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融合方法

時間:2022-02-09 08:44:06

導語: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融合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融合方法

摘要:把學生培養成為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型的人才,必須加強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的融合。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身體發育生長的黃金時期,實現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融合顯得尤其必要。教師要抓住機體生理結構的認識、健康心理知識的傳授、科學行為規范的指導三個方面的融合內容,運用運動感知、挫折抗壓、目標錨定、精神熏陶等方法來促進與加強體育教學健康教育融合,使初中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心理。

關鍵詞:體育教學;健康教育;融合

當前,我國學校的健康教育課是獨立存在的,教材中以單元主題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實際上,學生身心健康素質的培養,并不局限在單一的課程或者具體的時間,而是表現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方方面面和點點滴滴,這也讓健康教育進一步向學科教育浸潤和滲透。而體育教學作為一項強身健體的課程,不僅有助于學生身體上的發育,而且有助于學生心理上的發育,是一門與健康教育有著高度重合度與吻合性的學科。因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時,可以嘗試著與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

一、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融合的內容

(一)機體生理結構的認識

健康教育的基礎內容是認識自己,不論是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還是保持健康的身體素質,都必須建立在學生對個體有科學認知的前提下,因此,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融合時,可以圍繞著機體生理結構的認識開展。以田徑教學中的跑步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動作分解與技術傳授時,需要讓學生理解腿部力量該如何釋放,跑步過程中機體的發力點在哪里,而發力點往往比較容易引發運動損傷,比如跑步時膝蓋就是一個容易出現勞損的部位。對此,不論是體育教學中的運動損傷預防教學還是健康教育中的意外防范教學,都是需要學生去認識和掌握的。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可以借助運動項目的運動原理與動作技能等來對學生開展機體生理結構的普及。

(二)健康心理知識的傳授

初中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它旨在教會學生正確地處理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遇到困難,面對壓力時該如何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而這就需要學生掌握情緒管理的方法,這一點可以成為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融合的教學內容。在體育鍛煉時,每當成績有所提高,贏得比賽勝利時,學生會興奮激動高興,每當成績下滑,比賽失敗時,學生會失望難過沮喪,這些因為體育運動引發的情緒,在生活中也非常普遍,教師可以針對體育運動中學生出現的各種情緒來教會學生情緒管控的方法,進而深入到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打磨自己健康的心理狀態,以實現身心健康同步發展。

(三)科學行為規范的指導

不論是體育鍛煉還是身心健康,無一不是建立在學生科學規范的行為舉止上。比如,開展體育鍛煉前,熱身運動很有必要,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快速地進入運動鍛煉的狀態,而且有利于降低運動損傷。運動鍛煉時的飲水方式也有所講究,既不能是滾燙的熱水,也不宜是冰涼的冷水,最好是不燙不冷的溫水,它不僅能夠緩解運動后的口干舌燥,而且有利于迅速恢復體力,這些保持健康身心狀態的行為,就是健康教育的內容。由此可見,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科學的運動習慣,其實也是在開展健康教育。

二、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融合的方法

(一)以運動感知促進融合

從上面的分析中不難發現,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在很多方面都有高度的吻合性與契合度,而其載體就是各種各樣的運動項目,因此,教師在開展兩者融合教學時,可以采用運動感知運動。以田徑項目中的跳遠為例,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數據記錄與分析,以一個月為周期,假設每周都有兩節體育課,每節課都至少有25分鐘來進行跳遠訓練,那么一個月累積訓練總時長可以達到180分鐘左右,教師可以在每次訓練時教授學生跳遠的技能,隨著學生訓練的時間越來越長,整體的狀態也會越來越高,與之對應的各項體能指標,比如助跑速度、踏板起跳、騰空動作、落地動作等也會越來越理想,這是體育數據。而生理數據上,包括心率速度,呼吸頻次等,也會有或細微或明顯的優化。通過客觀的數據分析以及學生主觀的訓練感受,學生不難發現跳遠之于個人健康發展的促進意義,教師就可以抓住學生的這種運動感知來進行體育技能傳授與健康知識的講解。

