴調律的學生在進行正式的學習之前,大多都有一定的鋼琴演奏基礎,對鋼琴的基本結構和琴鍵、琴弦所發(fā)出的標準音都有一定的樂感認識。這一部分來自學生已有經驗的樂感是學生的主觀因素,由學生在長期的鋼琴演奏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起來,在學生主體之間差異很大。有鋼琴的演奏基礎優(yōu)勢在于學生對鋼琴和音樂的基本理論,基本構造都比較熟悉,比如對音高、音準、和弦之類的專業(yè)術語較為熟悉,不需要進行額外的講授。而長期的鋼琴演奏實踐,也會導致他們對鋼琴調律缺少深入的了解,而只注重演奏的本身。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一方面需要進行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差異指定教學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評價標準。尤其是對于鋼琴調律的教學來說,學生的聽覺條件、樂感等對于音樂天賦方面的基礎條件是天生的。每個學生的天賦都不同,在不同的天賦基礎之上,加之長時間的后期學習,每個人的鋼琴調律學習基礎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進行鋼琴調律的教學時應當注意因材施教。在課前教學設計和課中作業(yè)布置,以及后期期末考試時都制定相對應的學習評價體系,考慮到學生基礎情況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對鋼琴調律學習的低年級學生進行教學時,應當先扎實他們的理論知識,使后期的鋼琴調律注重在實際操作上,前期的主要教學任務應當是將理論知識內化成學生自己的知識。而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鋼琴調律已經有了鋼琴演奏和一部分理論知識作為基礎,最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在反復的練習中學會一些技巧,能夠正確的判斷條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避免更多的失誤。而無論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的同學,都會在鋼琴調律的學習中出現(xiàn)瓶頸期。在這時,教師需要幫助他們在詳細的復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指導他們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而不是重復之前所犯過的錯誤,導致的日常反復練習卻不見成效。在瓶頸期,教師需要對學生制定因材施教的一個目標,有調音缺陷的學生應當多注重調音方面的練習,通過不斷地練習“聽音”來培養(yǎng)自己的樂感和對標準音的靈敏度。將日常學習的每一個階段量化形成可完成的任務驅動型的目標,幫助學生更有效率的學習,從而達到教學目標。(二)注重教學中的聽覺修整。人體的各個器官對環(huán)境是有很強的適應性的,如瞳孔會隨著光線的強弱而縮小或放大。我們的聽覺系統(tǒng)也是如此,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反復進行聽音和調音的練習,學生會產生聽覺倦怠。這種聽覺上的倦怠會導致學生在鋼琴調音時對音準把握不準,對標準音感覺不靈敏。因此,對高音和低音的把握,尤其是對誤差較小的音的把握準確度會大大降低。為了避免學生的樂感鈍化,進行一定的音樂訓練是很有必要的。但與此同時,也需要注重教學中的聽覺修整,適當的改變教學的音量環(huán)境和音準環(huán)境,通過變幻的聲音來讓學生時刻保持靈敏的聽覺。除此之外,還應當避免長時間集中地調音訓練對聽覺的磨損,應當模擬最客觀環(huán)境之下,對鋼琴調律所需要的真實環(huán)境。(三)注重構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由于課堂的難度和學生的主體差異,以及教師授課風格和教學形式的不同,注重構建科學的教學體系對提升課堂效率有很大的幫助。一方面,由于鋼琴調律于對學生個人的音樂天賦有一定的影響,對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和對鋼琴的奏有一定的積累要求。因此,即使一些學生在學習和練習時都非常認真和用功,也長時間無法突破瓶頸期,達到鋼琴調律技能的飛躍。面對這部分學生時,教師需要在成績和評語上級一定的照顧,為他們指明努力的方向。而對音樂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也不能只滿足于教授基礎的教學內容,還應當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拔高訓練,幫助他們充分發(fā)揮和運用自身的音樂天賦。另一方面,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也應該成為教學評價體系中舉足輕重的部分。教師應當采用自評、互評、他評的綜合方法使教學評價主體多元化,客觀真實的表現(xiàn)學生在整個學期中動態(tài)的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了解自身的優(yōu)點與不足,以便更好地努力學習鋼琴調律。

三、結語

總而言之,鋼琴條例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項技術,既需要理論知識的基礎,也需要實踐操作的經驗積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鋼琴已經成為了很多家庭中常見的樂器,鋼琴正在走入大眾的視野。因此,教師需要針對鋼琴調律的課程特點,基于學生的主客體差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實踐,做到因材施教。并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使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黃晶.由鋼琴調律教學引發(fā)的思考[J].藝術科技,2019,(07):256.

[2]王繼業(yè).鋼琴調律教學理論與技術研究———評《鋼琴調律入門教程》[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8,(21):86.

[3]邱曉柳.高職鋼琴調律專業(yè)核心課程項目化教學創(chuàng)新與實踐———以《鋼琴調律》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48):267-270.

作者:趙強 單位:西安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