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一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點論文

時間:2022-09-18 03:07:00

導語:四二一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四二一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點論文

【摘要】“四二一”家庭是我國很長一段時期以來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所產生的特殊家庭結構。本文主要介紹了“四二一”家庭教育的利弊因素、存在的問題及其深層次的原因,并針對解決“四二一”家庭教育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四二一”家庭獨生子女教育

隨著1980年開始在全國推廣“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的政策至今,我國目前已積累了9000萬獨生子女人口。1980年,我國育齡婦女的平均初婚年齡為22.84歲,初育年齡為24.43歲,到1990年,分別降低到22.00歲和23.42歲,90年代之后基本保持穩定的態勢。因此,從2003年起,每年都會有數百萬的獨生子女人群陸續進入婚育期,“四二一”家庭結構逐漸成為了一種現實的人口現象。據推斷,在“未來中國城市中,‘四二一’或‘四二二’結構的家庭比例低不了”;“如果現行的政策不變,將來家庭結構必然出現‘四二一’的格局”。這種家庭結構的出現不僅會直接影響我國的人口再生產進程,而且必將對此類家庭中的獨生子女教育帶來諸多方面的影響。

“四二一”家庭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特定組合群體概念?!斑@種家庭涉及了三代人,三對夫婦,七個人。其中‘二’特指兩個獨生子女結婚形成的中間一代,‘四’是指他們的父母,‘一’指這對獨生子女夫婦所生育的獨生子女。

一、“四二一”家庭教育的利與弊

1.“四二一”家庭教育中的有利因素。較第一代獨生父母,這批“四二一”家庭即“61”結構中的“1”——孫輩,他們沒有任何的堂、表兄妹——因為他們沒有叔伯、姑母、舅父、姨媽,他們在家庭之外幾乎沒有任何親屬。無疑,這樣會使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更加強化,他們擁有更多親人的關愛和呵護,日常生活被照顧得更加周到、體貼;當孫輩出生時,祖輩年齡普遍在50歲左右,部分已經處于退休年齡,他們愿意也有能力為唯一的孫輩提供經濟上的扶持;作為第一代城市獨生子女的父輩,他們較自己的父輩們擁有著更高的學歷,在教養觀念上更新穎、更科學,工作收入也較其父輩更高,能為孩子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經濟支持;大家庭人際關系較以往核心家庭人際關系更加復雜多變,生活在由祖輩和父輩共同組成的家庭中,教育力量能兼顧大、小家庭之長,去兩者之短,能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功能。

2.“四二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初為人父人母的第一代獨生子女除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子女以外,同時也對其父母特有的“天然”依賴。這時,希望享受天倫之樂而又有充足時間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便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撫養孫輩的義務,成為孫輩生活的主要照看者。這類家庭中的幼兒除在父母工作之外的短暫時間內能與其共處交流,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祖輩生活在一起,因此,隔代撫養無疑就成了此類家庭的主要撫養方式。在隔代撫養中,祖輩的姑息縱容、包辦代替、一味遷就、百依百順成為了普遍現象。而“四二一”家庭較核心家庭的眾多優勢,如良好的經濟支持和豐富的情感基礎,在實際的養育幼兒的過程中,卻往往由于利用不當而成為了幼兒教育問題的兇手,造成了許多不良后果。如孩子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性格兩面,左右逢源;為所欲為、驕橫跋扈、紀律性差;膽怯、孤僻、不善社交、不合群、合作精神差;懶惰、嬌氣、磨蹭,缺乏朝氣,沒有自理能力;意志薄弱,缺乏自尊、自立、自強、自信的精神;怕苦怕累,經受不起挫折;即使在體格上,也由于營養過剩,患有“現代文明癥”——肥胖癥。

二、“四二一”家庭教育問題的原因分析

1.社會原因。

(1)幼兒的社會生活環境。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子女的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使得孩子面臨著更多的問題。由于城市居民現代住宅的主要特點是:高層化,封閉化。城市住宅每戶居室和生活設施的配套建設,使各個家庭都過著彼此不相往來的封閉生活,這樣大大縮小了孩子與外界環境接觸的機會,使孩子大多時間都封閉在家中。

(2)社會文化中的教育觀。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就出現了勞動力過剩,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生活中最為緊迫的問題,而一度被稱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也不容樂觀。不合理的社會用人制度似乎成了一只無形的手在指揮著家庭教育,深刻地影響著家長(包括祖輩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即重家庭教育中智力因素而輕非智力因素,重知識的簡單識記而輕創造性培養,違背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拔苗助長等現象比比皆是。

