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分層教學法在計算機教育的應用

時間:2022-12-22 10:23:49

導語:復式分層教學法在計算機教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復式分層教學法在計算機教育的應用

【摘要】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對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計算機教育作為培養計算機類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必須適應教育改革的潮流去優化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本文首先對復式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具體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計算機教育;復式分層教學法;計算機;高職

高職學生學業基礎薄弱,個體的能力、興趣等存在顯著的差異,這給高職計算機教育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傳統教學方式沒有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因此一堂課下來,有的學生理解了課本內容、掌握了計算機操作技術,而有的同學卻云里霧里、一竅不通。在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職教師更應該堅持“因材施教”、個性化發展教育理念,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不同的教育,使各層次學生都可以取得進步。

1.復式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一方面,復式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可以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傳統教學方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由于能力不足、對課堂缺乏興趣等,在課堂上學習熱情不高,大多是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教師運用復式分層法,根據學生的興趣、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再通過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勝負欲,去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動手操作,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是課堂的主人[1]。另一方面,復式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可以兼顧全體學生的訴求。在新的教學方法下,教師在計算機網絡等課程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學業水平與能力劃分學生層次,并開展分層備課、分層教學、分層輔導、練習與評價,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較好地滿足后進生掌握基礎知識、中等生鞏固知識、優等生拓展學習的需求,從各自特點來進行分層教學、分層提升,可以改善教學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復式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2.1轉變教學理念。在所有的教學方法中,復式分層教學法尤為突出。它有著簡單易行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是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對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更多交流,并在此過程中了解更多有關他們的信息。為每個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是復式分層教學方法的本質。由于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許多教師,尤其是年長的教師,很難消除應試教育的影響。盡管素質教育日益普及,但這些教師并沒有改變舊觀念或堅持以前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他們什么都沒有改變。仍然專注于灌輸,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用說,這樣沒有完全考慮到學生的接納程度,更不用說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并根據他們的能力來教學生了。由于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日益豐富和多樣化,過時的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因此,應盡快銷毀舊概念,并盡快建立新觀念。復式分層教學上課時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差異。這種教學方法的第一點是要求教師將教科書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并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計劃。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教師應迅速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并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如果老師解釋了文字排版的知識時,可以設計實際活動并將其分層化。對于學習能力低下的學生,老師可以親自演示,并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演示來完成排版學習。對于具有中等學習能力的學生,老師可以詳細說明他們的知識,并讓他們選擇一個指定的模板進行操作。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增加難度,讓學生自行設計排版計劃并自行完成通過分層的動手教學,教師可以讓各個層次學生都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并獲得了能力的成長。2.2科學劃分學生層次。分層教學法實施的前提是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出于可行性的考慮,筆者認為可以采用“分層不分班”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劃分的層次實施快、中、慢教學[2]。例如在“物理層”一課教學中,筆者在課前根據學生以往課堂表現、課后練習情況、成績以及學生對這門課所表現出的興趣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并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分別命名為基礎級、提高級、挑戰級。其中,基礎級學生學習主要是圍繞教學大綱學習基礎理論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級學生學習主要是在教學大綱基本內容與要求的基礎上對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進行適當延伸,以幫助這類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可以舉一反三;挑戰級主要為優等生,這類學生不僅需要完成課內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還需要在課上練習、課后練習中鍛煉思維能力與專業特長。在教學中,筆者會定期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整,當學生取得顯著進步且能力滿足后可以進入上一層次。2.3課堂上分層授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分層結果對學生分開授課。為了使課堂教學活動可以順利開展,教師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以任務為導向開展教學。例如在計算機網絡教學“網絡層”教學中,筆者在課前劃分層次小組的基礎上,對不同層次學習小組設計了不同的課堂學習任務,對于基礎級學生,筆者選擇了生活中經常會使用到的網絡命令以及網絡協議讓小組根據組員的意見從幾個簡單的網絡程序中選擇一個進行簡單網絡程序的設計,讓小組學生分工協作利用Java網絡編制包、分組轉發、路由選擇等基礎知識,旨在通過任務讓學生掌握網絡的實現機制。對于提高級的學生,筆者在課堂上向這類學生了數據包捕獲與分析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利用Ethreal等開源數據包查看局域網狀態,并利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分析常用網絡的數據包,從而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對于挑戰級的學生,筆者向這類學生布置了以下任務:任務一:要求簡單設計一個web服務器與簡單的聊天程序;任務二:要求其以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例如籃球運動等為主題設計一個動態網站,鍛煉學生計算機編程能力、運行維護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分層授課實施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對整個課堂的監控,需要及時對學生加以引導,使課堂保持良好的秩序以及各個小組學習任務都可以順利進行。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為不同層次學生的交流創造機會。一個班級的學生朝夕相處,且同齡人之間大多有著共同語言,當挑戰級學生完成任務時,教師可以讓這類學生參與到基礎級、提高級學生的學習任務中,不僅可以幫助優等生鞏固知識,還有利于基礎較差與基礎一般學生學習他人的經驗,實現共同進步。2.4復式分層教學法在課后練習當中的應用。如果高職學生想要不斷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技能,則需要在課后的空閑時間復習新知識。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強調課后練習的重要性。高職生理解問題的能力已經逐漸成熟。因此,引導學生自己學習和復習是最有效的方法。課后學生的計算機操作練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并極大地整合他們所學的知識。這可以快速地將知識整合到學生的知識系統中,并提高教育效率目標。課后練習是對課堂內容的回顧,有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結語

復式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訴求,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教師在運用復式分層教學法過程中,需要擺正自己與學生的位置,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分層授課以提高學生學習意識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引導學生用自己易于接受的方式完成知識的內化,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個性化學習,可以增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可以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靳啟健.復式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425(07):242-243.

[2]崔雅博,薛鐵柱,劉樂峰.復式分層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經貿實踐,2019,019(006):55-56.

作者:冉燕輝 單位: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