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藝術論文
時間:2022-07-28 10:13:21
導語: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藝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開課導入藝術
清人李漁在《閑情偶遇》中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一法也。”當然,他說的是如何寫好一篇文章的開頭,不過這句話對語文教學的第一環節———導入也很適用。上課伊始,教師應該用最精練的語言、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的方法,把學生的狀態調整到最佳。這一環節不僅是教師教學藝術的再現,更是學生認識的需要。有經驗的語文老師都非常重視每堂課的導入設計,他們往往能以精湛的導入愉悅學生耳目,撥動學生心弦,啟發學生思維,觸發學生情思。導入所用時間不長,多則幾分鐘,少則幾秒鐘,但它對一堂課的成功往往有重大影響。一個好的導入設計,能使這堂課先聲奪人,引人入勝,更重要的是,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礎。縱觀眾多語文教育名家,無不在導入的設計上精益求精,設計的精品更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如:我在教學《梅花魂》時這樣導入:我們已學過《梅花》《墨梅》這兩首古詩,誰能把它們背給老師和同學聽一聽?學生踴躍背誦。師:學習了這么長時間,還能背得這么流利,而且很有感情,很棒。同學們,那梅花具有什么樣的品格呢?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一篇與梅花有關的文章,他具體寫出了梅花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中國人的精神,你們想學習嗎?學生都興奮地說:“想!”然后我板書課題。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心研究導入藝術,采用什么方法導入效果最好,要因文因人而異。有時還需對多種方式綜合運用,運用好了,就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課堂提問藝術
課堂提問是新課改的需要,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問題幾乎都是由老師提出的,而新課程強調的是要給學生創造提問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教師提問要有藝術,還要讓學生會提問題,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是新課程教學的一種模式。新課程強調,通過設計真實而又具有挑戰性的開放式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探究和思考,讓學生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進行學習。要以問題為中心,即教學是既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材,又讓學生提出問題走“出”教材。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只有學生不斷地提問,不斷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才意味著課堂教學的成功。不論是教師提問還是學生提問都要講究提問的藝術和質量,那么提問有哪些竅門呢?從教師“教學”方面看:同志提出:“任何藝術不掌握規律,不進行基本訓練,不掌握技術,是不行的。”課堂教學提問要注意“怎么問”的問題,就是要教師講究提問的藝術。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使所提的問題令學生樂于思考,積極回答呢?那就要根據教材的邏輯順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問題。還可以抓住課文重點設計提問,也可以采用對比、想象的方法提問。如:教學《小抄寫員》時,課文先贊揚了敘利奧小小年紀懂得關心體貼父母,勇于承擔家庭責任的美德。根據這一中心,我設計以下問題:“敘利奧在什么情況下開始工作的,他為什么要偷偷地做,當被爸爸誤解后,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結果怎樣?是什么力量使他堅持工作的?”從學生“質疑”方面看:“學成于思,思源于疑”。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讓牛頓產生疑問,才有了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蒸汽機把水壺頂起來讓瓦特產生疑問,才有了蒸汽機的發明。只有會疑問,才能促使自己積極去思考、去探索、去創造。教師要教給學生方法,培養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那么,學生如何質疑呢?必須緊扣題眼,抓住過渡句,對主要內容、中心思想等進行質疑。
三、引導點撥藝術
何為“導”,葉圣陶先生解釋說:“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導的課堂運作在于“引”。它不是單一地由教師提供信息傳授知識,而是啟發學生主動探究,從學會到會學。
四、教學語言藝術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教師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師生之間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須以語言為媒介。總之,好的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應當是鮮活的、生動的、具體的、有生命力的、催人向上的,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熟練運用技巧和藝術,才能成功上好每一堂課。總之,課堂教學藝術是教師對學生愛的凝結。愛學生是教學工作的內在動力,這種愛必須促使教師對教學規律進行深入探索,必然會深刻影響學生,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這種愛,是創造教學美的原動力,是教學藝術的靈魂。
作者:張耀彬工作單位:漳浦縣霞美中心學校
- 上一篇:高職創業教育論文
- 下一篇:強化小學語文教學藝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