(二)以挫折抗壓實現融合

健康教育中,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教師可以將這個教育內容與體育教學中的意志訓練結合,以挫折抗壓教學來進行融合教學。以田徑項目中的接力跑為例,一個接力隊要想跑出優異的成績,離不開隊內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然而每位隊員的體能素質和跑步水平高低有別。當學生所在的接力隊中,其余幾名隊員的跑步都有明顯的進步而自己短期內卻停滯不前時,這名隊員就會感到壓力非常大,這種壓力一旦沒有被巧妙化解,那么就會朝著自信心被打壓消磨甚至消失殆盡的方向發展。因此,教師可以著重對該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首先,肯定學生為體育鍛煉付出的努力,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努力是被教師看在眼里的。其次,帶領學生一起來進行訓練情況的分析,比如,是哪個環節影響了跑步成績,是跑步的姿勢,還是交接棒時的不靈敏,還是排位上的不科學等等,通過指導學生查找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讓學生意識到問題不可怕,關鍵是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最后,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發揮自己的水平,讓學生意識到挫折不可怕,關鍵是有堅定的信心和堅韌的毅力。在挫折抗壓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學生在運動中的各種情緒從而教會學生情緒管控的方法,以實現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的同步推進。

(三)以目標錨定加強融合

不論是身體的健康還是心理的健康,都代表著學生朝著美好的方向去進步,這是一種推動力,教師可以把握這種本質規律,采用目標錨定教學來進行體育教學與健康教學的融合。承接上面的例子,教師可以鼓勵該名暫時落后的學生大膽地給自己設定目標,比如每次訓練時跑步時間要縮短多少,將目標數據化,同時在進行力量訓練時,也將訓練內容數據化,比如每次力量訓練負重多少,耗時多長等,目標可以給學生清晰的努力方向,同時每完成一個目標,學生滿足感和成就感就會增強。對學生來講,其精神狀態和生理狀態都會呈現積極向上的發展軌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學會了保持積極健康的身心狀態的方法。

(四)以精神熏陶激勵融合

體育教學除了教會學生各種體育技能以外,還可以對學生的意志起到磨煉的作用,這就是體育精神的教學價值,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運用體育精神熏陶來進行體育與健康的融合教育。以田徑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向學生們介紹著名田徑運動員的各種事跡,比如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是如何克服身心壓力與困難,一步步進行自我極限的突破性挑戰。比如運動員在賽場上沒有贏得滿意的名次后,如何進行心理的調節與目標的重新設定后,再次投入到訓練中的。比如在集體項目中,運動員與運動員之間是如何通過集體的協作,以集體精神來共同完成比賽等等。教師借助真人真事來對學生進行體育精神的熏陶影響,可以給學生起到一個榜樣引導的作用。學生不僅可以從體育精神中收獲對體育鍛煉的更多認知,而且這種體育精神還對自己平常的學習成長也有非常重要的鼓勵和暗示作用,這也是健康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初中體育教學著力于教會學生基本的體育運動技能,培養學生堅持鍛煉,長期運動的良好習慣,以促進機體骨骼更好發育生長。初中健康教育著力于教會學生養成保持個人衛生,保持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飲食習慣等,以實現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的狀態。兩者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有相當的一致性。因此,教師可以在組織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合健康教育,其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初中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獨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相比較而言,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更加自然,而且更具有實踐意義,學生可以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真實地體會到健康教育的各種內容,從而借助運動讓自己的身心保持在充沛良好的狀態之中。

參考文獻:

[1]盧曉鵬.中學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融合的教學策略研究[J].體育教學,2019,39(11).27-28,

[2]曹春芳.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融合的實踐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7).8-10.

作者:錢輝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灣三余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