(3)社會宣傳的不良趨勢。大眾傳媒對早期教育鋪天蓋地的夸大宣傳,偏重知識傳授,導致很多祖輩、家長片面認為讓孩子學認字、學英語、背詩詞、會算術等,才是進行了早期教育,并視此為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忽視游戲、生活本身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教育作用;廣告媒體大肆強調“關鍵期”的作用,受媒體宣傳的影響,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幼兒家庭教育中出現了盲目投資、盲目施教、盲目要求、盲目攀比及過分焦慮等現象。

2.家庭原因。

(1)祖輩維度。這批祖輩大多出生在上個世紀50年代,由于特定時代背景的原因,其知識面相對狹窄,世界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祖輩認為幼兒時期的孩子只會被動接受,對周圍的事物一無所知,對幼兒的發展認識僅限于身體,對智力和心靈的發展所知甚少,導致對兒童觀的偏頗理解;在教養觀念上,祖輩們也僅限于孩子的生理需要和安全感的滿足,他們關心孩子的飲食、睡眠,卻經常忽視了營養的合理搭配。他們努力確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卻對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個體尊重方面相對淡薄;在情感上,作為唯一的孫輩而言,更是傾注了全部的愛,盡自己所能滿足孫輩的要求,這就勢必會帶來嬌寵溺愛、百依百順、包辦代替的不良后果。

(2)父輩維度。這批80后獨生父母雖然學歷相對較高,但是對于專業的幼兒教育仍是知之甚少,他們的教育理念單一狹隘,僅僅把會算術、會唱會跳、會英語、會彈琴等作為好孩子的標準,以將來能出國、當博士作為培養目標。在教養技能上也大大缺乏,他們對子女期望過高,強加自己的意愿,甚至為其規劃人生;在教育內容上重智輕德,盲目攀比,對孩子的品德個性、行為習慣、情感需要、思想志向、興趣愛好則不聞不問,完全忽視對孩子思想品德的培養。在這種環境里培養出來的人往往缺乏責任心、不善合作、動手能力差、心理脆弱;在教育方式上多以溺愛型、放任型、攀比型為主;家庭教育缺乏原則性、一致性,幼兒犯錯父母批評,而祖輩包庇縱容,形成孩子的雙重個性;由于父母與孩子相處時間短暫,影響親子依戀的質量和親子關系發展。公務員之家

三、“四二一”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

要解決“四二一”家庭教育的問題,優化家庭教育質量,就需要在全社會的支持下,以家庭協調為中心,通過幼兒園和各類教育機構的相互配合,三方相互協作共同達到目標。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1.營造積極和諧的社會環境。應通過各類媒體對此類問題的報道,增加宣傳力度,引起社會共鳴,增強大眾對“四二一”家庭教育問題的意識。積極尋求專家的科學指導,提供可行的意見,防止片面夸大教育的不良趨勢,逐步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四二一”家庭教育體系。也可以由婦聯、教育界、共青團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部門聯合創辦“家庭教育學?!保囵B家長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共同營造一個積極和諧,且適合孩子成長的社會環境。

2.加強家園合作。幼兒園應該對“四二一”家庭中的孩子給予特別關注,老師應該對此類家庭的孩子進行重點培養和個別教育,并組織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活動。在已有的家長會的基礎上,增加祖孫教育和祖孫活動,如為更多的祖輩們服務,使祖輩更新育兒觀念,了解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和原則。也可增設全家參與性的活動,如“全家總動員”、“三代親情教育”等,有效調動全家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增進全家的感情凝聚力。此外,還可以舉行“四二一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請在“四二一”家庭中做得比較好的祖輩和家長們來做講座和經驗交流,相互傳達體會感受,相互探討有效方法。

3.促進“四二一”家庭和諧。獨生父母們也應正確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真正成熟起來,履行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要尊重長輩,積極和長輩溝通,及時和老人商討教育孩子的策略。祖輩也應聽取子女的教育意見,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共同探討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父輩們應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確立全面發展的人才目標,要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孩子的情緒、交往、行為道德以及性格等方面,增加與孩子之間情感交往,形成溫暖的家庭氛圍。

參考文獻:

[1]郭志剛等.現行生育政策與未來家庭結構[J].中國人口科學,2002,(1):2.

[2]杜亞軍.代際交換與人類的養老制度?——人口老化與養老問題的國際化比較研究(博士論文)[D].中國人民大學人口所,1988.

[3]劉鴻雁等.獨生子女及其未來婚姻結構[J].中國人口科學,1996:3.

[4]繆建東.家庭教育社會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84.

[5]王因為.祖輩照料下一代的誤區//:家庭與下一代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C].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237.

[6]劉海華.0-3歲兒童隔代教養現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5:38.

[7]賀澤明.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及其對兒童社會化的消極影響[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