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的教學策略研究
時間:2022-09-09 02:41:38
導語: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的教學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貴在有合適的方法,任何一種教學都有其局限性,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學生狀況、教學環境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形成創造性教學。鋼琴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現今幼兒園大多都開設鋼琴課,幼兒正處在長智力的時期,音樂是最好的營養品,能促進智力發育,提高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如未掌握這門技能,很難勝任幼師工作,也難以成為一名優秀幼師,所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好鋼琴課非常重要。
一、選擇合適的鋼琴教學內容
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能夠熟練使用鋼琴彈奏童謠及流行歌曲,具有一定的鋼琴音樂審美能力。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立足于崗位,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同時注重學生主體能力的發揮和積極性的培養。在教學時要重視實用性、多樣性和貼切性,這樣的教學內容才更為適合。首先,高師院校的學生鋼琴基礎大多較為薄弱,雙手協調性不是很好,在教材選擇上應盡量以學生實際情況為準。可選一些以兒歌為主技術性偏低的入門教材,重要的是能完成兒歌彈唱,并可應用到實際之中。比如復旦大學出版的《幼兒歌曲鋼琴伴奏譜108首》就是非常優秀的訓練教材。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未來大多數都將成為幼兒教師,即興伴奏是必備技能之一,伴奏曲子可選一些幼兒園常練習的兒歌,以便畢業后可順利進入崗位。即興伴奏是一門學問,要求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鍵盤技能,涉及到聲樂、樂理、和聲等方面的知識,學生應掌握多方面的基礎知識。在即興伴奏中最重要的是自彈自唱,雖說對學生唱功和彈奏能力要求并不高,但訓練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1]。自彈自唱練習需要一定技巧,有許多學生畢業之際仍然沒有掌握好自彈自唱技巧,仍會出現跑調、跟不上節拍的現象。平常練習時,要先學會樂譜,再填詞,能熟練地進行伴奏后便加入歌詞,或為同學伴奏,與同學協作完成彈唱。
二、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法
教學沒有一定的方法,只要能完成教學大綱要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就是好方法,當然任何方法應基于“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掌握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是其實踐應用的基礎。(1)講授法。主要以口述方式向學生傳授鋼琴教學知識,關于鋼琴理念的重要知識點,主要以此方式傳授,在語言表述上要求精煉、準確,以學生可接受為準,不要傳授一些高大上、深奧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不實用,也容易消磨學生的興趣。(2)示范法。教師以示范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傳授,用兩種不同的演奏方法讓學生判斷正誤,其優點在于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防止濫竽充數,有助于增強音樂判斷力和想象力[2]。(3)練習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反復練習一定的動作形式,提高鋼琴彈奏的熟練度。教師除傳授基本的練習方法外,要多與學生溝通,多鼓勵學生,以免喪失練習的興趣。(4)欣賞法。教師可經常組織學生欣賞鋼琴家的曲子,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在欣賞課之前,可布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在結束后進行課堂提問,讓學生談感受和體會。(5)討論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討論,有助于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還可提高他們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要有充分的備課,讓學生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討論,這樣不容易跑偏,提高討論效果。在討論結束時要針對一些學生的觀點進行查漏補缺,使學生獲得正確、全面的知識。
三、在教學中多運用新媒體技術
新媒體技術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運用可提高鋼琴課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要不斷學習新媒體技術,能夠熟練地運用到鋼琴教學之中。其次,在利用新媒體進行鋼琴教學時,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條件、環境、課程特點及學生需求等因素,然后與新媒體有效融合,以更為高效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3]。再次,教師要善于挖掘新媒體的優勢,但要認清界限,不可隨意濫用。新媒體技術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替代傳統教學。在新媒體的運用中,應主要以傳統教學為基礎,將鋼琴學科特征與新媒體有效融合起來,突破時空限制,構建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環境。在實踐中,新媒體技術可有效改變教學模式,給學生全新的體驗感,這樣有助于改善枯燥乏味的學習方式,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四、突出個性,提高教學趣味性
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個性,在教學上最好能針對學生的個性開展教學。當然,在高師院校“一對一”教學方式很難實現,教師只能針對個別學生實施。首先,以鋼琴集體課為主。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入學門檻較低,學生數量較多,選擇集體課模式是必然的。在實踐當中,集體課可有效解決學生們的共性問題,提高時間利用率,并且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互動、討論。集體課所涉及的知識點是基礎的,教師會針對大部分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加以解決,進而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師要有善于發現共性問題和解決的能力,能夠駕馭集體課堂,了解教學活動和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等[4]。當然,集體課的弊端也很明顯,無法充分照顧學生的個性,而個性化輔助方式十分必要。其次,以鋼琴小組課為輔。在集體課進行一段時間后,學生個性之間的差異便體現出來,可在此基礎上開展小組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個性化學習。將彈奏能力差異較小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進行共同教學,這樣有利于教師指導和學生交流,可快速提高學生的鋼琴彈奏水平;也可采取幫帶分組的形式,每個小組內分配一至兩名鋼琴程度好的學生當組長,小組成員共同學習和進步[5]。比如一個班內有30名學生,可分為6個小組,每組5名成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兒歌即興伴奏,每完成一曲都要進行組內討論。以《小青蛙》兒歌為例,由組長帶領組員進行編配與彈唱,按照伴奏編配步驟有序進行,寫出伴奏譜,在琴上試奏,教師分組指導伴奏編配情況,學生修改伴奏進行練習。如果在伴奏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大家一起商量解決,同時教師也會給出指導性建議,這樣就很容易將問題解決了。小組合作學習有許多好處,學生之間能密切配合和無縫溝通,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同時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對彈奏更感興趣,也更加自信。
五、不斷學習,增強教學駕馭能力
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強化自身的藝術修養和專業技能。專業技能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十分大。在教學之中,教師教的對象是大學生,在演唱和伴奏的示范上一定要做到完美,不能讓學生挑出毛病。完美的示范可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鋼琴學習興趣,同時專業素養又會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和形象。此外,要時刻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在課堂上用抑揚頓挫、詼諧幽默的語言打動學生,以富有感染力的演唱、演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在舒適、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六、結語
鋼琴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它不僅可提高學生的音樂專業素養,還對學生未來的事業發展有重要影響。教師在教學上要大膽創新,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應在不違背基本教學規則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陳雪.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模式創新的思考[J].音樂創作,2018(12):143-144.
[2]張娜.簡析大學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方法[J].藝術評鑒,2018(23):85-86.
[3]鄭新.高校鋼琴教學的現代教育理論與技術應用[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47-50.
[4]曲強.新時期鋼琴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J].大眾文藝,2018(17):193-194.
[5]馬寶琳.高校鋼琴小組課的教學探究[J].當代音樂,2018(9):9-12.
作者:梁晨 單位:遼寧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培養學生提高練琴效率研究
- 下一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創新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